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开开欧卡。开双挂利润非常可观,加上之前的尝试,我入手了A型,B型双挂,经历了毒打。尤其是A型,有一次侧方位,后面的小件货,很灵活,真是让我怀疑人生。不过多开了几次似乎就有了些灵感了。于是乎,购买瑞典车库,(我现在只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图,当时的2折捆绑包。现在想来是不是有些亏了,得找个机会把地图买齐才对。没事跑跑地图)购买高容量双挂,然后就把这个双挂的地区限制解除了。(双挂只在部分国家合法,高容量更是只有瑞典、芬兰能玩)小试牛刀之后,来了一笔大单子长途。里昂->卡波尔谢尔10吨疫苗,里程超过2200公里可以做成就:赏金猎人。买下里昂车库,来接任务。
这次我用的是truckersMP,怕丢人现眼,离线进行,也估计到有难度没有录视频,大约花了现实的接近30分钟吧。想的多看得多,还好没有出现什么大漏导致需要达到调整以至于需要大幅重走来时的路径。倒这种车,夹角要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
进入货场(0分)

这种车,可以想象成2个半挂车,第1个半挂的货柜指向也就是第2个半挂的转向轮。
也可以想象成B型双挂,把车头换成一个半挂。
不看货柜,只看铰接结合处,就是一个三挂。
中部很短。
其实我也不是很熟,说一下心路历程当个笔记,不足之处望车神不吝赐教。
开始倒第2节货柜(2分)

先右打方向提供一个指向,车头些微左偏可以选择直倒一小段,然后向左打修正。也可以稍微左带方向,会更圆滑。不过倒的是90度的角,加上初始车身也有些偏移,角度比较大,这里我选的第一种。然后左打方向,减小台车(中间连接处)和第2节货柜的角度增长的趋势。这时如图,看后面,只有它的话直接倒应该能倒进去,不过台车角度太大了,维持现状倒肯定会倒过头的。
右打往前拉一小段,相比于从这个位置附近倒之前,第一节尾部位置些许往外移了,指向也更靠左,头车也拉直了,这个过程相当于捏住车头和第一节的头,往右提了一些,台车和第2节的角度也稍有减小。(与倒时反方向的前拉也是一种有力的矫正手段)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觉得台车和第2节的角度不那么大了为止、接下来的操作不会让尾巴往左摆到车位左边。如果第一节和台车的角度不大就可以右带点方向,来使台车也对准车库方向,后车继续深入,确认台车能够回正,可以继续操作,直到把第一节摆正。如果感觉矫枉过正,也可以往前领一小段后,进行与之前相反操作,或者原路返回,重新调整。轻微的调整,后车方向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为它需要台车的移动来带动。
(10分)

(20分)

如图,操作还是有些急躁,在之前第一节和台车接近对准时就要多加留意了。这时第一节已经越过了台车,整车成S形,中间非常灵活,不能小瞧它。这里也是花了接近10分钟时间来补救。往右前方领,左后倒,使第一节朝左外指,帮助台车回正,随后多往外拉一点,慢慢调整。有时看似前车离终点更远了,给后车和台车找到更好的角度,其实也是离成功近了一步。如果不能保证前拉时操作的正确性,就径直往前拉来保证头车和第一节不要成太大的角度,多试错熟练后就能掌握更好的前拉方向,直到为所欲为了。
我的耐心也算是被消耗了不少,没做多少前拉修正,使得第2节货柜有左靠的趋势。最后比较贴向左边了:


就说这边的门打不打得开吧
之前开的一直是依维柯Strails,世纪初就有的,现在看感觉也很耐看。这台曼恩虽然也是便宜入的,不过看起来还是比较大气,所以一直开。480马力,现实中已经很强了。
瑞典的货场比较大,可以随意一点(右倒,有点右偏
)。附结算:

这次我用的是truckersMP,怕丢人现眼,离线进行,也估计到有难度没有录视频,大约花了现实的接近30分钟吧。想的多看得多,还好没有出现什么大漏导致需要达到调整以至于需要大幅重走来时的路径。倒这种车,夹角要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
进入货场(0分)

这种车,可以想象成2个半挂车,第1个半挂的货柜指向也就是第2个半挂的转向轮。
也可以想象成B型双挂,把车头换成一个半挂。
不看货柜,只看铰接结合处,就是一个三挂。
中部很短。
其实我也不是很熟,说一下心路历程当个笔记,不足之处望车神不吝赐教。
开始倒第2节货柜(2分)

先右打方向提供一个指向,车头些微左偏可以选择直倒一小段,然后向左打修正。也可以稍微左带方向,会更圆滑。不过倒的是90度的角,加上初始车身也有些偏移,角度比较大,这里我选的第一种。然后左打方向,减小台车(中间连接处)和第2节货柜的角度增长的趋势。这时如图,看后面,只有它的话直接倒应该能倒进去,不过台车角度太大了,维持现状倒肯定会倒过头的。
右打往前拉一小段,相比于从这个位置附近倒之前,第一节尾部位置些许往外移了,指向也更靠左,头车也拉直了,这个过程相当于捏住车头和第一节的头,往右提了一些,台车和第2节的角度也稍有减小。(与倒时反方向的前拉也是一种有力的矫正手段)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觉得台车和第2节的角度不那么大了为止、接下来的操作不会让尾巴往左摆到车位左边。如果第一节和台车的角度不大就可以右带点方向,来使台车也对准车库方向,后车继续深入,确认台车能够回正,可以继续操作,直到把第一节摆正。如果感觉矫枉过正,也可以往前领一小段后,进行与之前相反操作,或者原路返回,重新调整。轻微的调整,后车方向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为它需要台车的移动来带动。
(10分)

(20分)

如图,操作还是有些急躁,在之前第一节和台车接近对准时就要多加留意了。这时第一节已经越过了台车,整车成S形,中间非常灵活,不能小瞧它。这里也是花了接近10分钟时间来补救。往右前方领,左后倒,使第一节朝左外指,帮助台车回正,随后多往外拉一点,慢慢调整。有时看似前车离终点更远了,给后车和台车找到更好的角度,其实也是离成功近了一步。如果不能保证前拉时操作的正确性,就径直往前拉来保证头车和第一节不要成太大的角度,多试错熟练后就能掌握更好的前拉方向,直到为所欲为了。
我的耐心也算是被消耗了不少,没做多少前拉修正,使得第2节货柜有左靠的趋势。最后比较贴向左边了:


就说这边的门打不打得开吧
之前开的一直是依维柯Strails,世纪初就有的,现在看感觉也很耐看。这台曼恩虽然也是便宜入的,不过看起来还是比较大气,所以一直开。480马力,现实中已经很强了。
瑞典的货场比较大,可以随意一点(右倒,有点右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