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堂吧 关注:169贴子:1,246
  • 0回复贴,共1

初春养殖蛋鸡,注意做好5件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春后,气温开始回升,日照逐渐延长,逐渐就会进入到春暖花开之际。适宜的春天气候,是蛋鸡四季中最旺的生产季节。但是,在初春季节,外界温度乍暖乍寒,养殖户应加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的满足蛋鸡对生长、生产环境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建议养殖户要注意做好以下5个方面,利于蛋鸡健康生长,维持良好的产蛋率。
01、调整日粮配比
根据实践,鸡群春季的产蛋率若上不去,全年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饲养效益。而要保持春季的高产蛋率,必须在饲料配方调整上下工夫。
在春鸡的饲料中能量必须充足,除增加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来满足鸡的生理需要和生产需求。缓解产蛋对鸡体造成的消耗,保证稳产。
早春养鸡由于蛋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可定期有计划地投喂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增强蛋鸡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02、注意保暖与通风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仍要注意鸡舍保温,尽量使产蛋鸡舍气温维持在10℃以上,同时也要兼顾通风换气。
要根据气温高低、风力、风向决定开窗次数、大小;白天开窗,夜间关闭;温度高时开窗,温度低时关窗;无风时开窗,有风时关窗。这样既可避免春季发生呼吸道疾病,又可提高产蛋率。
以后随着气温回升,根据天气情况逐渐撤去防寒设施,以免鸡群受凉。
03、注意补充光照
光照对蛋鸡的生长影响是非常大的。光照直接影响着蛋鸡的产蛋率与生长能力。
初春昼短夜长,蛋鸡常会因光照不足而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保证鸡群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可以采取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鸡群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为16-17小时。例如,如果白天的自然光照时间为12个小时,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光4-5小时。
04、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鸡舍内外病原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此时舍内外应加强卫生清扫工作,保证鸡舍内干净整洁、空气新鲜、除潮去湿,从而降低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条件性疾病的发生。
虽然早春气温较低,细菌活动频率下降,但鸡体的抵抗力也普遍减弱。如果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爆发流行,造成惨重损失。因此,必须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

05、注意防疫管理
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忽冷忽热,鸡群经过一个冬天,机体开产本身应激等使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所以,要强化管理,注意鸡舍内保持的干燥清洁。
做好相应的免疫工作,实行定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是很重要不可忽视的工作,一般一周两次或一周一次。
有条件的鸡场要搞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的抗体监测,发现异常立即免疫,也可以进行预防性投药。


IP属地:河南1楼2023-03-08 16: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