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动画片吧 关注:2,118贴子:13,777

中国动画片开山祖万氏兄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动画片开山祖万氏兄弟  
  
新华网江苏频道  来源: 《民国影坛风云录》  
 
  
    1920年冬天,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一条弄堂里,邻里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个亭子间里,总是彻夜灯火通明,室内的房客,好像从来不睡觉似的。好奇的人不免要多方打听,日子久了,渐渐得到一些信息:原来这里是个特殊的电影实验室,一个特殊的创作班子——万氏四兄弟,正在搞卡通(即动画片)试验。

    四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他们四人,爱好一致,意志坚定,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也不知失败过多少次。可是他们从不灰心,从未想到过退却,总是信心十足,夜以继日地摸索再摸索。当人们知道他们是在搞卡通试验后,就送给他们一个风趣的称号:万氏卡通。 

    万氏四兄弟后来创作美术片时的署名依次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这是他们各人为自己起的号。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是孪生,同生于1899年农历12月18日,相貌似极,许多老朋友也会错认。他们原是南京人氏。父亲做绸缎生意,略懂美术;母亲心灵手巧,会绣花剪纸。他们自幼就爱东涂西画。晚上妈妈常借着烛光为他们做“兔儿拜月”、“老农晚归”和鸡、狗、羊等各种手影逗乐,他们常常看得人迷。以后他们又迷上了皮影戏,还在家里扯起白布幔,剪上几个小纸人,自演“影戏”取乐。起初,他们的这种“淘气”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可是,他们太爱画画和做小玩意儿了,读中学时父母便支持大万、二万自学绘画。18岁这年,大万考人上海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不久,古蟾、超尘、涤寰也陆续从美专毕业,考人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从此,四兄弟就挤在亭子间里不断地为书报杂志绘图。当地们看了外国的动画电影片后,最大的心事就一是如何让画槁中的人物活动起来。

    就在2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的晚上,万氏兄弟挤在这间狭小闷热的亭子间里,在一本厚簿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故意把猫和老鼠的距离越画越近,然后急速翻动薄子的页角,啊!活了!只见猫儿飞跑着去捉老鼠,老鼠也在拼命地奔逃。当时,外国人谁肯把卡通电影的秘密告诉你?万氏兄弟靠着自己的钻研,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从此打开了我国制作动画电影的大门。 

    1932年商务印书馆自制一种“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约万氏兄弟试制卡通广告片,他们白天在单位试验,晚上在家里钻研,先后拍成了三部卡通广告片,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背景问题。他们把动画人物描在纸上,不能显露背景;用刀片挖去背景的地位,但只能用在线条简单的背景上,复杂的就要受到地位的限制。他们百思不得其方。后来他们见到一种走马灯,把京剧人物画在赛璐珞透明片上,随着京剧人物的转动,但见背后峰转峦移,好像京剧人物正在翻山越岭。他们心中突然开朗,便把卡通人物也画在赛璐珞透明纸上,这样,再复杂的背景也能显霜出来了。这个现在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当时,为解决它,万氏弟兄确实也费了一番心思。 

    1924年,长城画片公司从美国迁回上海。公司负责人梅雪俦在美国学过一点“卡通”制作过程,很欣赏万氏兄弟有志于此项事业,就邀请他们加入长城公司,试拍动画片。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不久就在长城公司诞生了。影片内容讲一个画家(万籁鸣饰)在画室作画,从墨水瓶里跳出来一个纸人跟他捣乱,在画室里大闹一通。情节虽很简单,但他们却遇到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这里按下了葫芦,那里又漂起了瓢。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接着他们又绘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内容是小纸人把画家寄出去的信的地址改了,信丈寄了回来,弄得画家哭笑不得。1928年这两部最原始的动画片在上海上映后,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万氏兄弟开始受到制片商的青睐。



1楼2006-03-20 15:59回复

        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创作题材逐渐广阔起来。他们为联华公司绘制了《国人速醒》、《狗侦探》、《血钱》、《龟免竟走》等六部短片,还为明星公司绘制了《神秘小侦探》、《国货年》、《漏洞》、《民族痛史》、《骆驼献舞》、《飞来福》、《抵抗》等片。其中《骆驼献舞》绘制于1935年,是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这些动画短片的内容大都与时代脉搏比较合拍,艺术上也不断前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到了全用动画表情达意。

        在明星公司绘制动画片的同时,他们还作了在故事片中穿插动画的尝试。早在1928年明垦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法术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后来,明星公司出品的《香革美人》,电通公司出品的《都市风光》,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父母子女》等片中,都插有他们绘制的动画镜头,为影片增色不少。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们大致绘制了近20部动画短片,这些短片的造型、动作,大都模仿美国形式,洋味很浓。1936年大万写过一篇《闲话卡通》的文章,立中检讨了这个缺点,并说;“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可惜,他们还未来得及实现自己的艺术改造,全面抗战的炮声就打响了。

