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599,862贴子:10,325,059

《道德经》1-9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章 天地之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用语言描述表达,而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真正的“道”。名可以用语言描述命名,而用语言描述命名的名,并不是永恒不变真正的“名”。
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道的踪迹。
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都称之为玄。这种玄之又玄的特质,正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深思熟虑不轻信,陌生卡里不打钱!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1-23 23:29回复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1-23 23:31
    回复
      2025-11-24 20:49: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音律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法择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而让万物自然发展。
      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毫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也就永远不会失去。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23 23:34
      收起回复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见可欲;不显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1-23 23:43
        回复
          不推崇贤能之人,使百姓不产生争夺之心;不以奇珍异宝为贵重之物,使百姓不产生贪欲;不炫耀引发贪欲的事物,使百姓心意不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净化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温饱,削弱他们的欲望,增强他们的筋骨。常使百姓处于无知识、无贪欲的状态,使那些智巧之人也不敢肆意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1-23 23:43
          收起回复
            好好好支持支持支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24 00:3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1-24 01:23
              回复
                不感兴趣,什么道不道,到了岁数都得挂,别去想太多,没用,这是道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11-24 02:30
                回复
                  2025-11-24 20:43: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1-24 05:11
                  回复
                    第四章 大道无形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1-24 05:13
                    回复
                      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运用它时却无穷无尽,永无止境。深邃渊博,似乎是万物的根源;清澈透明,好像存在而又若隐若现。我不知道它是谁产生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1-24 05:14
                      回复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1-24 05:15
                        回复
                          天地无所谓仁爱,把万物当作祭祀时野草扎成的小狗;圣人没有仁爱,把百姓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
                          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空虚但不衰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说话越多越有闪失,政令名目翻多反而会加速国家败亡,不如保持适中。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11-24 05:17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11-24 05: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