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关于邀请参加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暨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的函
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省委、省政府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推动中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促进对外交通与经贸合作,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指导,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河南航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和河南东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拟定于2023年10月31日-11月 2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并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大大强化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头作用。郑州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其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增速发展,为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提供大力宣传,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
此次大会是建设交通强国宏伟目标的具体落实行动。促进中部地区的交通行业创新发展,并加深交通行业、企业间交流合作。为此使展会更好地服务于中部地区交通建设,共同助推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新时代智慧交通新格局。
特邀请贵单位参加“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希望贵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助推河南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新时代智慧交通新格局。
特此函致,顺祝商祺!
附件1:202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总览
附件2:2023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总览
组委会联系方式:
张晓美 18703608227
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二零二三年四月六日
附件1:
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总览
一、展会名称
202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二、展会时间
2023年10月31-11月2日
三、展会地点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四、举办周期
每年一届
五、展会主题
数字经济赋能交通高质量发展
六、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主办单位: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河南航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河南东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七、大会形式与规模
大会以展加会的形式呈现,由开幕式、展区展示、高端论坛、同期活动四部分组成。展会面积在20000㎡,参展企业200余家,专业采购商20000人次,专业论坛20余场,论坛规模在5000人次。
八、展览范围
(1)智慧交通成果展区:多式联运、航空、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及园区、投融资机构等相关项目成果及形象展;
(2)数字交通展区:IOPS交通大脑、道路监控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交通控制及通信系统;交通运行监测调度系统(TOCC);交通集成系统应用与解决方案;高精度导航与定位、高速公路信息化、车路协同(车联网)、ETC、信息技术运用创新与网络安全、智慧灯杆解决方案、元器件底座等;
(3)航空航天技术装备展区:通用航空、勘察测绘、应急抢险、公路交管、警用等飞行器;民航机、公务机、轻小型无人飞行器、小型载人飞行器、航空航天电子与机载设备、照明设备、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训练与培训设备、航空航天相关技术与设备等;
(4)铁路与轨道及城市交通展区:轨道交通及铁路机车车辆、技术与装备、隧道建设与地下空间技术、车辆配套系统等;各类新能源公交车、客车、站台设备、电动客车充电桩(站)、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智能公共交通解决方案、智能停车、智能城市交通融合技术等;
(5)交通安全展区:交通警察执法装备、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雾区防撞诱导系统;护栏;照明设施;防撞垫;交通锥;安全路障;反光材料;标线材料;交通安全服;划线机;测速仪;路桥安全监测技术及设备;交通安全用品;
(6)智慧物流展区: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物流机器人、智能搬运设备、自动分拣设备、物流信息化及互联网、特种物流车辆、物流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等;
九、拟邀展商:(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十、专业观众范围:
1、智慧交通行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采购代表,
政府采购,配套供应商等;
2、智慧交通行业代理商、批发商、经销商、分销商、贸易商、 加盟商、零售商、应用商等;
3、全国交通设施产业区的采购人员等;
4、交通物流、交通设施采购决策者等;
5、各交通相关单位的设备管理科采购管理等;
6、交通设施科研机构等;
7、智慧交通行业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者、投资商、
供应商、职业经理人等;
8、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交通院校、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行
业媒体、大众媒体及自媒体等。
十一、媒体支持
通过“五大媒体集群”(中央级媒体、主流门户网站、主流财经媒体、行业媒体、新型媒体)对展会论坛及展商进行一系列的推广宣传,进一步提升展会及企业品牌美誉度。
1.中央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科技日报、中新社等;
2.地方媒体: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日报、河南交通广播等;
3.主流门户网站: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等;
4.行业媒体:中国交通报、人民交通网、人民交通杂志、中国交通安全网、中国交通新闻网、中国道路运输网、中国交通运输网、智能交通杂志、赛文交通网7its、交通运输、中外公路等;
5.新型媒体: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贴吧、抖音等。
十二、参展费用
标准展位:9800元/展位/9平方米;标准展位设施包括:三面围板、洽谈桌一张、椅子两把、射灯两盏、楣板、220V电源插座;
展览空地:1000元/㎡;可选规格有36㎡、54㎡、90㎡等。空地不含基本配置,由参展单位自行设计装修搭建。
附件2:
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总览
一、论坛名称
2023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
二、论坛主题
数字经济赋能交通高质量发展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0月31日-11月2日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四、大会形式与规模
主论坛+同期分论坛20余场,论坛规模5000人次。
五、论坛议题(拟)
1、智慧交通建设发展与展望
2、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3、智慧交通运营与建设发展
4、新常态下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5、科技创新和交通强国梦的融合发展