        1938年,除老四万涤寰留在上海改营照相业务外,其余三万均由上海来到武汉,后来又到重庆,以动画为武器,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万籁鸣还当选了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日协会理事。 

        这一时期,他们先后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绘制了四集《抗战标语卡通》和七集《抗战歌辑》.《抗战标语卡通》是运用动画片的样式,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使抗战标语在银幕上活动起来,新颖别致。《抗战歌辑》是将流行较广的抗战歌曲和动画结合起来,其中有洗星海作词作曲的《马儿跑》,有刘雪庵根据岳飞原词谱曲的《满江红》,有贺绿汀作词作曲的《保家乡》、《巾帼英雄》、《募寒衣》、《五月纪念歌》,有盛家伦作词作曲的《上前线》,还有武汉合唱团演唱的《长城谣》、《打回老家去》等,万氏兄弟精心绘制的动画,形象地配合了激动人心的歌声,在群众中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1940年后,国民党当局推行消极抗战政策,不仅不准拍摄具有抗日内容的故事片,就连这种《抗战歌辑》之类的新形式,也被排斥停拍。万籁鸣和万古蟾无事可做,转道返回上海“孤岛”,到新华影业公司卡通部工作。这时,美国卡通名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国人竟相观看,上座历久不衰,这件事对大万、二万震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为国争光,。

        万籁鸣和万古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片断,绘制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开始,新华公司经理张善垠认为有利可图,决定投资摄制,后来他发现拍动画成本大,时间长,赚钱没有把握,便想中途退缩,万籁鸣据理力争,拍着胸脯担保不亏本,并又求得上元银公司盛丕华的支持和投资,《铁扇公主》才末半途而废。然而由于经济、人员、技术多方受到限制,二万的许多好的创作设想,只得泡汤。为了拍成这部影片,他们先后组织了100多人参加绘制,绘制了近两2万张画稿,光是纸张就用了400多令。经过一年半的苦战,拍出毛片1.8万余尺,最后成片长达7600余尺,可放映80分钟。他们还请来名演员白虹、严月玲、姜明、韩兰根、殷秀岑等为之配音。影片设计新颖,形象生动,孙悟空的72变,铁扇公主的种种妖法,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出神人化。此片还将中国的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并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造型的特点,赋于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紧步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41年完成后,以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名义发行上映,国人争相观赏,使“孤岛”时期的上海人民为之扬眉吐气,从此《白雪公主》再难独霸卡通影坛。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这句鼓舞抗日斗争的话,放映时虽然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但是到1979年,日本小松泽还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时《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铁扇公主》卖座甚盛,张善琨觉得有利可图,很想续拍新片,二万也订出了绘制《大闹天宫》的计划。但这时日寇已进驻租界,新华公司卡通部被迫撤销。二万只好另觅合作者,并争得了一个资本家的投资,买了胶片材料。可是,当二万作好准备,正要开拍之时,这个资本家突然毁约撤资,不千了。原来他是看到电影材料飞涨,与其冒着风险拍片,还不如把材料囤积起来牟取暴利,《大闹天宫》的拍摄计划只好泡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氏三兄弟都进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他们的《大闹天宫》动画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楼2006-03-20 15:59
    回复
      2025-08-11 13:59: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万籁鸣简介 
       
       
        万籁鸣(1899.12.18---1997.10.7)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原名嘉综,江苏南京人,1919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以后与其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共同创研动画片。“万氏四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他们又完成了 
      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9年,万籁鸣先生去香港,1954年秋回到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1961年至1964年,万籁鸣先生导演了动画巨片《大闹天宫》,先后获得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最佳影片奖、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国际国内赢得很高声誉。1963年获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著有《人体表情美》、《人体画美》。终年98岁。

        1999年10月19日,葬于福寿园钟灵苑。雕塑由雕塑家王松引设计。创意:一卷展开的电影胶卷,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了人见人爱的孙大圣。大圣手搭凉棚,四处眺望,要把蟠桃献给它的创造者······这是一件静中寓动的作品。雕塑中闪烁着艺术家的智慧和天才,墓地变成了充满生命的富有美感的圣地。在这里,常常看到一队队少年儿童围绕在孙悟空旁边,围绕在"万爷爷"身边,让人觉得这只精灵的金猴又要"一个筋斗"去大闹天宫了。


      3楼2006-03-20 16:10
      回复
        天堂休憩的孙悟空万籁


        6楼2006-03-20 16:28
        回复
          人物信息 

           
          姓名:万古蟾 
          出生年月:1900.1.18-1995.11.19 
           
           

