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某教授观点,仅供诸位参考:
最近二十年,中国流行着一个观点,说是到北上广读书,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更有利于毕业后出大成就。
笑话一个!我请大家去查查世界排名前五十位的外国高校,只有五所在大城市,其余均在小城市,甚至很多都是在小城镇。只有中国人把读书当成看大都市的热闹。
读书,是长见识,不是长都市气,见识和见闻是两个概念,见闻只需要耳眼,见识主要靠大脑,见识是思想,见闻是表相。
北京211高校录取分数超过中部985高校,但北京的211高校做出的成果在哪里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某些大都市浪费了大量中国人才,它们的经费多,它们的好苗子多,但它们没有把这些有智慧的人才培养成得很有见识。
再换个想法,如果清北的生均经费跟中部985高校的生均经费相等,各自的培养质量比较又是什么结果?如果全国同类高校都平均经费,各自的培养水平又是什么样呢?
家长们,考生们,读书不是看热闹,读书不是长见闻,读书需要静心,读书需要恬适的环境,读书更需要去浮躁的观念,到大都市广朋友取得成功的概率极小,大都市出生的人也未必能成为发大财的人。
最近二十年,中国流行着一个观点,说是到北上广读书,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更有利于毕业后出大成就。
笑话一个!我请大家去查查世界排名前五十位的外国高校,只有五所在大城市,其余均在小城市,甚至很多都是在小城镇。只有中国人把读书当成看大都市的热闹。
读书,是长见识,不是长都市气,见识和见闻是两个概念,见闻只需要耳眼,见识主要靠大脑,见识是思想,见闻是表相。
北京211高校录取分数超过中部985高校,但北京的211高校做出的成果在哪里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某些大都市浪费了大量中国人才,它们的经费多,它们的好苗子多,但它们没有把这些有智慧的人才培养成得很有见识。
再换个想法,如果清北的生均经费跟中部985高校的生均经费相等,各自的培养质量比较又是什么结果?如果全国同类高校都平均经费,各自的培养水平又是什么样呢?
家长们,考生们,读书不是看热闹,读书不是长见闻,读书需要静心,读书需要恬适的环境,读书更需要去浮躁的观念,到大都市广朋友取得成功的概率极小,大都市出生的人也未必能成为发大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