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八代五粮液
度数:52度
批次:2022年
我相信在上海本地春节期间与长辈亲戚喝酒基本就是浓香型的五粮液/剑南春/国窖1573三驾马车居多了,酱香型基本很少选择,对于酒友而言甚是无趣得很。
闻香:
香味很浓郁、很复杂;奔放、热情、青春的活力就如20多岁小伙子一样动力十足,不用用力吸气,香气都往鼻子里面钻的感觉。仅闻香的先入为主就已经决定浓香霸主的地位了。
入口:
入口比较轻柔,前半段表现很平缓,下咽之后香气迅速爆开,从喉咙口爆满口腔,有一定的气化感呈现,往上直冲,然后顺着鼻腔往外窜出,这种喷香的炸裂感还是很明显的。酒体很圆润,苦感仅一丢丢而已,而且消散得非常快,甘与甜迅速衔接上来覆盖了那一丝丝的苦味,相互交织在一起。感觉2022年的酒体气化感强于2024年批次。
甜感:
五粮液的甜应该属于是清甜不是西凤酒的甜润,也和清香型汾酒的蜜甜有非常大的差异,几种香型的甜感,如果问我,哪种甜更令人愉悦,我个人更偏向于西凤的甜润感。
适口性:
适口性应该会优于前几代五粮液,入口时酒体有一定柔软度,中后段有强烈气化感。
简单归纳八代五粮液优点:
1、喷香感很赞;
2、酒体柔润,适口性很友好;
3、清甜能马上衔接上来覆盖那一丝丝苦感;
4、闻香先入为主赢在头道;入口喷香令人称道;中后段气化感完美收尾。
小故事:
五粮液630年酒窖产权之争——
1、“五粮液古窖池长发升老窖”有连续酿酒63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尹绍洲是“长发升”酒窖第17代传人、同盟会会员、追随孙中山护法反袁,曾任中江县县长,后加入中共,任中共宜宾特支书记、中共涪陵区委书记,并创办中学和宜宾首家报纸《日新报》。1912年农历正月初九,尹绍洲宴请宜宾的同盟会员及社会名流,其中前清举人杨惠泉应邀出席品尹家的陈年佳酿“御用杂粮酒”。杨惠泉说,“如此美酒,用‘杂粮’呼之甚是可惜。取其用五种粮食酿成,就叫‘五粮液’如何?”。从此“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酒,并一直沿用至今。
2、解放初,许多酒厂皆被“公私合营”,但因尹家已没有人从事酒业生产(尹伯明是专职政协常委,子女皆工作、参军、上学),其16口酒窖闲置,被当作生产工具租给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使用。1952年,尹伯明与酒厂签署的租约显示,尹家将16口酒窖以及其他生产工具、生产用房一并租给酒厂,每月租金35万元(旧币)。这个租约首先写明的是租用16口酒窖,厂房位列酒窖之后(当时,宜宾许多酒窖没有厂房,有的是露天的,有的上面搭了一个草棚)。后来,酒厂改名叫宜宾国营酿酒厂,双方继续签署租赁合同。期间,1954年政务院(国务院)发布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到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整个“公私合营”并没有涉及“尹长发升”16口老窖。
3、1958年国家开始借鉴“公私合营”的经验,对私有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法是把私有房屋交给政府管理、收租、修缮,政府把租金的20%至40%发给房主,史称“经租”。尹伯明积极响应,将租赁给国营宜宾酒厂的5间厂房申请国家经租。文革期间,尹伯明被打成宜宾的“三号特务”,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后在干校病逝。1980年,平反昭雪。但那16口酒窖一直被宜宾五粮液酒厂“租赁”着。
4、1993年,五粮液酒厂与尹伯明的儿女签署了《换约续租协议书》,“继续租用长发升16口老窖池”用于酿酒,续租期五年,并一次性结清历史欠账。其后,双方又四次签署租约,租金一直支付到2009年12月31日(租金每年23.1万余元)。尹家与五粮液股份的租赁协议被以“是商业秘密”为由,要求严格保密。要不是这次酒窖产权之争,公众还不会知道这个秘密。
5、这16口明代古窖池有多少比黄金还贵的泥巴?以长2.3米、宽2米、深1.6米的酒窖为例,泥巴的厚度一般是12厘米,泥巴的比重肯定大于水,为计算方便,以水的比重为单位,这样一个窖池的泥巴就有1.65吨,16个窖池,就是26.4吨。黄金价格以当时每克200元计算,26.4吨价值52.8亿元。早在2009年五粮液的品牌价值就高达472亿元。
6、630年酒窖遭破坏——“长发升老窖”原有16口,但目前只剩15口,有一口明代老窖被认为破坏废弃了。
7、1981年7月四川省政府批准了《关于私房改造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并以红头文件下发。宜宾市于1982年作出复查结论,认为尹伯明申请国家经租的房屋“产权属国家所有”,但“18.17平方米的住房属于错改,应与纠正”,至于房屋内的16口酒窖,属于生产工具,产权属于尹家,但鉴于五粮液酒厂一直使用,决定由酒厂作价收买,当时作价8万元。但五粮液酒厂就是不肯出钱。省政府相关部门做工作,尹家同意价格降至5万元,但五粮液酒厂“贵贱都不买”的同时,从此也不愿意付一毛钱租金。








