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日本的缺点:
- [ ] 日本地铁体验不好。首先东京、大阪、京都的地铁站台都很小,很多没有扶手电梯。中国地铁口是互通的,不管去哪儿,只要先进站再说。而日本的各个线路之间是不互通的,需要先出站再进站,必须先看清楚什么线,再进什么检票口,很麻烦容易上错车上错站,白白增加了很多思考负担。如果不会用google地图,去一个地方需要仔细规划,非常麻烦(中国是只要无脑进了地铁,随便换乘)。日本地铁换乘很麻烦,比如从地铁换乘JR常常走很远。
- [ ] 新干线车站和买票流程体验不佳。体验下来国内高铁站其实比东京舒适。东京才一条高铁路线方向,这么大的城市也就才只有三个高铁站,东京站、上野站(没有亲测过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到大阪)、品川站。而国内城市都是好几个高铁站,去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高铁站。而且站内很宽敞。东京站非常拥挤,人挤人,很混乱。新干线没有usb口。新干线上不能吃饭。日本jr刷西瓜卡理论上可以去任何城市,但问题是没人会坐十几个小时从东京去大阪,都是直接高铁走,那跨市搞一卡通就是脱裤子放屁。新干线居然弄出来两张票。还是中国模式比较清晰,市内轨交和跨市铁路泾渭分明,不会弄错。新干线窗户很小,没有中国高铁大。不能网上订票。
- [ ] 日本规划最大问题是所有的地方都被房子填满了,没有呼吸感,房子直接临着街道,密密麻麻,密不透风。不像中国,有统一规划,建筑有退界,有花坛、有行道树和绿化,有广场,有各种,人行道宽阔,小区内部也有很多环境和景观,有专辟的商业街,设计要比日式商店街更加大胆(虽然现阶段很丑)。日本的城市本质是上很亚洲很乡土,虽然富裕导致细节好,但是没有脱离亚洲乡土县城感。其实可以理解日本的一户建密路网这一片地区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小区,只不过是换成了密集矮房子的开放小区。窄路密网并不一定造就繁华商业。东京的繁华商业也是集中于那几个商圈的,新涩池银惠表等。离开东京去看其他城市,都是窄路密网,但是并没有什么商业。
- [ ] 日本的住宅楼太丑了,一圈一圈的楼梯,要么就是像大学宿舍一样的走廊,国内的住宅楼虽丑,实际上会更卷更高级。
- [ ] 日本很多事就是脱裤子放屁。那么小的餐馆,排个大队。就不能弄个宽敞点的门面。苍蝇馆子是常态,干啥都要排队,吃个一兰拉面排队50分钟。就这种憋屈国家再光鲜亮丽住着我大老爷们也不舒服。
- [ ] 整个国家像一个军事化的军营,公交车上一个司机,一个保安互相说话,不停的点头嗨嗨,感觉像在军营里,开的不是公交车开的是坦克。人和人的关系太紧张了,太压抑了,不放松不舒服。
- [ ] 日本酒店太难受了,下午三点入住早上10点就得退房,不像中国酒店12点入住下午2点才退房。日本酒店也非常小,还不给换床单。
- [ ] 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其实是缺点,让行人很狼狈。
- [ ] 日本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都很落后。也没有外卖。
- [ ] 打车贵的要死,出门累断两条腿。路网虽然密,但感觉靠这种窄路开车通勤不靠谱。基本上还是依靠干道。日本不堵车看来真的是因为提高用车成本。
- [ ] 日本一出东京,二三线城市全是乡村风格,看起来没有现代化都市感。而中国虽然大都市不如东京,单独一般县城都很有都市感。
- [ ] 日本的建筑空间内部局促小气,商场、酒店、医院、学校都是里面空间很小,不大气。东京大学也很小。
- [ ] 社会管控力度差,新宿池袋鱼龙混杂、嫖娼吸毒非常猖獗。711店、火车站公开贩卖色情杂志。酒店有成人节目。
- [ ] 语言障碍严重,大多数人不会英语,不利于出国旅行。
- [ ] 人比较冷漠,社会氛围感觉有点压抑、死气沉沉。
- [ ] 日本建筑千篇一律,看不到中国那种多样化大胆的各色建筑。
- [ ] 日本古建规模小,皇居远比不上故宫霸气,也没有长城那样的辉煌建筑。
- [ ] 不能享受汽车的便利实在太不方便。去哪都不能打车。日本的交通费太贵,相比较他们的高端工作,其实也年薪也没有多高,但是交通费用太高了,一个地铁公交车都是1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