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领导下的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青年群众组织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了,于是在经过试点之后,党中央决定重新建立青年团组织。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迎着新中国的曙光,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诞生。从此,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为了做好青年团普遍建立的组织和思想的准备,中共中央青委于1948年6月,首先在华北党校内开办了青年班,称作华北党校六部,开始培训青年工作干部。同年9月,华北党校六部独立起来,迁到建屏(今平山)县两河村,正式成立中央团校,由冯文彬任校长,荣高棠任教育长。中央团校第一期普通班也同时开学,第一期学员共有488人。
第一期普通班开学时,正值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时期,为了培养具有新思想、新作风的青年团干部,第一期学员学习的课程重点是: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目的是帮助学员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革命信念,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此外,还根据解放战争的形势和建团需要,安排党的方针政策和团的业务学习。中共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怀青年团干部的培养工作,有的还亲自到团校作报告或参加团校学员活动。
为了做好青年团普遍建立的组织和思想的准备,中共中央青委于1948年6月,首先在华北党校内开办了青年班,称作华北党校六部,开始培训青年工作干部。同年9月,华北党校六部独立起来,迁到建屏(今平山)县两河村,正式成立中央团校,由冯文彬任校长,荣高棠任教育长。中央团校第一期普通班也同时开学,第一期学员共有488人。
第一期普通班开学时,正值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时期,为了培养具有新思想、新作风的青年团干部,第一期学员学习的课程重点是: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目的是帮助学员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革命信念,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此外,还根据解放战争的形势和建团需要,安排党的方针政策和团的业务学习。中共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怀青年团干部的培养工作,有的还亲自到团校作报告或参加团校学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