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方法指导大全(第四章)
十七、日常生活与习禅的关系?
习禅有成之人,生活的本身即是「禅」的当体,在处事临众中,以往的谄曲、喜怒、忧虑、矛盾等,已为「禅心」所消融,生活中所展现皆是「禅」的妙用——无住与随缘。以工作生活而言,在人际关系上,无论上司或下属,都乐于与之相处,与客户的应对交谈,也会因「禅」的注入,变得幽默,具有内涵。在调度、操作上则更得心应手。在工作观念上,则转化成「工作就是修行」的观念,能潇洒的面对一切顺逆境界。以家庭生活而言,心中有了「禅」,家庭即是禅堂——理想的禅修道场,不像以往,家是一个重壳子,每日周而复始的生活,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厌倦,乃至压力,有股透不过气的感觉。禅能开阔心境,能调和出活泼、自在的生命色彩,而增添「诗情画意」的品味,使家庭更温馨、美满。这是说要用禅心去看这个「家」,融入「家」的生活中,如此才能给家人更多的体贴、谅解与关怀,以及纯挚的爱——一种无执、无染、无求的菩萨大爱。

禅,如何认识、体会?这须依于善知识的引导,从每日三十分到一小时的坐禅静虑学起。若能持之以恒,待因缘成熟,即可感发禅悟,体会禅趣,丰富人生。
十八、如何安排居家禅修生活?
现代是个瞬息万变,复杂纷乱的时代,由于生活竞争激烈,及感官的过度享受,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性灵。针对这样的时弊,「禅」是一剂最好的药方,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
初学坐禅,假使尚处在调身的阶段,由于身体粗糙、筋骨僵硬,每一上座,五分钟或十分钟,腿子即不听使唤,呈现酸、麻、胀、痛的觉受,再加上腰酸背痛,真是苦不堪言!如硬要久坐,可能会退失对坐禅的兴趣和道心。因此初学坐禅应以「坐次多、时间短」为原则。每天坐禅时段的安排,可作如下参考:
1早上起床时:早晨精神状况好,坐禅功效甚佳。盥洗、暖身运动,或上香、礼佛后即可进行坐禅。
2晚上睡觉前:一天忙于事务,在睡前澄心静虑,将白天纷乱的心念沈淀下来,可得睡眠安稳,不作恶梦的利益。睡前坐禅,很重要。
3例假日休闲:早上与下午时段,可各安排二座,晚上则安排一座,每座以十分、廿分之时限,逐步训练。坐禅是最好的休闲活动,不仅身心能得调适,更可开阔心胸,享受空无、寂静的禅悦,所以坐禅是最好的休闲生活。
以上是提供给繁忙上班族的禅修参考,若家庭主妇则可视家事之多寡,作适当安排,大概是以早、午、晚为基准,选在身心最佳状态时,安排若干坐次(太饥、太饱、太倦、事未完,皆不宜坐)。
此外,初学坐禅,最好自订功课表、功过表,要求自己,视坐禅为每天例行工作。坐一支香,就在功课表上打勾,并用心写日记,记录坐禅过程的变化,观察进展,检讨缺失,能善巧改进,则进步神速。
总之,「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于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一但坐出宁静、轻安、喜悦、则自然获得坐禅利益,建立坐禅信心。最怕一曝十寒,腿痛腰酸,就退却不坐,果真如是,则必然一事无成。
十九、居家习禅应注意哪些事项?
家庭生活是全家共有的,除非拥有私人卧房、书房,否则想坐禅时,就会觉得不方便。因此,在家中设立禅房或佛堂是绝对必要的。居家坐禅,独修或与妻儿子女共修皆宜。然坐禅时,应力求放下一切缘务,功夫才能得力。
平常上班工作繁忙,居家时又闲事纠缠,能定下来坐支香,甚有福报。若全家人支持,则好:若有人持反对态度,就必须多沟通,取得共识,以免横生枝节,于坐禅时遭受干扰,譬如:启门应轻声、音量要放小,访客与电话须代为接待处理,坐中不得推动、靠进身体……等等,「宁静」是坐禅最必要的助缘。
另外,坐禅的地方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光线要适中,不宜太亮;不可于风口下打坐,坐垫不宜太柔软,亦不可太硬(坊间有专售坐禅用),高低必要调整合适。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若觉凉意,须适时添衣,护好膝盖。坐禅前应先拜佛,或作简单的软身操,有助调身。亦可先诵段经文,但不宜大声,最好金刚念(默念),具调息(调呼吸)功效。并对自己微微笑,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若使用闹钟,音声不宜太响,以免自己受惊。下座后应作回向,培养悯念、与乐众生的慈悲心;并稍做运动,活动筋骨,舒通气血。坐禅完毕,步出禅房,应向护持家人致谢,以养成「感恩」德操。
二十、如何调饮食?
如果吃得太饱,则会呼吸急喘、肚胀,甚至导致百脉不能畅通,影响摄持心念,无法安心坐禅办道;如果吃得太少,则会身体虚弱,心意恍惚,精神无法集中,这两种饮食方法都不是善调之相。七、八分饱即可,少量多餐亦甚佳。饮食须定时、定量,使胃肠能
十七、日常生活与习禅的关系?
