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坐地鼎,办事把稳的古烁古三爷。
昨天看到古烁的死去。这个人物退场了,完成了他在《生死线》中的任务。可是这个人物留给我的震撼到今天还在持续,不由得想上来写他几笔。
古烁是四道风的拜把兄弟,在鬼子来之前,古烁和兄弟们一起拉车过活,也许贫苦,但是安生。直到鬼子侵略的战火蔓延到他们生活的城市——沽宁。先是结拜兄弟老大,替四道风挨了一枪子而死去。四道风这个热血汉子,非要杀光鬼子,给老大报仇。情节发展到这里,古烁这个人物一直没有凸显,他只是一个符号,一个风风火火的四道风后面的兄弟。但也就是从这里的情节开始,古烁这个人物慢慢开始鲜活起来。深夜,四道风拉着古烁去河边等鬼子上岸,然后准备杀光之。古烁对四道风说,咱给老大报完仇就回去,好吗?老四,打打杀杀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我儿子才刚出生,我不想再过上不安慰的日子。可是要跟着嫉恶如仇的四道风,古烁期盼的日子是不会有的。于是在帮助四道风杀完鬼子,救完人之后,他选择了回到沽宁,回到沙门(当地的一个帮派,后投靠日本人),没有跟着抗日的四道风走。
古烁说,老婆孩子热炕头,有的人不图,可我图。他这样就跟着沙门给日本人干事。后来,四道风再次回到沽宁,潜入古烁家,他口口声声地骂古烁为汉奸。其实古烁追求的只是平稳的日子,心底的正义感从未消失。他也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惭愧和内疚。所以在后来,为了维护四道风,他和顶头上司李六野干了起来。其实觉得这段情节有些牵强,当时,为救人的四道风已经成功撤退,古烁没有必要直接和李六野发生交火。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我想从古烁举起枪起,他的心就一直没有放下来。因为他担心他的老婆孩子,因为四道风不肯杀死李六野,因为李六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人。古烁没有说服四道风斩草除根,也没有跟着他们再次逃离沽宁。他回到家里,让老婆孩子赶紧离开这危险之地。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死的李六野啥时候来杀尽自己和家人。等家人走了之后,他一个人在沽宁藏着,没有人肯卖给他东西,他只好与狗抢东西吃。他说他在等死,但是我明白他在等四道风。
终于身体支撑不住,古烁病倒了。幸亏四道风的情报员小汤包发现了他,并治好了他的病。在大病初愈的早晨,古烁神采奕奕,精神奋发,因为小汤包告诉他,四道风就快来了。他顿时觉得希望如此之近,也许就在眼前。也许就在明天,他就可以和四道风一起打鬼子,摆脱汉奸的恶名,他就可以过上光明正大的日子。可是,可是,小汤包被李六野抓走了。在古烁决定去沙门救小汤包时,镜头没有给他的正脸。我想古烁真的绝望了。
可是,古烁没有想到,他真正的绝望还在后面。到了沙门,早已知道自己活不了的古烁想好好地劝劝大阿爷,可大阿爷的一句“既然忍了这么久,那就继续忍下去吧”就让古烁明白了他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那个魔鬼李六野。沙门的人朝古烁放枪,古烁边打边骂,这种骂声中含着他的绝望和恐惧,是的,有恐惧。直到最后他还剩一颗子弹,李六野出现了,并成功地说服古烁将最后一颗子弹浪费在自己的身上,并且,自己还不会死。这样,手无寸铁的古烁落在李六野手里,看到这里,我的耳边回想着李六野的话,你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吗?
