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reason of wedding
为了做到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如:买车买房生孩子、实现一个人无法实现的目的、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的、为了人生更加稳定
1.1. 没有感情基础的理想生活
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家继续工作,如做饭,洗澡,或者其他与结婚生活相关的工作。全部做完后就是自由时间。对方也是如此,因为有对方的协助,工作完成的更加顺利,没有什么差错。因此不会对对方产生厌烦或讨厌等负面情绪。哪怕对对方没有喜爱的感情,却也没有讨厌的感情,不如说,有对方的协助使你的生活更加顺利和美好,因此你还可能会有点喜欢对方。
我主张将另一半看作朋友,同伴,看作兄弟。但朋友就意味着有共同兴趣,或者被对方身上的品质所吸引。但即便如此,整天呆在一起还是会腻。但“腻”的前提是以对方为目的,从对方身上获取快乐,这才会导致“腻”的结果。因此对方不能是目标。
而只要找到一个目标,哪怕不是共同的目标,对方的身份变成同伴了。因此日常工作工作中,总会获得对方的协助和帮助。
2. 结婚后的生活流程
目标/兴趣:
当完成职业工作和家庭工作后的休息时间,就是目标和兴趣时间。
目标可以等于兴趣,也可以分开。如果是后者,兴趣就一应该是某种固定的放松手段。且要有节制,不可以妨碍家庭工作和职业工作的执行。
关于兴趣,它最好是高雅的,如练字、但也可能是玩游戏,或者上网冲浪。如果是前者,可以目标与兴趣合一;如果是后者就要分开,分成目标时间和兴趣时间,不然,除了职业工作和家庭工作就是娱乐,这会使人失去活力和激情,变成普通人。(其实兴趣不高雅也没有问题)
关于目标,它在持有者的精神领域除物质条件以外必须是最高的存在,在某些时刻重要程度还应该超越物质条件,成为最高存在。即只要满足物质条件,就迫不及待的渴望去实现这个目标,目标持有者必须有一种冲动或者渴望去实现它。正是因为目标本身就能激发本人的激情和活力,所以那个人才能将这份激情或活力带到他的生活和人生。
结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不如说,目标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一个好的目标可以塑造出一个很完善的人。
这个目标必须本人心甘情愿去做的,必须能够让人保持冲劲和活力。且这个目标对本人的重要性不能低于男女之情(不如说对方不能感性高于理性),不然,就会导致离婚或出轨。
目的重要性排序:
经济条件
(这里指的是能够基本维持生活的经济条件,或者是能够使自己生活舒适的经济条件,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金钱的多少。这一点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只有这一点成立,其他条件才能成立。要是一味的强调金钱的多少,经济条件这一点就会和第二点目标重合,并且陷入到纸醉金迷的颓废状态。)
目标
(必要时刻可以登上第一位)
男女之情
(感性的表现)
追寻目标或兴趣获得的知识会使他们成为一方的专家,还有这副前进的姿态。这两者又会形成人格魅力。
这个例子可以参考《间谍过家家》里的男主角。 他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间谍任务作掩护。且他能很好的完成家庭和工作两方面的任务。他的休息和娱乐就是看书。
以上是活力状态,应该是生活的主状态
活力状态
不断追求目标的状态就是活力状态
休闲状态
这种状态更多出现在老年时刻。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并没有多少欲望。它们并不是主动去追求欲望,它们是享受生活的清闲和清静。
它们或许是没有年轻的活力,又或者,只是想偶尔歇一下
并不是说选择了需要奋斗的目标就不能有休闲状态,只是偶尔休息一下而已。这只是一种状态,人是可以在状态之间切换的。
颓废状态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缺乏冲劲和活力,除了职业和家庭工作就会只剩娱乐,这样就会失去斗志,变成齿轮。
3. 两性的地位
两性的地位平等
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一方指挥另一方的情况是肯定出现的,但是指挥和被指挥的人不能固定不变,也就是谁更擅长的领域谁就负责指挥另一方。
4. 默契的培养
契合度指的是因为知道对方的习惯或喜好而改变特定做法而去迎合对方。
但现实当中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实在是很少,买房买车这些不算,只是把双方挣来的钱花在同一个地方而已。只有共同的运动、爱好等才可能用到默契
it effect successand smoothness of daily job of wedding and it is the reason of notdivorced.(tacit agreement is hard to nourish. it needs time and energy)
但对于我所说的理想生活来说,默契似乎并不是特别重要,那样平淡的生活用不到默契。不如说,应该叫契合度,就是两个人一起生活,就会慢慢磨合在一起,但结果还是一样,用不到,这种程度的契合度很容易培养。
我把用到默契的地方列出来:
做饭(对方喜欢的口味和习惯)
电视和厕所的使用时间(知道以后可以和对方错开使用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契合度是很容易培养的。契合度简单地说就是包容度和配合度。对方有特殊的地方就去包容他,对方需要某种帮助时就去帮助他
归根结底,默契并不是这么重要(这里说的默契并不是指性格合不合之类的)
5. 不离婚(换配偶)的原因
因此不离婚(换配偶)的原因包括:
对方足够优秀,不会使自己反感,再找一个可能找不到或者很麻烦;
契合度足够高,因此生活工作顺利,因此不会厌恶或反感对方,也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
离婚很麻烦(这个原因不能被算入内,这是大多数人的理由,如果我算入它,就代表我和平常人一样)
6. 离婚的原因
因为性格不合而导致争吵,或者是能力不足而导致失败。
我设想的情况:
A job or goal inlife is a common goal for both parties, as long as they are part of the family
Such tasks as grocery shopping,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washing dishes, and cooking arecommon tasks for both parties, but most people don’t think that way. But theydon't know that's what they're supposed to do.
