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诈骗屡禁不绝,花样百出,有不法分子谎称持卡人的银行卡被盗刷,并引导持卡人将自有账户资金转入特定账户中进行诈骗。今天,小编将分享安全用卡相关知识,进一步帮助大家提升用卡防诈技能。
01 掌握“十点安全”事项,助你提升安全用卡、防诈技能
1.谨慎对外提供个人及信用卡信息;
2.注意保护支付及网银密码,刷卡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视线并核对消费金额;
3.预留信息发生变动时,请及时通知银行或金融机构;
4.在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支付;
5.不随意点击邮件、短信中的链接,并注意甄别钓鱼高仿网站;
6.及时了解账户情况,一旦发现有非本人的交易行为,应及时联系银行;
7.及时核对账单信息,发现可疑支出时立即联络相应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8.接到无法确定来源的电话、邮件时,通过拨打官方服务电话确认信息准确性;
9.不要出租、出借信用卡,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犯罪等违法活动;
10.对长期不使用的信用卡及时到银行作销户处理,避免产生年费或被盗用,造成资金损失。
02 五大注意事项,快速识别银行卡诈骗套路
● 来电/短信号码
银行或支付机构有特定官方电话,如来电号码在其官方号码前出现“000”“—”“(地区号)”,则很有可能是网络拨号的伪冒号码。接到疑似伪冒号码来电或短信后,不要轻易相信,可结束通话后拨打官方服务电话进行确认。
● 注意电话中与警方的联动
银行或支付机构在电话中并不能直接转接警方电话,如需与警方确认,建议自行咨询所在地派出所。
● 电话中要求提供信息的情况
银行或支付机构在电话中不会要求持卡人提供以下内容:在非本机构开立的账户数量、余额、动态验证码等信息。
● 电话中要你操作ATM、转账等情况
银行或支付机构在电话中不会要求持卡人操作ATM或进行转账到特定“安全”账户。如有相关要求,请立刻结束该通话并拨打该机构官方服务电话进行确认。
● 要你点击短信/邮件中链接的行为
如接到声称是银行或支付机构的短信/邮件,并要求点击相关链接进行密码器校对/密码重置/信息核实,请不要点击相关链接,建议拨打该机构官方服务电话进行确认。
温 馨 提 示
防范电信诈骗
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要轻信电话/短信、邮件中信息
一定要拨打官方服务电话确认
01 掌握“十点安全”事项,助你提升安全用卡、防诈技能
1.谨慎对外提供个人及信用卡信息;
2.注意保护支付及网银密码,刷卡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视线并核对消费金额;
3.预留信息发生变动时,请及时通知银行或金融机构;
4.在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支付;
5.不随意点击邮件、短信中的链接,并注意甄别钓鱼高仿网站;
6.及时了解账户情况,一旦发现有非本人的交易行为,应及时联系银行;
7.及时核对账单信息,发现可疑支出时立即联络相应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8.接到无法确定来源的电话、邮件时,通过拨打官方服务电话确认信息准确性;
9.不要出租、出借信用卡,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犯罪等违法活动;
10.对长期不使用的信用卡及时到银行作销户处理,避免产生年费或被盗用,造成资金损失。
02 五大注意事项,快速识别银行卡诈骗套路
● 来电/短信号码
银行或支付机构有特定官方电话,如来电号码在其官方号码前出现“000”“—”“(地区号)”,则很有可能是网络拨号的伪冒号码。接到疑似伪冒号码来电或短信后,不要轻易相信,可结束通话后拨打官方服务电话进行确认。
● 注意电话中与警方的联动
银行或支付机构在电话中并不能直接转接警方电话,如需与警方确认,建议自行咨询所在地派出所。
● 电话中要求提供信息的情况
银行或支付机构在电话中不会要求持卡人提供以下内容:在非本机构开立的账户数量、余额、动态验证码等信息。
● 电话中要你操作ATM、转账等情况
银行或支付机构在电话中不会要求持卡人操作ATM或进行转账到特定“安全”账户。如有相关要求,请立刻结束该通话并拨打该机构官方服务电话进行确认。
● 要你点击短信/邮件中链接的行为
如接到声称是银行或支付机构的短信/邮件,并要求点击相关链接进行密码器校对/密码重置/信息核实,请不要点击相关链接,建议拨打该机构官方服务电话进行确认。
温 馨 提 示
防范电信诈骗
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要轻信电话/短信、邮件中信息
一定要拨打官方服务电话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