习禅有成之人,生活的本身即是「禅」的当体,在处事临众中,以往的谄曲、喜怒、忧虑、矛盾等,已为「禅心」所消融,生活中所展现皆是「禅」的妙用——无住与随缘。以工作生活而言,在人际关系上,无论上司或下属,都乐于与之相处,与客户的应对交谈,也会因「禅」的注入,变得幽默,具有内涵。在调度、操作上则更得心应手。在工作观念上,则转化成「工作就是修行」的观念,能潇洒的面对一切顺逆境界。以家庭生活而言,心中有了「禅」,家庭即是禅堂——理想的禅修道场,不像以往,家是一个重壳子,每日周而复始的生活,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厌倦,乃至压力,有股透不过气的感觉。禅能开阔心境,能调和出活泼、自在的生命色彩,而增添「诗情画意」的品味,使家庭更温馨、美满。这是说要用禅心去看这个「家」,融入「家」的生活中,如此才能给家人更多的体贴、谅解与关怀,以及纯挚的爱——一种无执、无染、无求的菩萨大爱。

禅,如何认识、体会?这须依于善知识的引导,从每日三十分到一小时的坐禅静虑学起。若能持之以恒,待因缘成熟,即可感发禅悟,体会禅趣,丰富人生。
十八、如何安排居家禅修生活?
现代是个瞬息万变,复杂纷乱的时代,由于生活竞争激烈,及感官的过度享受,使人们迷失了自己的性灵。针对这样的时弊,「禅」是一剂最好的药方,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
初学坐禅,假使尚处在调身的阶段,由于身体粗糙、筋骨僵硬,每一上座,五分钟或十分钟,腿子即不听使唤,呈现酸、麻、胀、痛的觉受,再加上腰酸背痛,真是苦不堪言!如硬要久坐,可能会退失对坐禅的兴趣和道心。因此初学坐禅应以「坐次多、时间短」为原则。每天坐禅时段的安排,可作如下参考:
1早上起床时:早晨精神状况好,坐禅功效甚佳。盥洗、暖身运动,或上香、礼佛后即可进行坐禅。
2晚上睡觉前:一天忙于事务,在睡前澄心静虑,将白天纷乱的心念沈淀下来,可得睡眠安稳,不作恶梦的利益。睡前坐禅,很重要。
3例假日休闲:早上与下午时段,可各安排二座,晚上则安排一座,每座以十分、廿分之时限,逐步训练。坐禅是最好的休闲活动,不仅身心能得调适,更可开阔心胸,享受空无、寂静的禅悦,所以坐禅是最好的休闲生活。
以上是提供给繁忙上班族的禅修参考,若家庭主妇则可视家事之多寡,作适当安排,大概是以早、午、晚为基准,选在身心最佳状态时,安排若干坐次(太饥、太饱、太倦、事未完,皆不宜坐)。
此外,初学坐禅,最好自订功课表、功过表,要求自己,视坐禅为每天例行工作。坐一支香,就在功课表上打勾,并用心写日记,记录坐禅过程的变化,观察进展,检讨缺失,能善巧改进,则进步神速。
总之,「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于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一但坐出宁静、轻安、喜悦、则自然获得坐禅利益,建立坐禅信心。最怕一曝十寒,腿痛腰酸,就退却不坐,果真如是,则必然一事无成。
十九、居家习禅应注意哪些事项?
家庭生活是全家共有的,除非拥有私人卧房、书房,否则想坐禅时,就会觉得不方便。因此,在家中设立禅房或佛堂是绝对必要的。居家坐禅,独修或与妻儿子女共修皆宜。然坐禅时,应力求放下一切缘务,功夫才能得力。
平常上班工作繁忙,居家时又闲事纠缠,能定下来坐支香,甚有福报。若全家人支持,则好:若有人持反对态度,就必须多沟通,取得共识,以免横生枝节,于坐禅时遭受干扰,譬如:启门应轻声、音量要放小,访客与电话须代为接待处理,坐中不得推动、靠进身体……等等,「宁静」是坐禅最必要的助缘。
另外,坐禅的地方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光线要适中,不宜太亮;不可于风口下打坐,坐垫不宜太柔软,亦不可太硬(坊间有专售坐禅用),高低必要调整合适。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若觉凉意,须适时添衣,护好膝盖。坐禅前应先拜佛,或作简单的软身操,有助调身。亦可先诵段经文,但不宜大声,最好金刚念(默念),具调息(调呼吸)功效。并对自己微微笑,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若使用闹钟,音声不宜太响,以免自己受惊。下座后应作回向,培养悯念、与乐众生的慈悲心;并稍做运动,活动筋骨,舒通气血。坐禅完毕,步出禅房,应向护持家人致谢,以养成「感恩」德操。
二十、如何调饮食?
如果吃得太饱,则会呼吸急喘、肚胀,甚至导致百脉不能畅通,影响摄持心念,无法安心坐禅办道;如果吃得太少,则会身体虚弱,心意恍惚,精神无法集中,这两种饮食方法都不是善调之相。七、八分饱即可,少量多餐亦甚佳。饮食须定时、定量,使胃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