
打仗有些时候也得看老天赏饭,不是说你有能力就能立大功的。
当然,也有些将领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常发挥。
比如张辽,合肥奇袭和逍遥津,这些表现能每战都复刻吗?
我想很难吧,越是优秀的将领,越能在战争中学习和进步。
比如曹操逐渐学会如何针对吕布的骑兵,吕布的骑兵优势也就慢慢失去作用,最终曹操凭三县夺回兖州。
-
关羽能力是有,从敌人客观评价就能看出来。
吕蒙传【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吕蒙传【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
徐晃传【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徐晃传中的新卒”难与争锋“和曹操的命令“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说明打仗不是无米之炊,不能只看结果,就觉得对方弱。
而是客观分析敌我情况,【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这一仗除了徐晃的出色指挥外,还有曹操安排12营救火队,甚至后面还有张辽(这位没赶到就结束了)。
你总不会质疑曹操打仗的经验吧?用孙子兵法的那句【多算胜,少算不胜】。
好的情况,坏的情况,曹操都考虑好了,做了多手准备。
这才是优秀总帅应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