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2年1月起,雷神公司就开始研发麻雀导弹更新型的成员──AIM-7F,首先为其开发新的AN/DQS-35引导/控制系统组件(Guidance and Coutrol System,GCS)。DQS-35在弹体后段两侧增设后向天线,接收后方照射雷达发射的后向基准信号,加上弹头內雷达接收天线接收从目标反射的照射雷达波的回波,比较两者的多普勒效应差距,就能解算出导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和接近速率,因此能从地面、海面背景杂波中轻易分辨目标的回波(因为高速目标的多普勒效应高于背景杂波);此外,后向天线也能比较两边信号强弱来评估导弹是否偏离照射方向,进而修正航道,这能解決弹头寻的头天线大小限制而产生的定位精度问题。DSQ-35除了可使用舰载照射雷达的调频连续波(FM-CW)方式之外,也可以使用高脉冲重复波段的脉冲多普勒(Pluse Doppler)信号,例如海军F-14战机的AN/AWG-9雷达与空军F-15A战机的AN/APG-63雷达。除了换装DQS-35引导组件外,AIM-7F也是麻雀导弹系列中,第一个完全使用固态电子零件的成员,可靠性较先前的AIM-7E提高三至四倍,而且电子组件的体积可以大幅缩小;例如以往AIM-7E的雷达天线与引导/控制系统组占据弹头到前部弹翼间的所有空间,战斗部位于弹翼之后;而AIM-7F的雷达天线与DSQ-35引导/控制系统组则只占据弹头到前弹翼之间2/3的长度,从而腾出更多空间来安装更大型的战斗部与更长的固态火箭推进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