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四科学习800小时不过直播吃💩):
考试情况:
一、选择30.5(单选错3个,多选错1个,少选4个)
1.单选挡墙、试车排序、隧道掘进测量错了,多选竣工图绘制这个错了,高强度混凝土选了一个,另外三个各拿一分。
二、案例常规考点基本都回答上来了:
1.除了计算题以外,个人觉得只有一个超纲点,其余书本知识完全够用了。
2.特殊考点计算题更换管子长度、梅花桩数量间距、钢绞线总长,我的答案肯定全错,看了贴吧里面的大佬,也感觉全做对的寥寥无几。
3.水泥土搅拌桩这个题没看过规范按书上检验方法回答的(地基承载力、均匀性、直径、28天单轴抗压强度、压实度、弯沉值)这些都按照书上写的回答。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做啥试验个人知识盲点。
4.螺纹套筒这个题直接跳过放弃了,一点不带挣扎的,书上盲点,看机构答案写的扳手🔧,我考场上想到了奈何扳手的“扳”怎么写忘记了
。
5.上诉几点都是争议点,也是我自己的错误点,估分直接放弃,其余基本都是书上的知识点了,全按照书上写的案例问的回答的,土工格栅作用和管子漏水对道路面层的危害写了太多,不知道阅卷的朋友能不能看明白,其他的常规考点基本都在点上。
6.小结一下:案例120分总分,估分70-80之间,不敢托大。
简述一下学习过程也是对自己这半年来的一个总结:
下定决心学习前,首先烧香拜了拜贴吧里面各种大神【挑战2个月一建市政】、【3个月每天4小时市政四科】、【一年四本证书市政只是路过顺带】、【听20遍视频过市政】、【书都没看118分轻轻松松】、【岩土大佬降维考市政】学习方法,包括各种擦边过的大佬的心得体会,还有仔细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宝妈】、【1500小时】、【我太难了】、【1000只笔芯】、【20年不过直播剁掉的不知道最后剁了没有的那位大哥】的学习效果以及过程。
【得出一个结论】:我不配考市政
,你们都是魔鬼👿。
实际上大概分析了各年真题,发现市政考试50%-60%基础知识来自于教材常规考点(这里面考点基本分布在各大机构平时都精讲课程里面),20-30%教材冷门考点(历年来都没出现过的),还有10-20%教材以外的知识点(计算题+各种规范标准)。
因此各大机构的押题不要迷信,适用一建各科。
【有句话是是某个老师说的,70%基础30%考发挥和现场,没毛病,真实还是教材,还是得回归教材。】
个人实务学习流程图:观察大佬通关学习姿势→制定学习计划→五年真题→教材+各大网校精讲讲义→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整理(同步建工社选择题+真题2000-3000道)→背诵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考前一个月大量刷案例题(不做题、只看出题思路和解析过程)(同步整理所有案例可能考到的点考前差不多整理了300个案例超纲考点)→考前复习背诵的知识点+再次梳理收集案例可能考的点以及自己觉得重要的又没掌握的点→上战场。
个人公共课复习流程:各科近五年真题两遍,不看视频不看机构资料,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个老生常谈的学习时间:实务500-600小时(实际上学个寂寞,个人感觉300小时-500小时就够了,公共课加起来200小时完完全全够了),教材3遍。
最后,附上被大佬各种看不起打脸的学习时间记录。

考试情况:
一、选择30.5(单选错3个,多选错1个,少选4个)
1.单选挡墙、试车排序、隧道掘进测量错了,多选竣工图绘制这个错了,高强度混凝土选了一个,另外三个各拿一分。
二、案例常规考点基本都回答上来了:
1.除了计算题以外,个人觉得只有一个超纲点,其余书本知识完全够用了。
2.特殊考点计算题更换管子长度、梅花桩数量间距、钢绞线总长,我的答案肯定全错,看了贴吧里面的大佬,也感觉全做对的寥寥无几。
3.水泥土搅拌桩这个题没看过规范按书上检验方法回答的(地基承载力、均匀性、直径、28天单轴抗压强度、压实度、弯沉值)这些都按照书上写的回答。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做啥试验个人知识盲点。
4.螺纹套筒这个题直接跳过放弃了,一点不带挣扎的,书上盲点,看机构答案写的扳手🔧,我考场上想到了奈何扳手的“扳”怎么写忘记了
5.上诉几点都是争议点,也是我自己的错误点,估分直接放弃,其余基本都是书上的知识点了,全按照书上写的案例问的回答的,土工格栅作用和管子漏水对道路面层的危害写了太多,不知道阅卷的朋友能不能看明白,其他的常规考点基本都在点上。
6.小结一下:案例120分总分,估分70-80之间,不敢托大。
简述一下学习过程也是对自己这半年来的一个总结:
下定决心学习前,首先烧香拜了拜贴吧里面各种大神【挑战2个月一建市政】、【3个月每天4小时市政四科】、【一年四本证书市政只是路过顺带】、【听20遍视频过市政】、【书都没看118分轻轻松松】、【岩土大佬降维考市政】学习方法,包括各种擦边过的大佬的心得体会,还有仔细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宝妈】、【1500小时】、【我太难了】、【1000只笔芯】、【20年不过直播剁掉的不知道最后剁了没有的那位大哥】的学习效果以及过程。
【得出一个结论】:我不配考市政
实际上大概分析了各年真题,发现市政考试50%-60%基础知识来自于教材常规考点(这里面考点基本分布在各大机构平时都精讲课程里面),20-30%教材冷门考点(历年来都没出现过的),还有10-20%教材以外的知识点(计算题+各种规范标准)。
因此各大机构的押题不要迷信,适用一建各科。
【有句话是是某个老师说的,70%基础30%考发挥和现场,没毛病,真实还是教材,还是得回归教材。】
个人实务学习流程图:观察大佬通关学习姿势→制定学习计划→五年真题→教材+各大网校精讲讲义→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整理(同步建工社选择题+真题2000-3000道)→背诵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考前一个月大量刷案例题(不做题、只看出题思路和解析过程)(同步整理所有案例可能考到的点考前差不多整理了300个案例超纲考点)→考前复习背诵的知识点+再次梳理收集案例可能考的点以及自己觉得重要的又没掌握的点→上战场。
个人公共课复习流程:各科近五年真题两遍,不看视频不看机构资料,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个老生常谈的学习时间:实务500-600小时(实际上学个寂寞,个人感觉300小时-500小时就够了,公共课加起来200小时完完全全够了),教材3遍。
最后,附上被大佬各种看不起打脸的学习时间记录。

一生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