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漂泊者吧 关注:6贴子:260
  • 13回复贴,共1

金刚萨埵空明书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方法不对,费力又累
修行就是修心,修自己的心,修去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修身,行动锻炼、打通经络,排出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等产生的浊气、痰等垃圾。
一定要注意内求,不要总是期望得到他人的加持,不劳而获得神通,得到外挂,那是不切实际的,可遇(看看而已)而不可求的。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顺其自然才好!
方向方法都对,剩下的关键就是贵在坚持了!放下执著,去除妄念,把修行当成每天吃饭睡觉就行了!!!愿大家坚持修炼!一世成就!
秦川金刚萨埵空明书院 ----米乐净心素食


1楼2021-05-27 20:05回复
    你越修越炼 ,你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身体越来越舒服的方法 ,就是正确的方法, 正法。
    你的身体就是法船 ,如果法船破了, 你哪也去不了 漏的太多了
    一个好的法 ,不管炼的好坏, 大方向是对的 ,只是快慢而已 ,你怎么炼 ,都会有效果的, 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谷月萍


    2楼2021-05-27 20:06
    回复
      2025-08-12 10:4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制作酵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解答
      酵素的制作方法看似很简单,但是往往做起来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令人纠结,在这里汇总一下制作酵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然,答案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请教回来的!
      1、制作酵素选用什么容器
      瓷器、陶罐或是胶桶,塑料瓶都行,只要是非金属的都可以。
      首选塑料容器,一个是塑料容器有膨胀的空间,不容易发生爆炸,即使爆炸,不会像玻璃容器一样发生危险。再一个也算是一种**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
      做食用酵素极端的要求,陶瓷是不如玻璃的。
      不过一般做食用酵素,不要用化学工业容器就可以。是可以用塑料容器的,有人会问会不会担心塑化剂,温秀枝说过:“如果担心塑化剂,我会让你们用塑料容器吗?我会挑战权威吗。”答案可想而知了。如果食用酵素用塑料容器,我们可以选择装酒的,饮料的或者矿泉水的桶来做。
      2、制作酵素的原料是否需要清洗
      做环保酵素时是没有必要清洗的,只要没有泥土就可以,饮用酵素就要清洗干净(理论上不洗也可以,因为酵素发酵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分解净化的过程。真正脏的并不是泥土。但入口的东西不洗心里会不舒服,所以还是洗干净吧)。第一次做没有酵素,可以用面粉水浸泡至少15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3、饮用酵素只能用水果吗
      饮用酵素不单单只用水果。豆类、谷类、蔬菜类、茶叶、中药、海藻类都是可以用来做饮用酵素的,只要是植物都是可以的,大家可以多多尝试。中药毕竟是药,我们在没有什么根据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些,我只是向大家传达中药也可以用来做饮用酵素。
      4、饮用酵素用什么水
      饮用酵素用普通的自来水就可以,不需要煮开,因为酵素发酵过程本身就有净化,分解的作用,自来水中的微生物也会被分解掉,如果你有做好的酵素,可以滴一点在水里,就可以了。除非你家的自来水实在糟糕的不行,太脏太脏,那就煮开吧,但是应该没有这样的水吧!
      5、饮用酵素到底用蜂蜜还是红糖
      有的绝对素食主义者是不吃蜂蜜的,那就用红糖。如果你不是素食者,而且你有百分百的好蜂蜜,那就用蜂蜜来做。关键现在很难买到好蜂蜜了,掺了白糖的就算上等了,白糖肯定没有红糖有营养,为了保险还是选用红糖吧。也是所谓的宁缺毋滥吧!(红糖的两年后服用更安全,蜂蜜的只需半年,发酵一年多时间更安全)
      6、制作过程中要多搅拌吗
      是的,第一个月要多多搅拌,越搅拌发酵的越好。还要把浮在糖水上的水果按到下面,一个月后没有气体冒出来,就可以密封,不用管它。我有一瓶开始气体很多,过了几天就没有气了,我就用筷子搅拌,又有很多气冒出来。
      7、如何做到不浪费容器的空间
      做酵素时要留一定的空间用来发酵,水放到容器的百分之六十,糖是水的十分之一,果皮类是糖的三倍,这样做出来刚刚好。
      十斤的桶就放六斤水,六两糖,一斤八两的果皮,当然二斤果皮也可以!不是说一定一点不差!
      8、发霉的,生虫的,腐烂的可以做环保酵素吗
      实际上只要做成功统统是可以的,无论家居清洁,还是农业畜牧业。农业畜牧业还好理解,但家居清洁方面大家会感觉不舒服, 对吧?其实酵素发酵过程中会分解,消毒的,主要不要发出臭味,放足够糖即可。但是老师也说了,有好的果皮,蔬菜叶什么的为什么要用烂掉的,发霉的呢!
      9、做好的酵素保存问题
      大家都知道做好的酵素不要保存在冰箱里,会丧失酵素的活性,但也有人问了,我这里冬天没有暖气,温度跟冰箱冷藏的温度差不多,那我要怎么保存呢?没关系,还是常温保存,跟放冰箱里是不一样的,等天气热起来,会恢复活性的。
      10、酵素的使用温度
      酵素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水的温度,无论是喝还是泡脚、洗澡,水温都不要超过45度,42、43度就可以了。炒菜时要在放入 菜时,将酵素倒在菜上,这时温度最低,酵素才能迅速锁住菜的营养、水分,让菜的味道更加鲜美。这也是为什么太阳不能直射的原因,太阳直射在物体上,温度可不止45度。所以要放在阴凉通风处。
      11、我要治这种病,要用什么来做酵素呢
      酵素总的原理就是清除体内垃圾,排毒,净化血液。它不是灵丹妙药,但灵丹妙药也不见得会做到以上三项!是不是?
      谁又知道体内的垃圾,不干净的血液在不同人身上会表现出什么病呢!不同的人清除了体内的垃圾,净化了血液,谁又知道身体又得到了哪些改善呢!所以不必纠结用什么来做酵素,种类越多肯定效果越好。如果说我就要研究什么跟什么在一起做有什么特定的功效,那您就做出来研究研究吧。
      12、酵素是酸性还是碱性
      酵素发酵出来是属于有机酸性味道但是接触到身体后会变成碱性。
      柠檬是酸味喝进去变成碱性,就像(天然酿制)醋一样,是酸的,但它的属性是碱性的因为服用过后变成碱性,酵素是跟天然醋一样的,另外化学的酸性属于不自然之酸不管用在哪里都是酸性不变的。
      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减少厨余,拯救地球!不要计较用这个做味道怎样,用那个做味道怎样!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感恩的心,做出来的酵素肯定也是清香的,有爱的。用一切能做的来做,给我们的地球降降温!当然,需要我们,你们和他们的加入,共同努力。


