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他说所有困难问题的答案都在另一个层级,当你的认知提升后才能解决低层级的问题!在了解如何提升自我认知的同时,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认知,认知这个词很抽象,那究竟什么是认知呢?认知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越接近事物的底层逻辑,认知越高,越具有超越性!所以爱因斯坦认为困难的问题答案不在当下这个层次,这句话是非常之有道理的,却也是很难表达它的内涵的,因为这句话没有亲身的感悟,很难去体会,而自我亲身感悟的东西是如人饮水很难用很形象的文字去表述出来,所以文字的局限性其实非常大,法分三种,第一种是无法说,第二种很难说,第三种是可以说,所以这个东西属于很难说的程度,可这个东西又十分的重要,真正提升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悟”了一些东西,而不是懂了一些东西,正因为是悟表达的是智慧,而懂只是在知识层面,可以说悟有一些无师智在里面,懂只有一些理解在里面,这两者在本质上有天壤之别,为了尽可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亲身遭遇。
从堂口一直行道,我都很痛苦,这是实话,我从不觉得什么所谓的任务,所谓的手续…能够抚平我内心的不安!我总觉得自己哪里错了,我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哪里不对就是不对,我绝不盲从,这是我做人的准则,一路走来都是我自己走过来的,期间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我至今很庆幸的一点是我独自面对一些问题,然后去解决他们,中间没有经历一些错误的干扰,人贵在不自欺,不自欺者才能不欺人,才能不被人欺,在我行道的过程中,应该是三年,到了第三个年头,所以无三不成礼,我已经非常痛苦了,我不知道我哪里不对,但是我的灵魂深处却知道我不对,所以我在想我到底错在哪里了,所以我决定休息一段时间,不去看事,我要好好认识我自己,好好反省我自己,具体这个事情的契机我已经忘记了,好像是睡觉,刚睡醒,迷迷糊糊的,还是在沙发上,我忘记了……就那一下我突然明白了,无理由的,这么多年我错在哪里,其实最深处的问题即是答案,发现问题即是发现答案,因为更高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思维很难触及到,我突然明白我这么多年这么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行善,你看平时各种教导都说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行善,没有问题,所以如果要你去思考,你不会觉得这是问题,我那一下知道这就是最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悟,我突然明白如果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人善良的人,那我会在所有的事上去权衡,而本质上去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度,活在了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世界,要么被善困住,要么被恶困住,永不解脱!紧接着我明白了万事万物没有自我定义,都是人为加上去的,所以真正的善不是我们口中的善,我们口中的是二元对立的伪善!真正的善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但行好事是凭良心做人做事这是迎合于天道,莫问前程是行善而无求,这是迎合于人道,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借天之道行人之道!这是大道!关键在莫问前程这四个字,我们通常的理解是你只管做好事,不要管回报,这个解释是不对的,真正的解释是但行好事(是自然行善)莫问前程(是内心无着)自然行善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莫问前程就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是人借天之道来发扬人之道,人与天合!以此来成就人的万物之灵!我突然明白我们所谓的善是极其狭隘的,甚至我们认为的善其本质是“恶”的。只是我们后天的知识对于事物强加的一种观念而已,不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是智慧,是行一切善内心没有善恶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的具备善巧方便,而不是拘礼于一种观念,一种行为,认为他一定对,认为他一定错!我们活在一个一定的世界里面,我们给万事万物在下定义,所以我们与道相违!因为我们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
伏羲氏一画开天,太极生两仪,太极里面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不是道,阳也不是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中有阳,阳中有因,彼此交互作用,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执着任何一面为这个事物下定义都是狭隘的,知道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物极必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那一刻,我就提升了,我明白这是一次真正的提升,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是我明白我将比绝大多数的人活的更自在,看的更明白,我将具备更高的视野去看待生命中的人事物,同时我将具备更高的视野去认识堂口!这就是认知上根本的提升,认识善恶需从更高的层次去认识它,那就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层次去认识善恶,就是即一切善(行一切善)(但行好事)当下离一切善(内心与着)(莫问前程)这种生命的自由度不是言语和知识能够表达的,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生活中的受用只有自己知道,你不在拘礼于一种形式,你的人生不在那么绝决,你的人生不在那么绝对,你的人生充满了弹性,你的内心一片祥和,这个时候你深刻体会到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没有绝对,从此当下内心的不满得到了平息,当下内心的聪明不在去下定义!
你这个时候对古人很多话都能自然明白它其中的深意,因为古人的智慧是自然的流露,不是一种聪明,只有你的心性能够与古人产生共鸣,才能与之神交,这个才叫真正的感应道交,也就是感通!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达了!而不是所谓的打个坐闭上眼睛,然后说听到了什么…真正的感应道交是意会!因为你的认知到了那个点能够以更高的认知去看待万事万物,自然与古人在一些层次上面相合,你的认知越高你对事物的理解越具备弹性,而不是认知越高越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很多,认知越高内心越平和,内心越平凡,内心越无争,内心越谦卑,因为你会发现每个人立场都不一样,认知有高有低,改变别人是错误的,不如改变自己,你现在在读大学,你难道要和一个小学生去争一加一等于几吗?这个时候并不是一种狂妄自大,而是你知道这种事毫无必要!既对他人没好处也对自己没好处!
