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盛通学习网吧 关注:5贴子:45
  • 0回复贴,共1

2022年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复习资料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目录:
1、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名校)
3、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中央财大、武汉大学等名校)
4、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5、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6、梁东黎《微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7、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8、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9、2022年非统考专业课辅导:经济学考研导学班
10、2022年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11、2022年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视频讲解]
二、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节选:简述题
1、经济租
答:经济租是支付给要素供给者的报酬与该要素的生产性服务得以被供应出来所必须加以补偿的金额即转移收入之间的差额。
经济租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形状。供给曲线愈是陡峭,经济租部分就越是大。特别是,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它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由此可见,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的一种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而经济租则是更为一般的概念,它不仅适用于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也适用于不垂直的一般情况。在另一个极端上,当供给曲线成为水平的,则经济租便完全消失。
总之,经济租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需,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简而言之,经济租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
2、结构性失业
答: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的一个来源是工资刚性,即工资不能调整到使劳动市场的供给等于需求从而消除失业的水平。在工资刚性的情况下,工人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积极寻找最适合于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因为愿意工作的人数与可以得到的工作人数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匹配。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劳动供给量超过劳动需求量,所以许多工人只是在等待招工。西方学者给出了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和工会的垄断力量。
3、流动性陷阱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便预期未来的利率下降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此时人们不再愿意持有生息资产,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也趋于无穷大,产出的增加不会对利率均衡造成影响。流动陷阱区是对20世纪30年代出现情况的一种说明。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持有悲观的态度,纷纷选择保留大量的货币,经济似乎掉入了一种“流动性陷阱之中。
4、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包括哪些?
答: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从理论上说,当通货膨胀被完全预期到时,人们会相应地对每一种价格做出调整,从而相对价格并不发生变化,通货膨胀不会给经济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即便价格的变动被完全预期到,人们针对预期在进行相对价格调整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这将导致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成本并不为零。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包括:
(1)菜单成本
高通货膨胀会迫使企业经常改变产品的报价。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由于改变价格会面临菜单成本,当价格上升时,有些企业未必会采取频繁变动价格的手段,当经济中一些企业改变了价格而另一些企业并未改变时,相对价格就会受到影响。由于相对价格是市场经济配置稀缺资源的依据,消费者也是通过比较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来决定消费选择,这些都会影响稀缺生产要素的配置过程。当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也就扭曲了稀缺资源的配置,会造成微观经济的无效率。
(2)皮鞋成本
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为了规避通货膨胀税对货币实际价值的侵蚀,只有通过减少货币持有量的方法来避免,这将使得人们增加去银行的取款次数。减少货币持有量的成本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皮鞋成本,更经常地奔波于银行会使鞋子磨损得更快。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皮鞋成本微不足道,但是假如是急剧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皮鞋成本就十分重要了。
(3)税收扭曲成本
政府在制定税法时一般不会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存在会以法律制定者没有想到的方式影响个人的税收负担,从而使税收问题更加严重。扭曲的税收会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5、技术创新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新增长模型中如何体现其贡献?
答: (1)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在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由于有效人均产出和总产出分别以g和(n+g)的速率增长,因而技术进步可用来解释人均意义(生活水平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索洛模型表明,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提高储蓄率只能实现在到达稳态之前的短期增长而不是长期持续的高增长(长期均衡增长率与储蓄率无关,而人口增长对人均意义上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为了提高一国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并最终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可以有两条途径:①提高整个f(k)曲线,这意味着改变生产函数和使用新技术,在一定的人均资本下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提高s,这意味着增加积累和提高储蓄率。
(2)新增长模型中,对于AK模型,长期人均增长率取决于一些基本的行为参数,例如人口增长率n、折旧率6以及参数A。如果政府引进了一项技术或消除了某种政策扭曲而成功地提高了A,长期人均增长率会得到提高。技术进步还会导致规模报酬递增。
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考研资料全套内容较大,完整版请到学盛通学习网搜索复习:


1楼2021-07-15 00: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