      3楼2021-05-27 20:08
      回复
        不肯迈出第一步的人永远学不会走路,也无法体会奔跑的喜悦!


        4楼2021-05-27 20:28
        回复
          精气神
          http://tysurl.com/1sDCk7


          5楼2021-05-27 22:59
          回复
            正知正见---是什么?原创公众号 秦川承济金刚萨垛空明书院
            一、正知正见定义:
            《入行论》很大篇幅说了“正知正念”的重要性:心意是行为的先导,护好自心者方能守住菩萨学处,而护心必须要有正知正念。
            二、没有正知正见,即使发大愿、行苦行,也定会走弯路、入魔道。
            故曰“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
            你读佛经就是正见,
            但佛见就是正见。
            是你要理解得对,
            你得看明白佛说的意思,
            那就是正见。
            佛说人生有八苦,一定要断苦、修行。
            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如宣化上人降生人间时,连哭三天三夜而止,盖觉娑婆世界之苦不堪忍受的原因。
            二、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皱纹满面,弯腰驼背,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
            三、病苦:人身是四大假和的身体,四大即“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别说大病了,就是小小的牙痛,有句俗话“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除了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业障病等,很多疾病都是四大不调引起的。
            四、死苦:不光人是贪生怕死的,一切生命都是如此。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终时是最苦的,四大解脱,痛如生龟剥壳。
            五、爱别离苦: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老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冤家不聚头”。
            七、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有求皆苦。
            八、五阴炽盛苦:我们对五蕴 (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一切都是苦由于执著而来,尤其是对四大假和人身“我执”而来,“我执“又名我见。所谓“我执“,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著,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和苦。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我执”,就是把“我“当真了,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心里安立了一个独立的“我“、单一的“我“、恒常不变自在的“我”,由此引起烦恼障和苦。《 唯识述记 》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与“我执”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法执”,“法执”的意思是说:固执一切诸法,以为实有。 《 唯识论 》 云:“ 由执我法,二障俱生”。我们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金刚经》讲了“空义”,就是破“我执”和“法执”。


            7楼2021-05-29 13:04
            回复
              秦川承济金刚萨垛空明书院
              素食馆经营管理者;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践行中心;
              古典经典读诵、验证、实修倡导者;
              志愿者公益援助组织者;
              公益传播正能量、大爱的道场
              禅修茶道交流论道参悟别院
              .......
              欢迎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共建