it means that if the partner don't do whathe supposed to do or is lazy. he is wrong, and we can blame him. this kind ofpeople isn't the candidate for our partner.
7. 择偶条件
1.经济实力
正如前面所说,金钱只要足够就行,没必要争取太多。而挣钱的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如人际交往,事情处理能力,决策和判断能力。(如果你的工资可以养活两个人,那就可以不考虑对方工资)
2.品格、人格、三观
看看对方有哪些美德,看看性格如何,看看三观符不符合,看看对方能不能接受我的思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理性胜于感性,并看看由此产生的人格魅力。
3.外貌
反思:
一开始我认为只要有契合度,就不会离婚。但我设想了一下,假如我现在的对象品德高尚(集众多美德于一身)、能力强劲、但脸不行;而我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前两点都和我的对象同等级,但时长的比我的对象好看的女人。我也会选择后者。
但其实我一开始创造出这一套规则的时候我就是为了说明光是外表好看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是实力。因此,在前面那个例子,只要我的对象在前两点都比后者强,那我理所应当还是会选择她,毕竟这个世界弱肉强食。但这也代表每个人都有机会。
为了做到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如:买车买房生孩子、实现一个人无法实现的目的、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目的、为了人生更加稳定
1.1. 没有感情基础的理想生活
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家继续工作,如做饭,洗澡,或者其他与结婚生活相关的工作。全部做完后就是自由时间。对方也是如此,因为有对方的协助,工作完成的更加顺利,没有什么差错。因此不会对对方产生厌烦或讨厌等负面情绪。哪怕对对方没有喜爱的感情,却也没有讨厌的感情,不如说,有对方的协助使你的生活更加顺利和美好,因此你还可能会有点喜欢对方。
我主张将另一半看作朋友,同伴,看作兄弟。但朋友就意味着有共同兴趣,或者被对方身上的品质所吸引。但即便如此,整天呆在一起还是会腻。但“腻”的前提是以对方为目的,从对方身上获取快乐,这才会导致“腻”的结果。因此对方不能是目标。
而只要找到一个目标,哪怕不是共同的目标,对方的身份变成同伴了。因此日常工作工作中,总会获得对方的协助和帮助。
2. 结婚后的生活流程
目标/兴趣:
当完成职业工作和家庭工作后的休息时间,就是目标和兴趣时间。
目标可以等于兴趣,也可以分开。如果是后者,兴趣就一应该是某种固定的放松手段。且要有节制,不可以妨碍家庭工作和职业工作的执行。
关于兴趣,它最好是高雅的,如练字、但也可能是玩游戏,或者上网冲浪。如果是前者,可以目标与兴趣合一;如果是后者就要分开,分成目标时间和兴趣时间,不然,除了职业工作和家庭工作就是娱乐,这会使人失去活力和激情,变成普通人。(其实兴趣不高雅也没有问题)
关于目标,它在持有者的精神领域除物质条件以外必须是最高的存在,在某些时刻重要程度还应该超越物质条件,成为最高存在。即只要满足物质条件,就迫不及待的渴望去实现这个目标,目标持有者必须有一种冲动或者渴望去实现它。正是因为目标本身就能激发本人的激情和活力,所以那个人才能将这份激情或活力带到他的生活和人生。
结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不如说,目标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一个好的目标可以塑造出一个很完善的人。
这个目标必须本人心甘情愿去做的,必须能够让人保持冲劲和活力。且这个目标对本人的重要性不能低于男女之情(不如说对方不能感性高于理性),不然,就会导致离婚或出轨。
目的重要性排序:
经济条件
(这里指的是能够基本维持生活的经济条件,或者是能够使自己生活舒适的经济条件,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金钱的多少。这一点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只有这一点成立,其他条件才能成立。要是一味的强调金钱的多少,经济条件这一点就会和第二点目标重合,并且陷入到纸醉金迷的颓废状态。)
目标
(必要时刻可以登上第一位)
男女之情
(感性的表现)
追寻目标或兴趣获得的知识会使他们成为一方的专家,还有这副前进的姿态。这两者又会形成人格魅力。
这个例子可以参考《间谍过家家》里的男主角。 他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间谍任务作掩护。且他能很好的完成家庭和工作两方面的任务。他的休息和娱乐就是看书。
以上是活力状态,应该是生活的主状态
活力状态
不断追求目标的状态就是活力状态