度数:52度
批次:2022年
我相信在上海本地春节期间与长辈亲戚喝酒基本就是浓香型的五粮液/剑南春/国窖1573三驾马车居多了,酱香型基本很少选择,对于酒友而言甚是无趣得很。
闻香:
香味很浓郁、很复杂;奔放、热情、青春的活力就如20多岁小伙子一样动力十足,不用用力吸气,香气都往鼻子里面钻的感觉。仅闻香的先入为主就已经决定浓香霸主的地位了。
入口:
入口比较轻柔,前半段表现很平缓,下咽之后香气迅速爆开,从喉咙口爆满口腔,有一定的气化感呈现,往上直冲,然后顺着鼻腔往外窜出,这种喷香的炸裂感还是很明显的。酒体很圆润,苦感仅一丢丢而已,而且消散得非常快,甘与甜迅速衔接上来覆盖了那一丝丝的苦味,相互交织在一起。感觉2022年的酒体气化感强于2024年批次。
甜感:
五粮液的甜应该属于是清甜不是西凤酒的甜润,也和清香型汾酒的蜜甜有非常大的差异,几种香型的甜感,如果问我,哪种甜更令人愉悦,我个人更偏向于西凤的甜润感。
适口性:
适口性应该会优于前几代五粮液,入口时酒体有一定柔软度,中后段有强烈气化感。
简单归纳八代五粮液优点:
1、喷香感很赞;
2、酒体柔润,适口性很友好;
3、清甜能马上衔接上来覆盖那一丝丝苦感;
4、闻香先入为主赢在头道;入口喷香令人称道;中后段气化感完美收尾。
小故事:
五粮液630年酒窖产权之争——
1、“五粮液古窖池长发升老窖”有连续酿酒63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尹绍洲是“长发升”酒窖第17代传人、同盟会会员、追随孙中山护法反袁,曾任中江县县长,后加入中共,任中共宜宾特支书记、中共涪陵区委书记,并创办中学和宜宾首家报纸《日新报》。1912年农历正月初九,尹绍洲宴请宜宾的同盟会员及社会名流,其中前清举人杨惠泉应邀出席品尹家的陈年佳酿“御用杂粮酒”。杨惠泉说,“如此美酒,用‘杂粮’呼之甚是可惜。取其用五种粮食酿成,就叫‘五粮液’如何?”。从此“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酒,并一直沿用至今。
2、解放初,许多酒厂皆被“公私合营”,但因尹家已没有人从事酒业生产(尹伯明是专职政协常委,子女皆工作、参军、上学),其16口酒窖闲置,被当作生产工具租给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使用。1952年,尹伯明与酒厂签署的租约显示,尹家将16口酒窖以及其他生产工具、生产用房一并租给酒厂,每月租金35万元(旧币)。这个租约首先写明的是租用16口酒窖,厂房位列酒窖之后(当时,宜宾许多酒窖没有厂房,有的是露天的,有的上面搭了一个草棚)。后来,酒厂改名叫宜宾国营酿酒厂,双方继续签署租赁合同。期间,1954年政务院(国务院)发布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到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整个“公私合营”并没有涉及“尹长发升”16口老窖。
3、1958年国家开始借鉴“公私合营”的经验,对私有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的方法是把私有房屋交给政府管理、收租、修缮,政府把租金的20%至40%发给房主,史称“经租”。尹伯明积极响应,将租赁给国营宜宾酒厂的5间厂房申请国家经租。文革期间,尹伯明被打成宜宾的“三号特务”,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后在干校病逝。1980年,平反昭雪。但那16口酒窖一直被宜宾五粮液酒厂“租赁”着。
4、1993年,五粮液酒厂与尹伯明的儿女签署了《换约续租协议书》,“继续租用长发升16口老窖池”用于酿酒,续租期五年,并一次性结清历史欠账。其后,双方又四次签署租约,租金一直支付到2009年12月31日(租金每年23.1万余元)。尹家与五粮液股份的租赁协议被以“是商业秘密”为由,要求严格保密。要不是这次酒窖产权之争,公众还不会知道这个秘密。
5、这16口明代古窖池有多少比黄金还贵的泥巴?以长2.3米、宽2米、深1.6米的酒窖为例,泥巴的厚度一般是12厘米,泥巴的比重肯定大于水,为计算方便,以水的比重为单位,这样一个窖池的泥巴就有1.65吨,16个窖池,就是26.4吨。黄金价格以当时每克200元计算,26.4吨价值52.8亿元。早在2009年五粮液的品牌价值就高达472亿元。
6、630年酒窖遭破坏——“长发升老窖”原有16口,但目前只剩15口,有一口明代老窖被认为破坏废弃了。
7、1981年7月四川省政府批准了《关于私房改造遗留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并以红头文件下发。宜宾市于1982年作出复查结论,认为尹伯明申请国家经租的房屋“产权属国家所有”,但“18.17平方米的住房属于错改,应与纠正”,至于房屋内的16口酒窖,属于生产工具,产权属于尹家,但鉴于五粮液酒厂一直使用,决定由酒厂作价收买,当时作价8万元。但五粮液酒厂就是不肯出钱。省政府相关部门做工作,尹家同意价格降至5万元,但五粮液酒厂“贵贱都不买”的同时,从此也不愿意付一毛钱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