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本想看鲁路修的,结果因为时间问题阴差阳错地看了这部《四重星》。对美少女没兴趣的朋友看到一半就呼呼大睡了,但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还不错,至少看完后完全不后悔。
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想到什么写什么。

——剧透警告——
【经典的主题】
我个人不是偶像题材作品的粉丝,但这种一群青年人聚在一起,为事业而努力最后友谊破碎,散落四方,多年后再重聚的故事让我想起《美国往事》。
虽然背景从禁酒令时代的纽约换到了和平安宁的现代日本,人物从边缘族裔小混混变成了女高中生,团体从帮派变成了偶像组合,但内核是一样的。开始是朋友们无忧无虑,为梦想奋斗;中间发生变故,兄弟反目,友情一笔勾销;最后(还活着的)众人重聚,了结过去,引人唏嘘。
这个类型的故事里主视角特别重要,《美国往事》的主视角面条就十分成功。那《四重星》的主角东优羽表现得怎么样呢?
【潜力十足的有趣主角】
为了没有看过电影的人着想,复制一段百科里主角的介绍:
东优羽,东之星,城州东高中1年级学生,怀有“绝对要成为偶像”这一梦想的15岁少女。每次看到可爱的女孩时,她都会希望对方能够成为偶像。然而,由于在追逐梦想时仿佛是着了魔一般,她与“东西南北”的友谊逐渐开始出现裂痕。
东优羽是生活比较少见但碰到一个就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她的特点是目标明确,行动力强,最重要的是她只关心自己的目标,就算老妈挡在她面前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碾过去。
在本片里能明显感觉到她存在以下几种精神缺陷:缺乏共情能力、极度自大、过度自恋。
这种性格的好处是对事业极度专注,非常容易成功。有人说东是偶像界卷王,这是不对的。卷王是缺乏自我,只能通过不断内卷产生的现实与心理收益填补空虚。东这种性格是过于自我,许多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都有同样的性格。
但这个性格的缺点是,因为无法共情他人,难以建立长久的、依靠情感的合作关系。
电影里她目的性极强地去跟其他三人交朋友,把东西南北四个美少女凑起来,对其他人循循善诱组建起偶像团体。在这个过程里她大部分时候都表现得非常友好,除了一次小小的不满外是个十足的好朋友。但偶像组合建立后,她只关注偶像事业,对其他三人比公司经纪人还要严苛,完全无视了其他人的感受,导致团体分崩离析。
到此为止,东优羽这个角色都表现得很不错,但……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尽管《四重星》在开头的奋斗部分与中间的反目部分都十分真实,制作也可圈可点,但到最后的重聚部分拉了大跨。决裂的四个人因为一些很离谱的理由重归于好,总结了一波友情,然后东优羽决定接受偶像生活的好处与坏处,继续追梦。
其他三个被东优羽伤害过的好孩子主动伸出橄榄枝勉强有些理由,但偶像魔怔人东优羽?她能莫名其妙地被友谊唤醒?我是不信的。她这种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击毙老母的人,会那么轻易放过其他三个毁了她偶像梦的好朋友。要知道,她跟其他人建立友谊的初衷就是当偶像。若是要让她改变价值观,至少也需要妻离子散、生离死别级别的事件吧?
随后,东优羽的人物弧光也变得有些奇怪。在电影开始时,她是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美少女。然后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她变成了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过期美少女?是的,她最后仍然跟其他三人维持了友谊,但这更像是一个强行的大团圆结局,而不是真正的成长。
不过,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了。近几年,许多电影都选择抛出一个严肃的、现实的问题,然后极其草率地给出了答案。从制作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可以理解这种做法,但不免还是感到有些失望。《四重星》跟其他这类电影一样,本可以展现一个逻辑更加通顺,更加有趣的故事,给观众更有深度的答案。
写到最后发现写得批评内容比较多,但这些批评都是在电影本身在良作线以上后产生的。电影本身的质量,配上电影院的观影氛围还是相当不错的。
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想到什么写什么。

——剧透警告——
【经典的主题】
我个人不是偶像题材作品的粉丝,但这种一群青年人聚在一起,为事业而努力最后友谊破碎,散落四方,多年后再重聚的故事让我想起《美国往事》。
虽然背景从禁酒令时代的纽约换到了和平安宁的现代日本,人物从边缘族裔小混混变成了女高中生,团体从帮派变成了偶像组合,但内核是一样的。开始是朋友们无忧无虑,为梦想奋斗;中间发生变故,兄弟反目,友情一笔勾销;最后(还活着的)众人重聚,了结过去,引人唏嘘。
这个类型的故事里主视角特别重要,《美国往事》的主视角面条就十分成功。那《四重星》的主角东优羽表现得怎么样呢?
【潜力十足的有趣主角】
为了没有看过电影的人着想,复制一段百科里主角的介绍:
东优羽,东之星,城州东高中1年级学生,怀有“绝对要成为偶像”这一梦想的15岁少女。每次看到可爱的女孩时,她都会希望对方能够成为偶像。然而,由于在追逐梦想时仿佛是着了魔一般,她与“东西南北”的友谊逐渐开始出现裂痕。
东优羽是生活比较少见但碰到一个就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她的特点是目标明确,行动力强,最重要的是她只关心自己的目标,就算老妈挡在她面前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碾过去。
在本片里能明显感觉到她存在以下几种精神缺陷:缺乏共情能力、极度自大、过度自恋。
这种性格的好处是对事业极度专注,非常容易成功。有人说东是偶像界卷王,这是不对的。卷王是缺乏自我,只能通过不断内卷产生的现实与心理收益填补空虚。东这种性格是过于自我,许多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都有同样的性格。
但这个性格的缺点是,因为无法共情他人,难以建立长久的、依靠情感的合作关系。
电影里她目的性极强地去跟其他三人交朋友,把东西南北四个美少女凑起来,对其他人循循善诱组建起偶像团体。在这个过程里她大部分时候都表现得非常友好,除了一次小小的不满外是个十足的好朋友。但偶像组合建立后,她只关注偶像事业,对其他三人比公司经纪人还要严苛,完全无视了其他人的感受,导致团体分崩离析。
到此为止,东优羽这个角色都表现得很不错,但……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尽管《四重星》在开头的奋斗部分与中间的反目部分都十分真实,制作也可圈可点,但到最后的重聚部分拉了大跨。决裂的四个人因为一些很离谱的理由重归于好,总结了一波友情,然后东优羽决定接受偶像生活的好处与坏处,继续追梦。
其他三个被东优羽伤害过的好孩子主动伸出橄榄枝勉强有些理由,但偶像魔怔人东优羽?她能莫名其妙地被友谊唤醒?我是不信的。她这种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击毙老母的人,会那么轻易放过其他三个毁了她偶像梦的好朋友。要知道,她跟其他人建立友谊的初衷就是当偶像。若是要让她改变价值观,至少也需要妻离子散、生离死别级别的事件吧?
随后,东优羽的人物弧光也变得有些奇怪。在电影开始时,她是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美少女。然后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她变成了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过期美少女?是的,她最后仍然跟其他三人维持了友谊,但这更像是一个强行的大团圆结局,而不是真正的成长。
不过,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了。近几年,许多电影都选择抛出一个严肃的、现实的问题,然后极其草率地给出了答案。从制作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可以理解这种做法,但不免还是感到有些失望。《四重星》跟其他这类电影一样,本可以展现一个逻辑更加通顺,更加有趣的故事,给观众更有深度的答案。
写到最后发现写得批评内容比较多,但这些批评都是在电影本身在良作线以上后产生的。电影本身的质量,配上电影院的观影氛围还是相当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