6、新基建时代背景下智慧高速的创新与探索
7、河南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机遇
8、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
9、5G+城市交通展望
10、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实践
11、轨道交通安防系统探索与实践
12、智能安防在城市交通的应用及相关思考
13、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应用与安全
14、交通强省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5、航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六、同期论坛(部分)
(1)数字交通创新发展论坛
交通作为发展先行官,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这其中,打造融合高效的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新基建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新技术革命发轫的新特征和新形态。举办此论坛就是通过分享和交流,在交通新基建方面碰撞出火花,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交通的深度融合。
(2)车联网发展高峰论坛
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融合发展,将推动智慧交通的建设,让从前以管理为导向的模式转到以服务为核心,并最终形成智慧城市的建设。车联网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发展车联网能够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交通效率与安全,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旨在搭建车联网技术交流、产业对接、跨界合作的平台,共建车联网产业生态,围绕技术产业最新进展、未来发展趋势、规模商用面临的难点、痛点等方面,共话应用探索实践。
(3)中原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论坛
通用航空产业是新时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促进中原崛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新旧动能转化的全新经济增产点。通用航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也必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4)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
作为我国人口大省,环境承载力有限,人民群众通勤需求日益增长。《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为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效率指明了方向。本次论坛为助力中原经济社会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同期活动
(1)设置多个采购专场,包括相关政府部门项目推介及采购会、采购说明会、新品推介会、厂家考察;
(2)安排特装展位交流会,采购需求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推介;
(3)突出数字采购、智能制造等创新议题;
(4)结合线上采购专场,辐射华北大部地区西欧,中欧各国;
(5)丰富的交流互动环节如茶歇、一对一交流环节;
八、参会对象
国家相关部委(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科技部)领导与专家;中部地区各省市工信局、公安局
(署)、交警总队和各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管领导;中部地区
各省市交通运输厅(局)地市公路局、铁路局主管领导;全国各
地涉及交通建设、规划设计院部门领导与科技人员;轨道交通领
域系统集成商、工程商及供应商;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单位、道
路运输客货运企业、轨道单位等;公路建设、运营、投资、管理、
养护单位等;市政交通工程建设、停车管理、道路建设、养护集
团、市政管理单位;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经销商、施工安装商
等;国内外相关组织、高等院校代表;业内专家、学者及资深人
士;新闻媒体代表等。
关于邀请参加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暨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的函
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省委、省政府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推动中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促进对外交通与经贸合作,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指导,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河南航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和河南东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拟定于2023年10月31日-11月 2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并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大大强化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头作用。郑州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其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增速发展,为树立城市良好形象提供大力宣传,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
此次大会是建设交通强国宏伟目标的具体落实行动。促进中部地区的交通行业创新发展,并加深交通行业、企业间交流合作。为此使展会更好地服务于中部地区交通建设,共同助推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新时代智慧交通新格局。
特邀请贵单位参加“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希望贵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助推河南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新时代智慧交通新格局。
特此函致,顺祝商祺!
附件1:202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总览
附件2:2023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总览
组委会联系方式:
张晓美 18703608227
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二零二三年四月六日
附件1:
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总览
一、展会名称
2023河南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二、展会时间
2023年10月31-11月2日
三、展会地点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四、举办周期
每年一届
五、展会主题
数字经济赋能交通高质量发展
六、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主办单位: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河南航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河南东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七、大会形式与规模
大会以展加会的形式呈现,由开幕式、展区展示、高端论坛、同期活动四部分组成。展会面积在20000㎡,参展企业200余家,专业采购商20000人次,专业论坛20余场,论坛规模在5000人次。
八、展览范围
(1)智慧交通成果展区:多式联运、航空、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及园区、投融资机构等相关项目成果及形象展;
