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订版
为了解决问题,我先下个定义
“圣经”是特定发言与特定环境互相结合产生出的一种具体的场景,这种场景通常带有某种讽刺性,某种与通常情况的割裂所产生出的文学性,简单来说就是在两方或者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一个“笑话”或者“戏剧”。“圣经”就是用来传唱这个戏剧的载体。
“人造圣经”是对“圣经”(或称“经典圣经”或“自然圣经”)的句式或者主题已不同形式进行复刻的行为和产物。
从这个定义上看,圣经的传播实际上就是以文字、图片等其他方法对那个产生圣经的场景进行复述,试图让观看者重新回想起那一个场景发生的过程从而取得情感的共鸣。而“人造圣经”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就是和圣经的传唱一样是对发生圣经的场景进行复刻的手段。
也就是说,在这个“人造圣经”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新的圣经被“人造”出来,只不过是一个旧的笑话被人以一种新的格式被复述了出来(新瓶装旧酒),其内核是不变的,比起人造圣经,我更喜欢用“圣经复读”称呼。
最为典型的就是肯尼迪做敞篷车,顶针宇宙一类的,严格来说这些也属于圣经复读的范畴。
那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复读让人生厌,有的复读会继续产生出新的圣经,比较典型的就是肯尼迪笑话和机车族笑话,离我们近一点就是“再搞人造圣经的都鲨了”为蓝本的“反对吧务组的都鲨了”和后面起哄的“发帖的都鲨了”,圣经程度高下立判。
其产生差别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我前面说到的,圣经的复读是对一个场景的复现,构成这个场景的主体——台词和构成这个场景的舞台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圣经他在被复读的时候只是将他的语句以一种相同或二次创作的方法表现出来,其本身已经从把他生成出来的背景割裂了,如果这个被复读出来的圣经成功的融入了一个新的背景,那么这个复读旧圣经的行为就会诞生出新的圣经,而如果这个圣经没有融入一个具体的背景,它就会变得空洞无聊,前者使得一个又一个新圣经出现,而后者却变成了一种无神的cosplay,一种纯粹的刻奇。前者是创作者让一个团体像一股清泉涌现活力,而后者是跟风小怪让一个团体像一群苍蝇散发恶臭。
也就是说我们反对的其实不是“人造圣经”这种行为本身,而是一种低质量的,自我陶醉的刻奇行为。
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实际上不会被彻底消灭,因为这其实是一种融入群体的通行证,是一些想要整点活却又没什么点子的人一种与社区连接的机会,复读圣经给这些人一种相对不怎么需要投入就能获得认同的手段,因此只要这种人依然存在,那么复读圣经这种行为就不会消失。
所以说成天盯着你那破〇人造圣经有啥意思,如果一个人的人造圣经大家都说有趣这就不是烂圣经,如果一个人造圣经毫无营养甚至恶心那大家多半也不会给予什么好脸色,如果现在刚好流行这个圣经大家都喜欢跟着复读沾点光那这个圣经也很快就会销声匿迹变成几十个贴里未必有一句的稀有水晶,在社区里有些建树的人不会痴迷于复读圣经,除了复读圣经啥也不会的人大多都是些想要融入社区的新人,等他有点建树后也不会继续高频复读圣经。剩下的烂梗王就已经是少数了。
所以说我个人而言虽然一定程度上对禁止人造圣经的目的表示认同,但这样自上而下行使权限无视社会规律搞官僚那一套只能引火烧身,此事平平无奇,用不着大动干戈。
社会学+3
为了解决问题,我先下个定义
“圣经”是特定发言与特定环境互相结合产生出的一种具体的场景,这种场景通常带有某种讽刺性,某种与通常情况的割裂所产生出的文学性,简单来说就是在两方或者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一个“笑话”或者“戏剧”。“圣经”就是用来传唱这个戏剧的载体。
“人造圣经”是对“圣经”(或称“经典圣经”或“自然圣经”)的句式或者主题已不同形式进行复刻的行为和产物。
从这个定义上看,圣经的传播实际上就是以文字、图片等其他方法对那个产生圣经的场景进行复述,试图让观看者重新回想起那一个场景发生的过程从而取得情感的共鸣。而“人造圣经”这个行为本身其实就是和圣经的传唱一样是对发生圣经的场景进行复刻的手段。
也就是说,在这个“人造圣经”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新的圣经被“人造”出来,只不过是一个旧的笑话被人以一种新的格式被复述了出来(新瓶装旧酒),其内核是不变的,比起人造圣经,我更喜欢用“圣经复读”称呼。
最为典型的就是肯尼迪做敞篷车,顶针宇宙一类的,严格来说这些也属于圣经复读的范畴。
那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复读让人生厌,有的复读会继续产生出新的圣经,比较典型的就是肯尼迪笑话和机车族笑话,离我们近一点就是“再搞人造圣经的都鲨了”为蓝本的“反对吧务组的都鲨了”和后面起哄的“发帖的都鲨了”,圣经程度高下立判。
其产生差别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我前面说到的,圣经的复读是对一个场景的复现,构成这个场景的主体——台词和构成这个场景的舞台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圣经他在被复读的时候只是将他的语句以一种相同或二次创作的方法表现出来,其本身已经从把他生成出来的背景割裂了,如果这个被复读出来的圣经成功的融入了一个新的背景,那么这个复读旧圣经的行为就会诞生出新的圣经,而如果这个圣经没有融入一个具体的背景,它就会变得空洞无聊,前者使得一个又一个新圣经出现,而后者却变成了一种无神的cosplay,一种纯粹的刻奇。前者是创作者让一个团体像一股清泉涌现活力,而后者是跟风小怪让一个团体像一群苍蝇散发恶臭。
也就是说我们反对的其实不是“人造圣经”这种行为本身,而是一种低质量的,自我陶醉的刻奇行为。
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实际上不会被彻底消灭,因为这其实是一种融入群体的通行证,是一些想要整点活却又没什么点子的人一种与社区连接的机会,复读圣经给这些人一种相对不怎么需要投入就能获得认同的手段,因此只要这种人依然存在,那么复读圣经这种行为就不会消失。
所以说成天盯着你那破〇人造圣经有啥意思,如果一个人的人造圣经大家都说有趣这就不是烂圣经,如果一个人造圣经毫无营养甚至恶心那大家多半也不会给予什么好脸色,如果现在刚好流行这个圣经大家都喜欢跟着复读沾点光那这个圣经也很快就会销声匿迹变成几十个贴里未必有一句的稀有水晶,在社区里有些建树的人不会痴迷于复读圣经,除了复读圣经啥也不会的人大多都是些想要融入社区的新人,等他有点建树后也不会继续高频复读圣经。剩下的烂梗王就已经是少数了。
所以说我个人而言虽然一定程度上对禁止人造圣经的目的表示认同,但这样自上而下行使权限无视社会规律搞官僚那一套只能引火烧身,此事平平无奇,用不着大动干戈。
社会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