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2.5版本,到后面比较成熟的3.2版本,一路见证软件成长,在使用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些心得,可能是你正在或是将要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作为分享。
我用它的目的是把自己古早前做过的片子和收藏的一些稀有VCD及DVD片做增强和修复的,所以1080P转4K就不是我讨论的重点了。
对于软件我目前的一句话心得:软件很强大,但不是万能的,它可以做到锦上添花,但化腐朽为神奇目前还做不到。
目前,即便是最新版的3.2版中,对于老视频转增强还存在的问题:
1.不少港台DVD原版都存在制式问题,所以就会有所谓的场纹,我们用POTPLAYER观看时,播放软件的会有反交错选项设置,打开就可以。



如果我们对这样的DVD视频直接修复,修复出来的视频场纹依然存在,而且最重要的是,原本播放软件的反交错也不起作用了,惊喜么?意外么?个人推测是修复软件对场序做了增强,改变了原有场序的纹路组合,所以导致播放软件也无力解决。
当然,你一定会说,软件中提供了场序的修复模型:

但是我必须很遗憾的说,虽然有直接的隔行修复选项,但实际出来的效果VERY VERY VERY一般,很多地方处理的头疼,这个问题,哪怕是最新版的软件里也都没有解决,估计是因为国外高清化之路都小20年,因此制作方对这个模型不是特别在意,这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解决方法:采用的是用第三方软件如格式工厂等,利用其中的“反交错选项”先把DVD原片转成高码率MP4,做第一道处理,再用VIDEO AI软件做修复。但毫无疑问,如此一来,视频就存在着二次压缩的问题,画面质量会略有降低(通过精修参数,可以把损失减小到最少)
2.用软件高清增强扩大画面时,对比原片和修复后的片,修复后的片子的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会有时候会存在大幅减弱情况,有时候就还好,反复对比了四大模型,做了参数校正,最后的结论是:原片的色彩信息量决定了处理后的色彩饱和度,所以这基本等于无解。之前还试过在PR里先提高原片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再用软件增强,当时的想法是如果修复后减淡后正好相抵。事实证明想多了,一来对原片做破坏压制会造成画质降低,二来从实际试验来看,修复出的片子色彩更加怪异。这个问题,从我用的2.5版本开始,到目前的3.2.9,都一直存在,所以坦然接受就好。尝试过高清片的增强,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相对保持较好,毕竟一分码率一分尺寸一分效果,魔鬼都在细节里。
3.还是跟原片有关,如果原片画面不是太大如VCD尺寸,320*240或是352*288,如果想搞成4倍增强,那么恭喜你,你即将迎来人变魔的恐怖经历,特写部分还好,一旦遇到中景和远景的景别,人脸就可以让你半夜活活被吓醒。

这就是为什么软件主页介绍时候从来不提VCD画质,360P画质增强演示时,也从来不用中远景人脸做案例的原因了,毕竟做广告的人,总归要把产品说得天好地好,但不能因此就完全回避软件的局限性。
几个模型我都反复试过,尺寸也一个个试过,勉强照顾中远景人脸面部(只是勉强而已,还是模糊的,好过于鬼脸),那么特写的增强效果就一般;如果增强效果出色,中远景人脸面部就一定是鬼脸,对,一定是!
所以,要么在处理较长片子的时候,分不同场景分段处理再整合,这个工作量会非常大。要么,心不要太黑,2倍大小不能再多了,处理的时候,模型不要太狠。
实际我用下来,效果比较好的居然是Artemis Low Quality,比Proteus的自动或是电脑分析+手动要好太多,白瞎了我那么多调Proteus参数的时间。
所以,对于老片原片尽量找DVD版的,调整时参数设置尽量偏保守不过度,画面增大不要太夸张,以1.5-2倍,相对来说会好些。早前设想的用VCD转4K,多少是有点美好过头了。
最后想说,AI VIEDO软件很强大,但并不是万能。大家提的很多问题,其实官方指南都有:
https://docs.topazlabs.com/video-ai/reference-guide