休闲状态
这种状态更多出现在老年时刻。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并没有多少欲望。它们并不是主动去追求欲望,它们是享受生活的清闲和清静。
它们或许是没有年轻的活力,又或者,只是想偶尔歇一下
并不是说选择了需要奋斗的目标就不能有休闲状态,只是偶尔休息一下而已。这只是一种状态,人是可以在状态之间切换的。
颓废状态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缺乏冲劲和活力,除了职业和家庭工作就会只剩娱乐,这样就会失去斗志,变成齿轮。
3. 两性的地位
两性的地位平等
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一方指挥另一方的情况是肯定出现的,但是指挥和被指挥的人不能固定不变,也就是谁更擅长的领域谁就负责指挥另一方。
4. 默契的培养
契合度指的是因为知道对方的习惯或喜好而改变特定做法而去迎合对方。
但现实当中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工作实在是很少,买房买车这些不算,只是把双方挣来的钱花在同一个地方而已。只有共同的运动、爱好等才可能用到默契
it effect successand smoothness of daily job of wedding and it is the reason of notdivorced.(tacit agreement is hard to nourish. it needs time and energy)
但对于我所说的理想生活来说,默契似乎并不是特别重要,那样平淡的生活用不到默契。不如说,应该叫契合度,就是两个人一起生活,就会慢慢磨合在一起,但结果还是一样,用不到,这种程度的契合度很容易培养。
我把用到默契的地方列出来:
做饭(对方喜欢的口味和习惯)
电视和厕所的使用时间(知道以后可以和对方错开使用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契合度是很容易培养的。契合度简单地说就是包容度和配合度。对方有特殊的地方就去包容他,对方需要某种帮助时就去帮助他
归根结底,默契并不是这么重要(这里说的默契并不是指性格合不合之类的)
5. 不离婚(换配偶)的原因
因此不离婚(换配偶)的原因包括:
对方足够优秀,不会使自己反感,再找一个可能找不到或者很麻烦;
契合度足够高,因此生活工作顺利,因此不会厌恶或反感对方,也有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
离婚很麻烦(这个原因不能被算入内,这是大多数人的理由,如果我算入它,就代表我和平常人一样)
6. 离婚的原因
因为性格不合而导致争吵,或者是能力不足而导致失败。
我设想的情况:
A job or goal inlife is a common goal for both parties, as long as they are part of the family
Such tasks as grocery shopping,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washing dishes, and cooking arecommon tasks for both parties, but most people don’t think that way. But theydon't know that's what they're supposed to do.
it means that if the partner don't do whathe supposed to do or is lazy. he is wrong, and we can blame him. this kind ofpeople isn't the candidate for our partner.
7. 择偶条件
1.经济实力
正如前面所说,金钱只要足够就行,没必要争取太多。而挣钱的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如人际交往,事情处理能力,决策和判断能力。(如果你的工资可以养活两个人,那就可以不考虑对方工资)
2.品格、人格、三观
看看对方有哪些美德,看看性格如何,看看三观符不符合,看看对方能不能接受我的思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理性胜于感性,并看看由此产生的人格魅力。
3.外貌
反思:
一开始我认为只要有契合度,就不会离婚。但我设想了一下,假如我现在的对象品德高尚(集众多美德于一身)、能力强劲、但脸不行;而我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前两点都和我的对象同等级,但时长的比我的对象好看的女人。我也会选择后者。
但其实我一开始创造出这一套规则的时候我就是为了说明光是外表好看并不能代表什么,重要的是实力。因此,在前面那个例子,只要我的对象在前两点都比后者强,那我理所应当还是会选择她,毕竟这个世界弱肉强食。但这也代表每个人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