最后的最后,古烁的头颅被挂在街头。
这就是古烁人物的生死历程。这个人物真实细腻,我相信这样的人物在抗日的时候真真正正地存在过。这样的人物比那种高喊着抗日口号的、 不怕死的英雄更能触动我的心。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在面对大义、感情、死亡等时候,心里那种真实的挣扎、感动、震撼还有恐惧。
我为这个人物感动,也很感谢这个人物的塑造者。
昨天看到古烁的死去。这个人物退场了,完成了他在《生死线》中的任务。可是这个人物留给我的震撼到今天还在持续,不由得想上来写他几笔。
古烁是四道风的拜把兄弟,在鬼子来之前,古烁和兄弟们一起拉车过活,也许贫苦,但是安生。直到鬼子侵略的战火蔓延到他们生活的城市——沽宁。先是结拜兄弟老大,替四道风挨了一枪子而死去。四道风这个热血汉子,非要杀光鬼子,给老大报仇。情节发展到这里,古烁这个人物一直没有凸显,他只是一个符号,一个风风火火的四道风后面的兄弟。但也就是从这里的情节开始,古烁这个人物慢慢开始鲜活起来。深夜,四道风拉着古烁去河边等鬼子上岸,然后准备杀光之。古烁对四道风说,咱给老大报完仇就回去,好吗?老四,打打杀杀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我儿子才刚出生,我不想再过上不安慰的日子。可是要跟着嫉恶如仇的四道风,古烁期盼的日子是不会有的。于是在帮助四道风杀完鬼子,救完人之后,他选择了回到沽宁,回到沙门(当地的一个帮派,后投靠日本人),没有跟着抗日的四道风走。
古烁说,老婆孩子热炕头,有的人不图,可我图。他这样就跟着沙门给日本人干事。后来,四道风再次回到沽宁,潜入古烁家,他口口声声地骂古烁为汉奸。其实古烁追求的只是平稳的日子,心底的正义感从未消失。他也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惭愧和内疚。所以在后来,为了维护四道风,他和顶头上司李六野干了起来。其实觉得这段情节有些牵强,当时,为救人的四道风已经成功撤退,古烁没有必要直接和李六野发生交火。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我想从古烁举起枪起,他的心就一直没有放下来。因为他担心他的老婆孩子,因为四道风不肯杀死李六野,因为李六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人。古烁没有说服四道风斩草除根,也没有跟着他们再次逃离沽宁。他回到家里,让老婆孩子赶紧离开这危险之地。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死的李六野啥时候来杀尽自己和家人。等家人走了之后,他一个人在沽宁藏着,没有人肯卖给他东西,他只好与狗抢东西吃。他说他在等死,但是我明白他在等四道风。
终于身体支撑不住,古烁病倒了。幸亏四道风的情报员小汤包发现了他,并治好了他的病。在大病初愈的早晨,古烁神采奕奕,精神奋发,因为小汤包告诉他,四道风就快来了。他顿时觉得希望如此之近,也许就在眼前。也许就在明天,他就可以和四道风一起打鬼子,摆脱汉奸的恶名,他就可以过上光明正大的日子。可是,可是,小汤包被李六野抓走了。在古烁决定去沙门救小汤包时,镜头没有给他的正脸。我想古烁真的绝望了。
可是,古烁没有想到,他真正的绝望还在后面。到了沙门,早已知道自己活不了的古烁想好好地劝劝大阿爷,可大阿爷的一句“既然忍了这么久,那就继续忍下去吧”就让古烁明白了他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那个魔鬼李六野。沙门的人朝古烁放枪,古烁边打边骂,这种骂声中含着他的绝望和恐惧,是的,有恐惧。直到最后他还剩一颗子弹,李六野出现了,并成功地说服古烁将最后一颗子弹浪费在自己的身上,并且,自己还不会死。这样,手无寸铁的古烁落在李六野手里,看到这里,我的耳边回想着李六野的话,你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吗?
最后的最后,古烁的头颅被挂在街头。
这就是古烁人物的生死历程。这个人物真实细腻,我相信这样的人物在抗日的时候真真正正地存在过。这样的人物比那种高喊着抗日口号的、 不怕死的英雄更能触动我的心。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在面对大义、感情、死亡等时候,心里那种真实的挣扎、感动、震撼还有恐惧。
我为这个人物感动,也很感谢这个人物的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