虽然是英文版,那啥的,现在都有各种插件直接翻译,理解起来不难,某些地方翻译有丢丢不准确,大致能搞懂90%+,看了官方的介绍,B站上一些高点击的内容根本错到离谱,也是很服气了这些人。
此外,官网也有很多Q&A,那言辞,责备制作软件的团队就跟训孙子一样,制作团队也会乖乖的解释很多问题哒。
祝大家都能搞定理想的神片~
我用它的目的是把自己古早前做过的片子和收藏的一些稀有VCD及DVD片做增强和修复的,所以1080P转4K就不是我讨论的重点了。
对于软件我目前的一句话心得:软件很强大,但不是万能的,它可以做到锦上添花,但化腐朽为神奇目前还做不到。
目前,即便是最新版的3.2版中,对于老视频转增强还存在的问题:
1.不少港台DVD原版都存在制式问题,所以就会有所谓的场纹,我们用POTPLAYER观看时,播放软件的会有反交错选项设置,打开就可以。



如果我们对这样的DVD视频直接修复,修复出来的视频场纹依然存在,而且最重要的是,原本播放软件的反交错也不起作用了,惊喜么?意外么?个人推测是修复软件对场序做了增强,改变了原有场序的纹路组合,所以导致播放软件也无力解决。
当然,你一定会说,软件中提供了场序的修复模型:

但是我必须很遗憾的说,虽然有直接的隔行修复选项,但实际出来的效果VERY VERY VERY一般,很多地方处理的头疼,这个问题,哪怕是最新版的软件里也都没有解决,估计是因为国外高清化之路都小20年,因此制作方对这个模型不是特别在意,这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解决方法:采用的是用第三方软件如格式工厂等,利用其中的“反交错选项”先把DVD原片转成高码率MP4,做第一道处理,再用VIDEO AI软件做修复。但毫无疑问,如此一来,视频就存在着二次压缩的问题,画面质量会略有降低(通过精修参数,可以把损失减小到最少)
2.用软件高清增强扩大画面时,对比原片和修复后的片,修复后的片子的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会有时候会存在大幅减弱情况,有时候就还好,反复对比了四大模型,做了参数校正,最后的结论是:原片的色彩信息量决定了处理后的色彩饱和度,所以这基本等于无解。之前还试过在PR里先提高原片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再用软件增强,当时的想法是如果修复后减淡后正好相抵。事实证明想多了,一来对原片做破坏压制会造成画质降低,二来从实际试验来看,修复出的片子色彩更加怪异。这个问题,从我用的2.5版本开始,到目前的3.2.9,都一直存在,所以坦然接受就好。尝试过高清片的增强,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相对保持较好,毕竟一分码率一分尺寸一分效果,魔鬼都在细节里。
3.还是跟原片有关,如果原片画面不是太大如VCD尺寸,320*240或是352*288,如果想搞成4倍增强,那么恭喜你,你即将迎来人变魔的恐怖经历,特写部分还好,一旦遇到中景和远景的景别,人脸就可以让你半夜活活被吓醒。

这就是为什么软件主页介绍时候从来不提VCD画质,360P画质增强演示时,也从来不用中远景人脸做案例的原因了,毕竟做广告的人,总归要把产品说得天好地好,但不能因此就完全回避软件的局限性。
几个模型我都反复试过,尺寸也一个个试过,勉强照顾中远景人脸面部(只是勉强而已,还是模糊的,好过于鬼脸),那么特写的增强效果就一般;如果增强效果出色,中远景人脸面部就一定是鬼脸,对,一定是!
所以,要么在处理较长片子的时候,分不同场景分段处理再整合,这个工作量会非常大。要么,心不要太黑,2倍大小不能再多了,处理的时候,模型不要太狠。
实际我用下来,效果比较好的居然是Artemis Low Quality,比Proteus的自动或是电脑分析+手动要好太多,白瞎了我那么多调Proteus参数的时间。
所以,对于老片原片尽量找DVD版的,调整时参数设置尽量偏保守不过度,画面增大不要太夸张,以1.5-2倍,相对来说会好些。早前设想的用VCD转4K,多少是有点美好过头了。
最后想说,AI VIEDO软件很强大,但并不是万能。大家提的很多问题,其实官方指南都有:
https://docs.topazlabs.com/video-ai/reference-guide

虽然是英文版,那啥的,现在都有各种插件直接翻译,理解起来不难,某些地方翻译有丢丢不准确,大致能搞懂90%+,看了官方的介绍,B站上一些高点击的内容根本错到离谱,也是很服气了这些人。
此外,官网也有很多Q&A,那言辞,责备制作软件的团队就跟训孙子一样,制作团队也会乖乖的解释很多问题哒。
祝大家都能搞定理想的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