          万古蟾简介 

           
          美术片导演。

          江苏南京人。万籁鸣之孪生弟。1921 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 先后在本校、上海大学、南京美术专 科学校西画科任教。1925年任上海商 务印书馆影片部美术设计,与兄籁鸣 摄制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26年入长城画片公司,与兄弟 合作摄制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 画室》。1931年后与兄弟为联华、明 星影片公司制作宣传抗日的《同胞速 醒》、《民族痛史》,以及以寓言故 事为内容的《龟兔赛跑》等动画短片 。1935年制作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骆驼献舞》。1937年在武汉入中国 电影制片厂,制作动画短片《抗战歌 曲》和《抗战标语》。1940年任上海 新华影业公司动画部主任,与兄弟共 同制作中国第一部大型有声动画片《 铁扇公主》。1945年后任北平中电三 厂美工科科长、南京中华教育电影制 片厂技术主任、上海中国电影制片厂 布景师。1949年到香港,任长城电影 公司美工科科长,与兄籁鸣设计绘制 动画片《蜜蜂与蝗虫》,因技术条件 限制未摄制成片。1956年回上海,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1958年带 领胡进庆、刘凤展、陈正鸿等将皮影 戏和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电影中来, 成功地拍摄了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 吃西瓜》,为美术电影增添了一个新 片种。后导演的剪纸片《渔童》于19 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 二等奖;《人参娃娃》于1961年获民 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 片电影节荣誉奖,1979年获埃及第一 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 ;《金色的海螺》于1964年获印度尼 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 导演剪纸片 1958:猪八戒吃西瓜 1959:渔童 济公斗蟋蟀 1961:人参娃娃 1963:金色的海螺(与钱运达合作) 导演木偶片 1960:降龙记(与岳路、陈正鸿合作 ) 与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联 合编导动画片 1926: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大闹画室 1930:纸人捣乱记 1931-1932:同胞速醒 精诚团结 1934-1937:神秘的小侦探 新潮 抵抗 飞来祸 龟兔赛跑 蝗虫与蚂蚁 国货年 漏洞 民族痛史 血钱 航空救国 骆驼献舞 1938:抗战歌曲(七集) 抗战标语 (五集) 1940:铁扇公主


          7楼2006-03-20 16:39
          回复
            万籁鸣老先生的呕心沥血之杰作——1964年出品的《大闹天宫》
            http://post.baidu.com/f?kz=83671784


            9楼2006-04-27 20:49
            回复
              铁扇公主


              10楼2006-05-11 12:11
              回复
                行舟绿水:如果感兴趣的话,你不妨单为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铁扇公主》建楼,详细介绍一下


                11楼2006-05-12 21:36
                回复
                  2025-08-11 13:53: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我现在找了一些资料,还有一些其他的。过了明天再整理一下(黑色星期二,忙)
                  好像很多emule里有下载的,不过我用的是校园网,没办法


                  12楼2006-05-15 10:45
                  回复
                    我如果有一天去上海,那么最想做的是事不是去东方明珠,不是去急着感受这这座国际化都市,而最想做是去瞻仰万老的墓地,给这位中国动画创使者献上一束鲜花。2003年8月的“上海国际城市动漫画展”轰动一时,但在那时没有人曾经想起,就在这座城市,存在过一位世界扬名的动画大家。遗忘,似乎是我们中国人的惯性......据说大师墓碑上只有那几个字:“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足够了,这几个字简单又力重万钧的汉字足够了,伴随万老一生传奇的“齐天大圣”,依然和万老一起注视着这片他所深爱的土地。


                    13楼2006-09-08 14:23
                    回复
                      我也有这个愿望,如果辩证法先去瞻仰万老安睡的地方,也带去我们的问候,永远怀念他,怀念他们四兄弟


                      14楼2006-09-09 21:32
                      回复
                        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1943年,一个日本孩子在电影院看了一部来自中国的动画,深受触动,决心创作出日本的动画世界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在中国也大名鼎鼎的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之父,而他看的动画,就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电影:万氏兄弟导演的《铁扇公主》。”

                        60年过去,中国的动画优势丧失殆尽,万老们九泉之下如何安枕?痛心疾首亚!


                        15楼2006-10-17 22:53
                        回复
                          恩啊……15楼确实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故事
                          不过 现在郁闷也没用啊~看着这个国家的动漫将如何发展吧……有能力的画去支持下也好


                          16楼2007-02-27 14:14
                          回复
                            中国动画如果要发展万不可一味跟风,让人看不出这是中国出品呀!


                            17楼2007-03-01 21:08
                            回复
                              2025-08-11 13:47: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58.242.173.*
                              敬仰万氏四兄弟


                              18楼2007-10-07 0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