(2)数字交通展区:IOPS交通大脑、道路监控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交通控制及通信系统;交通运行监测调度系统(TOCC);交通集成系统应用与解决方案;高精度导航与定位、高速公路信息化、车路协同(车联网)、ETC、信息技术运用创新与网络安全、智慧灯杆解决方案、元器件底座等;
(3)航空航天技术装备展区:通用航空、勘察测绘、应急抢险、公路交管、警用等飞行器;民航机、公务机、轻小型无人飞行器、小型载人飞行器、航空航天电子与机载设备、照明设备、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训练与培训设备、航空航天相关技术与设备等;
(4)铁路与轨道及城市交通展区:轨道交通及铁路机车车辆、技术与装备、隧道建设与地下空间技术、车辆配套系统等;各类新能源公交车、客车、站台设备、电动客车充电桩(站)、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智能公共交通解决方案、智能停车、智能城市交通融合技术等;
(5)交通安全展区:交通警察执法装备、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雾区防撞诱导系统;护栏;照明设施;防撞垫;交通锥;安全路障;反光材料;标线材料;交通安全服;划线机;测速仪;路桥安全监测技术及设备;交通安全用品;
(6)智慧物流展区: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物流机器人、智能搬运设备、自动分拣设备、物流信息化及互联网、特种物流车辆、物流服务与供应链管理等;
九、拟邀展商:(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十、专业观众范围:
1、智慧交通行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采购代表,
政府采购,配套供应商等;
2、智慧交通行业代理商、批发商、经销商、分销商、贸易商、 加盟商、零售商、应用商等;
3、全国交通设施产业区的采购人员等;
4、交通物流、交通设施采购决策者等;
5、各交通相关单位的设备管理科采购管理等;
6、交通设施科研机构等;
7、智慧交通行业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者、投资商、
供应商、职业经理人等;
8、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交通院校、专家学者、行业协会、行
业媒体、大众媒体及自媒体等。
十一、媒体支持
通过“五大媒体集群”(中央级媒体、主流门户网站、主流财经媒体、行业媒体、新型媒体)对展会论坛及展商进行一系列的推广宣传,进一步提升展会及企业品牌美誉度。
1.中央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科技日报、中新社等;
2.地方媒体: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日报、河南交通广播等;
3.主流门户网站: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等;
4.行业媒体:中国交通报、人民交通网、人民交通杂志、中国交通安全网、中国交通新闻网、中国道路运输网、中国交通运输网、智能交通杂志、赛文交通网7its、交通运输、中外公路等;
5.新型媒体: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贴吧、抖音等。
十二、参展费用
标准展位:9800元/展位/9平方米;标准展位设施包括:三面围板、洽谈桌一张、椅子两把、射灯两盏、楣板、220V电源插座;
展览空地:1000元/㎡;可选规格有36㎡、54㎡、90㎡等。空地不含基本配置,由参展单位自行设计装修搭建。
附件2:
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总览
一、论坛名称
2023数字交通(中原)创新发展论坛
二、论坛主题
数字经济赋能交通高质量发展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3年10月31日-11月2日
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四、大会形式与规模
主论坛+同期分论坛20余场,论坛规模5000人次。
五、论坛议题(拟)
1、智慧交通建设发展与展望
2、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3、智慧交通运营与建设发展
4、新常态下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5、科技创新和交通强国梦的融合发展
6、新基建时代背景下智慧高速的创新与探索
7、河南空中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机遇
8、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
9、5G+城市交通展望
10、城市轨道交通创新实践
11、轨道交通安防系统探索与实践
12、智能安防在城市交通的应用及相关思考
13、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应用与安全
14、交通强省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15、航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六、同期论坛(部分)
(1)数字交通创新发展论坛
交通作为发展先行官,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这其中,打造融合高效的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新基建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新技术革命发轫的新特征和新形态。举办此论坛就是通过分享和交流,在交通新基建方面碰撞出火花,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强国建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交通的深度融合。
(2)车联网发展高峰论坛
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融合发展,将推动智慧交通的建设,让从前以管理为导向的模式转到以服务为核心,并最终形成智慧城市的建设。车联网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发展车联网能够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交通效率与安全,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旨在搭建车联网技术交流、产业对接、跨界合作的平台,共建车联网产业生态,围绕技术产业最新进展、未来发展趋势、规模商用面临的难点、痛点等方面,共话应用探索实践。
(3)中原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论坛
通用航空产业是新时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促进中原崛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新旧动能转化的全新经济增产点。通用航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也必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
(4)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
作为我国人口大省,环境承载力有限,人民群众通勤需求日益增长。《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为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效率指明了方向。本次论坛为助力中原经济社会腾飞注入了新的动力。
七、同期活动
(1)设置多个采购专场,包括相关政府部门项目推介及采购会、采购说明会、新品推介会、厂家考察;
(2)安排特装展位交流会,采购需求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推介;
(3)突出数字采购、智能制造等创新议题;
(4)结合线上采购专场,辐射华北大部地区西欧,中欧各国;
(5)丰富的交流互动环节如茶歇、一对一交流环节;
八、参会对象
国家相关部委(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科技部)领导与专家;中部地区各省市工信局、公安局
(署)、交警总队和各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管领导;中部地区
各省市交通运输厅(局)地市公路局、铁路局主管领导;全国各
地涉及交通建设、规划设计院部门领导与科技人员;轨道交通领
域系统集成商、工程商及供应商;铁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单位、道
路运输客货运企业、轨道单位等;公路建设、运营、投资、管理、
养护单位等;市政交通工程建设、停车管理、道路建设、养护集
团、市政管理单位;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经销商、施工安装商
等;国内外相关组织、高等院校代表;业内专家、学者及资深人
士;新闻媒体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