所以爱因斯坦那句话我的理解是任何最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当下,但是身处其中之时却也障碍了我们的视野,所以只是我们要以更高的的层次来认清它超越它,然后用高维的智慧(天之道)活在当下(行人之道)
从堂口一直行道,我都很痛苦,这是实话,我从不觉得什么所谓的任务,所谓的手续…能够抚平我内心的不安!我总觉得自己哪里错了,我是一个比较较真的人,哪里不对就是不对,我绝不盲从,这是我做人的准则,一路走来都是我自己走过来的,期间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我至今很庆幸的一点是我独自面对一些问题,然后去解决他们,中间没有经历一些错误的干扰,人贵在不自欺,不自欺者才能不欺人,才能不被人欺,在我行道的过程中,应该是三年,到了第三个年头,所以无三不成礼,我已经非常痛苦了,我不知道我哪里不对,但是我的灵魂深处却知道我不对,所以我在想我到底错在哪里了,所以我决定休息一段时间,不去看事,我要好好认识我自己,好好反省我自己,具体这个事情的契机我已经忘记了,好像是睡觉,刚睡醒,迷迷糊糊的,还是在沙发上,我忘记了……就那一下我突然明白了,无理由的,这么多年我错在哪里,其实最深处的问题即是答案,发现问题即是发现答案,因为更高层次的问题我们的思维很难触及到,我突然明白我这么多年这么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行善,你看平时各种教导都说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行善,没有问题,所以如果要你去思考,你不会觉得这是问题,我那一下知道这就是最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一种悟,我突然明白如果我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人善良的人,那我会在所有的事上去权衡,而本质上去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度,活在了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世界,要么被善困住,要么被恶困住,永不解脱!紧接着我明白了万事万物没有自我定义,都是人为加上去的,所以真正的善不是我们口中的善,我们口中的是二元对立的伪善!真正的善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但行好事是凭良心做人做事这是迎合于天道,莫问前程是行善而无求,这是迎合于人道,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借天之道行人之道!这是大道!关键在莫问前程这四个字,我们通常的理解是你只管做好事,不要管回报,这个解释是不对的,真正的解释是但行好事(是自然行善)莫问前程(是内心无着)自然行善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莫问前程就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所以是人借天之道来发扬人之道,人与天合!以此来成就人的万物之灵!我突然明白我们所谓的善是极其狭隘的,甚至我们认为的善其本质是“恶”的。只是我们后天的知识对于事物强加的一种观念而已,不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是智慧,是行一切善内心没有善恶的观念,这样才能真正的具备善巧方便,而不是拘礼于一种观念,一种行为,认为他一定对,认为他一定错!我们活在一个一定的世界里面,我们给万事万物在下定义,所以我们与道相违!因为我们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
伏羲氏一画开天,太极生两仪,太极里面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不是道,阳也不是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中有阳,阳中有因,彼此交互作用,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执着任何一面为这个事物下定义都是狭隘的,知道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物极必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那一刻,我就提升了,我明白这是一次真正的提升,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是我明白我将比绝大多数的人活的更自在,看的更明白,我将具备更高的视野去看待生命中的人事物,同时我将具备更高的视野去认识堂口!这就是认知上根本的提升,认识善恶需从更高的层次去认识它,那就从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层次去认识善恶,就是即一切善(行一切善)(但行好事)当下离一切善(内心与着)(莫问前程)这种生命的自由度不是言语和知识能够表达的,因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生活中的受用只有自己知道,你不在拘礼于一种形式,你的人生不在那么绝决,你的人生不在那么绝对,你的人生充满了弹性,你的内心一片祥和,这个时候你深刻体会到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没有绝对,从此当下内心的不满得到了平息,当下内心的聪明不在去下定义!
你这个时候对古人很多话都能自然明白它其中的深意,因为古人的智慧是自然的流露,不是一种聪明,只有你的心性能够与古人产生共鸣,才能与之神交,这个才叫真正的感应道交,也就是感通!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达了!而不是所谓的打个坐闭上眼睛,然后说听到了什么…真正的感应道交是意会!因为你的认知到了那个点能够以更高的认知去看待万事万物,自然与古人在一些层次上面相合,你的认知越高你对事物的理解越具备弹性,而不是认知越高越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很多,认知越高内心越平和,内心越平凡,内心越无争,内心越谦卑,因为你会发现每个人立场都不一样,认知有高有低,改变别人是错误的,不如改变自己,你现在在读大学,你难道要和一个小学生去争一加一等于几吗?这个时候并不是一种狂妄自大,而是你知道这种事毫无必要!既对他人没好处也对自己没好处!
所以爱因斯坦那句话我的理解是任何最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当下,但是身处其中之时却也障碍了我们的视野,所以只是我们要以更高的的层次来认清它超越它,然后用高维的智慧(天之道)活在当下(行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