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 FACTORY 34 FLOAT GRIP2 调试方法

STEP 1
将HSC/LSC/HSR/LSR逆时针旋转到底,全部关闭。
打气至官方建议气压,双脚不离底,手握把横将全身重量自然压在前叉上,测量预压值为行程长度30%即可。
根据骑行风格,经常飞包,行程不够用,需要足够支撑的,可酌情将预压值降为25%左右。
控车技术不过硬的还是建议30%预压,从而获得更稳定的车身姿态。
下图为官方建议预压值,具体设置还是看个人情况,
以我85KG的体重为例,我会将气压打至95PSI。

STEP 2
HSR/LSR调节
HSR 是指高速回弹,其控制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大落差时,车身降落后前叉内管的回弹速度。
相对慢的回弹可以提升车辆稳定性,而相对快的回弹则会让车弹起,使车辆产生不可控因素。
这里并不是说HSR就一定越慢越好,较慢的回弹如果遇到连续大落差,就会被吃行程,形成栽头现象,同样破坏车辆稳定性。
LSR 是指低速回弹,其控制骑行过程中遇到的碎石路面、树根,小坑哇时,前叉的回弹速度。
一般LSR的是会取中间值,让前叉反应灵敏,迅速过滤小震动的同时,使车辆始终黏地。
原理如此,可根据个人情况设定。

STEP 3
下表为FOX官方建议的LSR/HSR调节方案,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想去甚远。
在官方教程中,总是让我们逆时针旋转到底呈关闭状态,
但关闭状态时前叉的回弹是什么状态并未注明,这也是GRIP2调节让人十分迷茫的地方。
逆时针旋转到底的关闭状态是指LSR/HSR的回弹最慢状态,厘清这个概念很重要。
结合之前的理论“回弹太快容易产生车辆不稳定,回弹太慢行程恢复慢容易栽头”。
开始调节LSR/HSR
首先调节HSR,以FOX 34 GRIP2为例,HSR提供了8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表格中的设定我的HSR应该设定为4,这是一个中庸的设定,
没错,但不理想,我经常行走的路线有一些蹦蹦跳跳的落差,
4的设定让我觉得车子被弹起的速度过快,所以我的设定是3。
同时我们可以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4为HSR的中间值,
往321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慢,往5678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快。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一格进行调节。


STEP 4
接着调节LSR,以FOX 34 GRIP2为例,LSR提供了16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表格中的设定我的LSR应该设定为5,
这个设定就与我的设定相去甚远了,
在路况简单时,我们肯定希望避震能快速过滤掉碎石、树根等带来的连续震动,
而这些连续震动需要前叉快速往复运动进行过滤,官方将LSR设定在5,
这意味着前叉在回弹过于缓慢,连续小震动也是会让行程越吃越少的,影响骑行连贯性。
我将LSR设定为9点,提升小震动下前叉的回弹积极性,这并不会让车变得难以控制。
并不是说LSR一定越快越好,GRIP2的调节就是找平衡,得到一些就要失去一些。
同时我们可以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8为LSR的中间值,
往7/6/5/4/3/2/1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慢,往9/10/11/12/13/14/15/16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快,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两格进行调节。
设定好HSR/LSR已经成功70%了,是的,回弹的设置是最重要的。
STEP 5
HSC/LSC调节
HSC 是指高速压缩,其控制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大落差时,车身降落后前叉内管的支撑力。
相对慢的压缩可以让前叉行程不会快速吃完,提升前叉的支撑性,让车辆不栽头,
这里并不是说HSC就一定越慢越好,支撑力越强代表相对较慢的内管压缩速度,从而影响避震效果。
建议HSC的调节配合气室垫块进行,增加气室垫块可以增强支撑,这时就可以将HSC调快一些。
LSC 是指低速压缩,其控制骑行过程中遇到的碎石路面、树根,小坑哇时,前叉的压缩速度。
一般LSC也会取中间值,与LSR相互配合,灵敏顺畅的工作,可以快速通过小颠簸路段。
原理如此,可根据个人情况设定。

