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假,同学们都有了比较充足的空闲时间。休息是必要的,只有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才能面对现在与未来要面对的种种困难。想玩就撒开手玩,不要被作业禁锢,也不要被老师家长的话恐吓住。要忠于自己的欲望。
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高考志愿的事。华栋是一所很封闭的学校,各种信息,无论好坏,都很难及时接收到。华栋一味地强调学习、强调成绩,却没有强调为什么要考好成绩。换句话说,华栋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起一种分值兑换的观念。要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从根源上来说是资源的分配机制,其执行依据就是考试成绩,这一点始终贯穿于中国教育的全部过程。有些高中生不懂得这一点,于是在最后兑换的时候吃了大亏。他们或许在机缘巧合下选到了还算不错的专业和学校,因此而沾沾自喜,但当他们进入大学,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筛选性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极为后悔的样子,然后每天像嚼舌根一样叨逼叨,说什么他本来能选更好的专业和学校,一说就是四年。我直说了,这种人就是sb,老想找个东西给自己兜底,可自己却什么都不做,整天沉浸在成功的意淫中。各位同学要以此为戒,不要成为这种人。
回到正题,华栋的教育在提高学生对应试性的认识上是不足的。如何弥补这一缺口?首先,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找个时间,搞个模拟考试,做一做往年的真题,然后自己估分,大致判断自己的成绩在什么档次。不要以月考和模拟考的成绩为标准,那些卷子的水平太次,根本把握不到高考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因此一定一定要做真题。其次,在网上搜索对应档次的学校,以及比这个档次稍高一点的档次的学校。如果在高考前你的水平没有大的进步,你的未来学校基本可以确定在这个范围内了。注意,在搜索学校的时候,不要光看学校的档次,还要看学校的专业评级、所在省份的排名、地理位置、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宿舍条件、生活条件、专业相关的政策(比如培养方案、转专业条件等)、生源的地理分布(本省人多还是外省人多)、师资(这个倒不是很重要,而且光凭表面的东西也没法判断)、教学资源等,综合这些因素给这些学校和专业定一个大致的排名。只要了解的越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越轻车熟路,不至于说专门掏几千块甚至几万块找什么高考志愿规划师,要知道,这个所谓的规划师只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培养出来。而且他们的意见只能当做参考,不能当做填志愿的唯一依据,他们无法也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也不要迷信那些讲填志愿的博主(比如张某峰),不要听他说了什么就一股脑地选了。记住,只有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判断才可以信任。
在做了充分的调查后,相信你已经对高考志愿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根据这个认识调整学习计划,逐步提高成绩。应试教育特别讲究稳扎稳打,因为要掌握那些繁杂的知识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记忆力。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有,可以适当违背学校的计划安排。华栋的三轮复习法有其合理性,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套复习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这套计划,就会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但由于华栋管理层的头脑太过僵化,稍有不执行他们的计划,就会受到极严厉的批评,甚至以退学相威胁。因此具体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时要灵活,注意观察时机,一旦发现有实施自己计划的可能,就马上去实施,否则悔之晚矣。
吧主已经从华栋毕业多年了,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图片出自电影《出租车司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个时间看看)
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高考志愿的事。华栋是一所很封闭的学校,各种信息,无论好坏,都很难及时接收到。华栋一味地强调学习、强调成绩,却没有强调为什么要考好成绩。换句话说,华栋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起一种分值兑换的观念。要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从根源上来说是资源的分配机制,其执行依据就是考试成绩,这一点始终贯穿于中国教育的全部过程。有些高中生不懂得这一点,于是在最后兑换的时候吃了大亏。他们或许在机缘巧合下选到了还算不错的专业和学校,因此而沾沾自喜,但当他们进入大学,认识到应试教育的筛选性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极为后悔的样子,然后每天像嚼舌根一样叨逼叨,说什么他本来能选更好的专业和学校,一说就是四年。我直说了,这种人就是sb,老想找个东西给自己兜底,可自己却什么都不做,整天沉浸在成功的意淫中。各位同学要以此为戒,不要成为这种人。
回到正题,华栋的教育在提高学生对应试性的认识上是不足的。如何弥补这一缺口?首先,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找个时间,搞个模拟考试,做一做往年的真题,然后自己估分,大致判断自己的成绩在什么档次。不要以月考和模拟考的成绩为标准,那些卷子的水平太次,根本把握不到高考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因此一定一定要做真题。其次,在网上搜索对应档次的学校,以及比这个档次稍高一点的档次的学校。如果在高考前你的水平没有大的进步,你的未来学校基本可以确定在这个范围内了。注意,在搜索学校的时候,不要光看学校的档次,还要看学校的专业评级、所在省份的排名、地理位置、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宿舍条件、生活条件、专业相关的政策(比如培养方案、转专业条件等)、生源的地理分布(本省人多还是外省人多)、师资(这个倒不是很重要,而且光凭表面的东西也没法判断)、教学资源等,综合这些因素给这些学校和专业定一个大致的排名。只要了解的越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越轻车熟路,不至于说专门掏几千块甚至几万块找什么高考志愿规划师,要知道,这个所谓的规划师只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培养出来。而且他们的意见只能当做参考,不能当做填志愿的唯一依据,他们无法也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也不要迷信那些讲填志愿的博主(比如张某峰),不要听他说了什么就一股脑地选了。记住,只有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判断才可以信任。
在做了充分的调查后,相信你已经对高考志愿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根据这个认识调整学习计划,逐步提高成绩。应试教育特别讲究稳扎稳打,因为要掌握那些繁杂的知识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记忆力。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有,可以适当违背学校的计划安排。华栋的三轮复习法有其合理性,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套复习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一样,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这套计划,就会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但由于华栋管理层的头脑太过僵化,稍有不执行他们的计划,就会受到极严厉的批评,甚至以退学相威胁。因此具体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时要灵活,注意观察时机,一旦发现有实施自己计划的可能,就马上去实施,否则悔之晚矣。
吧主已经从华栋毕业多年了,如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图片出自电影《出租车司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个时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