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定点绕飞:
机动前,当机身有俯角时,做右偏航动作会随着偏航轴量产生一个正相关的左滚转和仰角增大趋势。(右偏航速度越快,左滚转和仰角增大速度也越快)
保持住右偏航的同时,操作滚转轴和俯仰轴,维持住合适的左滚转角度和【俯角】角度,,可使直升机整体绕机头指向的某个地面参考中心顺时针旋转。(在顺时针旋转中,这个中心在直升机速度矢量的右侧)——【正向顺时针】
若机身初始是仰角,则右偏航的动作会产生左滚转和俯角增大趋势,同样操控滚转轴和俯仰轴维持合适的左滚转和仰角角度,理论上可以绕直升机速度矢量(此时向后)左侧某个地面参考中心旋转(因为有点抽象,暂时没能完全验证,但应该大差不差)。——【反向顺时针】
逆时针绕圈则是掉反左右动作即可。
——————————分割线——————————
以描述的【正向顺时针】为例解释原理:
由于直升机整体受到垂直机身向上的动力,当直升机前倾并左滚转时,这个力可以拆解为三轴——左向力,正向力,向上力。
向上的力配平直升机自身重力(抵消),正向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左向力提供切线加速度,使得直升机完成绕心旋转。
因为直升机的三轴可用轴量较大,调整右偏航量、左滚转角度和俯角角度的不同配比,允许圆心可以不在机头指向的正前方,而偏移机身中轴线,实现不同的姿态的正向顺时针绕圈飞行。但姿态不会太过于不同,毕竟要保持左向和正向的加速度。
在绕飞时可以实时改变右偏航量、左滚转和俯角的角度配比,切换到不同高度,不同圆周大小,乃至于椭圆以及不规则路线绕飞,甚至是对着移动目标进行绕飞。
调整向上力的配比能在这些的基础上实现更复杂的绕飞机动(虽然实际因为很难配平重力导致垂直方向的速度一直会介入机动过程就是了)
切入绕飞时,速度矢量不应指向目标,应将目标置速度矢量右侧,到达合适位置后进行右偏航动作将机头指向目标,压下俯角开始绕飞。
———————————
理论上是这样的(心虚)
实际在试飞的时候我自己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绕飞,只能稳定半圈最多一圈左右,整个绕飞路线就会崩掉,要不断操控三轴重新稳定姿态和速度,因为太菜了目前不太清楚无法稳定的原因

机动前,当机身有俯角时,做右偏航动作会随着偏航轴量产生一个正相关的左滚转和仰角增大趋势。(右偏航速度越快,左滚转和仰角增大速度也越快)
保持住右偏航的同时,操作滚转轴和俯仰轴,维持住合适的左滚转角度和【俯角】角度,,可使直升机整体绕机头指向的某个地面参考中心顺时针旋转。(在顺时针旋转中,这个中心在直升机速度矢量的右侧)——【正向顺时针】
若机身初始是仰角,则右偏航的动作会产生左滚转和俯角增大趋势,同样操控滚转轴和俯仰轴维持合适的左滚转和仰角角度,理论上可以绕直升机速度矢量(此时向后)左侧某个地面参考中心旋转(因为有点抽象,暂时没能完全验证,但应该大差不差)。——【反向顺时针】
逆时针绕圈则是掉反左右动作即可。
——————————分割线——————————
以描述的【正向顺时针】为例解释原理:
由于直升机整体受到垂直机身向上的动力,当直升机前倾并左滚转时,这个力可以拆解为三轴——左向力,正向力,向上力。
向上的力配平直升机自身重力(抵消),正向力提供向心加速度,左向力提供切线加速度,使得直升机完成绕心旋转。
因为直升机的三轴可用轴量较大,调整右偏航量、左滚转角度和俯角角度的不同配比,允许圆心可以不在机头指向的正前方,而偏移机身中轴线,实现不同的姿态的正向顺时针绕圈飞行。但姿态不会太过于不同,毕竟要保持左向和正向的加速度。
在绕飞时可以实时改变右偏航量、左滚转和俯角的角度配比,切换到不同高度,不同圆周大小,乃至于椭圆以及不规则路线绕飞,甚至是对着移动目标进行绕飞。
调整向上力的配比能在这些的基础上实现更复杂的绕飞机动(虽然实际因为很难配平重力导致垂直方向的速度一直会介入机动过程就是了)
切入绕飞时,速度矢量不应指向目标,应将目标置速度矢量右侧,到达合适位置后进行右偏航动作将机头指向目标,压下俯角开始绕飞。
———————————
理论上是这样的(心虚)
实际在试飞的时候我自己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绕飞,只能稳定半圈最多一圈左右,整个绕飞路线就会崩掉,要不断操控三轴重新稳定姿态和速度,因为太菜了目前不太清楚无法稳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