STEP 6
下图为FOX官方建议的LSC/HSC调节方案,这次却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还是回到官方建议的逆时针旋转至关闭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话题,
逆时针旋转到底的关闭状态是指LSC/HSC压缩最快状态,也就是支撑力最弱的状态。
是不是发现和之前LSR/HSR的调节逻辑完全相反?这也就是很多人迷茫的重要一点。
开始调节LSC/HSC
首先调节HSC,以FOX 34 GRIP2为例,HSC提供了8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的设定我的HSC应该设定为5,
事实上,我也确实设定在5,对我来说我觉得支撑够了,
如果走的路有较大的落差可以再增加一些支撑,
或者增加气室垫块加强支撑,而将HSC压缩调快一些,二者互补。
再来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4为HSC的中间值,
往321调节会让压缩越来越快,减少支撑力;
往5678调节会让压缩越来越慢,增加支撑力;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一格进行调节。

STEP 7
最后调节LSC,以FOX 34 GRIP2为例,LSC提供了16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的设定我的LSC应该设定为10,
这里的设定我选择了相对中庸的设定,取了中间值。
LSC的设定在我看了主要是为了配合LSR,
在路况简单时,前叉的支撑力是相对够用的,我并不需要让压缩变慢提升支撑力,这样反而会让我感觉震手。
我将LSC设定为8点,提升小震动下前叉的压缩积极性,让我的手部和肩膀更舒适。
最后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8为LSC的中间值,
往7/6/5/4/3/2/1调节会让压缩越来越快,支撑力相对下降;
往9/10/11/12/13/14/15/16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快,支撑力加强;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两格进行调节。
根据需要配合气室垫块调节。
至此,你基本可以得到一根好用的GRIP2前叉了,上山吧!

STEP 1
将HSC/LSC/HSR/LSR逆时针旋转到底,全部关闭。
打气至官方建议气压,双脚不离底,手握把横将全身重量自然压在前叉上,测量预压值为行程长度30%即可。
根据骑行风格,经常飞包,行程不够用,需要足够支撑的,可酌情将预压值降为25%左右。
控车技术不过硬的还是建议30%预压,从而获得更稳定的车身姿态。
下图为官方建议预压值,具体设置还是看个人情况,
以我85KG的体重为例,我会将气压打至95PSI。

STEP 2
HSR/LSR调节
HSR 是指高速回弹,其控制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大落差时,车身降落后前叉内管的回弹速度。
相对慢的回弹可以提升车辆稳定性,而相对快的回弹则会让车弹起,使车辆产生不可控因素。
这里并不是说HSR就一定越慢越好,较慢的回弹如果遇到连续大落差,就会被吃行程,形成栽头现象,同样破坏车辆稳定性。
LSR 是指低速回弹,其控制骑行过程中遇到的碎石路面、树根,小坑哇时,前叉的回弹速度。
一般LSR的是会取中间值,让前叉反应灵敏,迅速过滤小震动的同时,使车辆始终黏地。
原理如此,可根据个人情况设定。

STEP 3
下表为FOX官方建议的LSR/HSR调节方案,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想去甚远。
在官方教程中,总是让我们逆时针旋转到底呈关闭状态,
但关闭状态时前叉的回弹是什么状态并未注明,这也是GRIP2调节让人十分迷茫的地方。
逆时针旋转到底的关闭状态是指LSR/HSR的回弹最慢状态,厘清这个概念很重要。
结合之前的理论“回弹太快容易产生车辆不稳定,回弹太慢行程恢复慢容易栽头”。
开始调节LSR/HSR
首先调节HSR,以FOX 34 GRIP2为例,HSR提供了8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表格中的设定我的HSR应该设定为4,这是一个中庸的设定,
没错,但不理想,我经常行走的路线有一些蹦蹦跳跳的落差,
4的设定让我觉得车子被弹起的速度过快,所以我的设定是3。
同时我们可以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4为HSR的中间值,
往321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慢,往5678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快。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一格进行调节。


