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41,585贴子:1,371,007
  • 15回复贴,共1

经济学未解之谜系列:吉芬商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济学未解之谜系列: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指价格和需求量的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现象。最早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源于1845年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对土豆的研究。吉芬商品主要体现为低档商品,它违背了基本的价格形成规律,令人困惑不解。学术界对此争议不休,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将从通货膨胀率的角度,破解这一经济学的难题。
日常的劳动收入由两部分构成:日常消费和积累性消费。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企业给所有工人(打工人)开的工资(月薪),所以当月的总劳动收入一定等于当月的总消费品价值。日常性消费收入,当月就花掉了;积累性消费收入,当月花不掉的。从社会整体上来说,当月的总积累消费收入将全部转化成当月的存款,而当月实际发生的总积累消费则来源于历年来的存款,即当月的总积累消费的收入等于历年来总积累消费的到期存款。
这样,如果我们动用了当期发生的存款,它就是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们就不能让劳动者按照自己的实际收入进行消费。正常情况下,实际消费的支出源于我们的计划消费。我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收入进行消费的积累,当积累消费数量达到计划消费数量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真正的消费。如果存款被动了,我们就不能执行原来的计划消费,否则一定通货膨胀。要抑制通货膨胀,就需要延期消费,尽量把原有的计划消费的时间向后拖延。
积累性消费品的涵盖很广。经济越发达,日常性消费的份额就越小,积累性消费的份额就越大。也就是日常吃喝玩乐的钱,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小;而积累性消费,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通常,价值较小的积累消费更容易积累,积累的时间短;价值较大的积累消费更难积累,积累的时间长。
因为存款被商业银行使用了,所以通货膨胀就产生了。这里的通货膨胀,其实是指一定时期内的通货膨胀。在一个既定的时期内,有的积累消费的间隔周期短,有的积累消费的间隔周期长。周期长的积累消费的存款,可能只被动用了1次,但是周期短的积累消费的存款,可能就被动用了数次。假定两种消费品的价值都一样,动用的次数越多,通货膨胀率就越高。
为什么吉芬商品总爱出现在低价商品的区间内呢?就是因为低价商品的积累消费的周期短,所以它的通货膨胀率比较高。延期消费对积累周期长的商品的通货膨胀的抑制要强于对积累周期短的商品的通货膨胀的抑制。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本来该商品的产量越来越大,价格应该越来越便宜才合理,但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导致了它的价格不降反升。
总之,吉芬商品的出现,它的背后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背后是货币制度,确切的说我们银行的存贷款制度。通货膨胀本身是不可消灭的,或者说我们也不想消灭,但是随着政策干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等等,通货膨胀的影响会被延期消费的作用抵消,我们也不一定能观察到吉芬商品的现象。


IP属地:吉林1楼2024-11-21 09:58回复
    国人的买涨不买落思想其实是一样的,就怕东西没有了,是一种长期苦难生活的意识反映。


    IP属地:浙江2楼2024-11-21 14:19
    收起回复
      2025-08-10 14:16: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我称之为“瘾经济学”,就是众所周知的毒品买卖,一旦成瘾,价格不管多高都有人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21 17:51
      收起回复
        就是情绪不合理的波动。控制情绪降温即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1 20:30
        回复
          任何制度都有两面性,改开前的社会环境可以给予民众极大的精神保障,但在物质层面难以保障。
          美国的情况可能刚好相反,上世纪在物质上可以给予美国底层很大的保障,但在精神上或许缺乏保障。
          现在中国在物质上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至于美国是不是在精神上改善我就不清楚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2 12:08
          回复


            IP属地:吉林6楼2024-11-24 22:41
            收起回复
              吉芬商品有什么难理解的??
              就是民众的投机心理导致的呗。就如当年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十几年前的楼市,现在的金市和股市。
              民众断定未来某种物资会更加短缺和涨价,这类商品也自然就成吉芬商品了。就如我上面举的例子。


              IP属地:重庆7楼2024-11-25 15:40
              收起回复
                一般学者都认为所谓吉芬商品并不存在 而是典型的非市场影响商品受到了价格扭曲。这种反常价格因素大都由产品隐藏属性决定并不是商品本身价值体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03 07: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