STEP 4
接着调节LSR,以FOX 34 GRIP2为例,LSR提供了16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表格中的设定我的LSR应该设定为5,
这个设定就与我的设定相去甚远了,
在路况简单时,我们肯定希望避震能快速过滤掉碎石、树根等带来的连续震动,
而这些连续震动需要前叉快速往复运动进行过滤,官方将LSR设定在5,
这意味着前叉在回弹过于缓慢,连续小震动也是会让行程越吃越少的,影响骑行连贯性。
我将LSR设定为9点,提升小震动下前叉的回弹积极性,这并不会让车变得难以控制。
并不是说LSR一定越快越好,GRIP2的调节就是找平衡,得到一些就要失去一些。
同时我们可以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8为LSR的中间值,
往7/6/5/4/3/2/1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慢,往9/10/11/12/13/14/15/16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快,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两格进行调节。
设定好HSR/LSR已经成功70%了,是的,回弹的设置是最重要的。
STEP 5
HSC/LSC调节
HSC 是指高速压缩,其控制在骑行过程中遇到大落差时,车身降落后前叉内管的支撑力。
相对慢的压缩可以让前叉行程不会快速吃完,提升前叉的支撑性,让车辆不栽头,
这里并不是说HSC就一定越慢越好,支撑力越强代表相对较慢的内管压缩速度,从而影响避震效果。
建议HSC的调节配合气室垫块进行,增加气室垫块可以增强支撑,这时就可以将HSC调快一些。
LSC 是指低速压缩,其控制骑行过程中遇到的碎石路面、树根,小坑哇时,前叉的压缩速度。
一般LSC也会取中间值,与LSR相互配合,灵敏顺畅的工作,可以快速通过小颠簸路段。
原理如此,可根据个人情况设定。

STEP 6
下图为FOX官方建议的LSC/HSC调节方案,这次却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还是回到官方建议的逆时针旋转至关闭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话题,
逆时针旋转到底的关闭状态是指LSC/HSC压缩最快状态,也就是支撑力最弱的状态。
是不是发现和之前LSR/HSR的调节逻辑完全相反?这也就是很多人迷茫的重要一点。
开始调节LSC/HSC
首先调节HSC,以FOX 34 GRIP2为例,HSC提供了8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的设定我的HSC应该设定为5,
事实上,我也确实设定在5,对我来说我觉得支撑够了,
如果走的路有较大的落差可以再增加一些支撑,
或者增加气室垫块加强支撑,而将HSC压缩调快一些,二者互补。
再来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4为HSC的中间值,
往321调节会让压缩越来越快,减少支撑力;
往5678调节会让压缩越来越慢,增加支撑力;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一格进行调节。

STEP 7
最后调节LSC,以FOX 34 GRIP2为例,LSC提供了16点调节,
我体重85KG,按照官方的设定我的LSC应该设定为10,
这里的设定我选择了相对中庸的设定,取了中间值。
LSC的设定在我看了主要是为了配合LSR,
在路况简单时,前叉的支撑力是相对够用的,我并不需要让压缩变慢提升支撑力,这样反而会让我感觉震手。
我将LSC设定为8点,提升小震动下前叉的压缩积极性,让我的手部和肩膀更舒适。
最后细化一下调节的概念,8为LSC的中间值,
往7/6/5/4/3/2/1调节会让压缩越来越快,支撑力相对下降;
往9/10/11/12/13/14/15/16调节会让回弹越来越快,支撑力加强;
根据个人的骑行习惯一次两格进行调节。
根据需要配合气室垫块调节。
至此,你基本可以得到一根好用的GRIP2前叉了,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