              10楼2021-05-29 13:32
              回复
                “每日精进”,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工作,在当下的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修行自己。
                他说:“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 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11楼2021-05-29 14:11
                回复
                  2025-08-12 10:3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成功最重要的素质是意志力(没有之一) (2017-10-23 15:14:05)转载▼
                  成功人士有很多普通人不具备的素质,领导力、执行力、想象力、智商、情商、大局观、人脉、机遇、勤奋、冒险精神、自省、远见卓识等等,这些看起来都很重要,但一定有一些处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有些则次之。成功人士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完全相反,那么是否存在一些核心的、必不可少的、共同的素质呢?我认为是有的,而且只有一个,就是钢铁般的意志!这是所有成功人士都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既然是最重要,当然是跟其它的素质比较产生的。在这里的比较对象就是“方向”和“方法”。
                  先说方向。方向是时代浪潮,是人生规划,是远见卓识,当然重要。都说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如果有远见,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感觉就像游戏开挂一样,做事当然是如有神助。反之,如果你选错了方向,那就悲催了。这个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雷军。雷军看准了智能手机的台风口,创立了小米。但雷军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有远见的。据雷军自己回忆,在第一波互联网浪潮来临的时候,他在金山,埋头于WPS的开发。完美的错过了第一波发展的机会。少有人注意的是,雷军在金山这个互联网的边缘企业中,把工作做到了极致,从一线员工一直做到金山软件的总经理,仅次于创始人求伯君。这才是事情的关键!假想雷军现在仍然是金山的一线开发人员,或者是中层。那么即使他看到了智能手机的机会,也没有能力抓住。一个牛人,即便是选错了方向,也能把这个方向做到极致。当他在这个“错误的方向”做到极致时,能力得到了锻炼,社会地位也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再转向其他方向时,他不是白丁,他是带着过去的成就和资源转向的,到了新的领域,直接就会从新领域的高层次开始。天道酬勤,过去的努力不会白费的。雷军创立小米时已经接替求伯君成为了金山软件的董事长,创立过卓越网,又有多年的天使投资人经历,这些可能都是错误的方向,但这个层次和人脉,使得他有能力召集小米的创始人团队,有财力支撑早期创业,有能力找到后续投资。牛人到哪里都是牛人。方向无疑是重要的,这一点非常明显,没人会怀疑雷军的勤奋,看一下2000年前后金山和老三强(新浪、网易、搜狐)的规模,答案就很清楚了。的选对方向,相当于有了女巫的水晶球,相当于有了哆啦A梦的时光机,但实际没人有这些东西,没人能保证自己总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方向不对(你当时并不知道),最佳策略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个方向做到极致,用实践证明这个方向不对,在做的过程中完成个人成长。雷军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再说方法。做一件事,有好方法,有笨方法,好方法当然是进步快,我们有时也会称之为秘诀。这个在英语学习、英语培训领域比较典型。各种学习法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看到英语好的人,也常问人家用什么方法学的?有什么秘诀没有?但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改变了我的看法。文章是王烁的书《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的序言,引用如下:
                  在我看来,王烁当时的英语能力也不强。他曾经讲过在欧洲某个机场找人问路的经历。那个机场工作人员跟他唧唧呱呱说了一大通后,王烁听不懂,就说:“Can
                  you speak English?”对方说:“I am speaking English!”
                  但我一向认为,只要王烁想学什么,都能学好。因为他有两个绝招。
                  首先,绝对不糊弄。当时有种英文阅读法很受推崇:直接看全文,不必每个单词都弄懂。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读着读着你就悟了。据说这符合人类学习的自然规律,小朋友就是这样习得语言的。
                  但王烁不干。他只要碰到陌生的单词必查,而且是立刻、马上、现在就查。我们恋爱之初一起看国外电影,但很快我就不和他一起看了。太累。首先片子是没字幕的,而且每5分钟他就要停下去查字典。但再过几年,我们偶尔一起看片子的时候,我发现他已经不查字典了,而且还可以当我的字典。我每五分钟就会问他某句话或者某个单词是啥意思,他永远有正确答案。我又不爽了。
                  “为什么你每次都对?!”我问。
                  “我不是故意的。”他说。
                  我又决定不和他一起看片子了。
                  “看英文书不要遇到生词就查”,每个英语老师几乎都会这么跟学生说。理由也很合理,总查字典会频繁打断阅读过程,让我们很难把精力集中在书的内容上,比较容易倦怠,很难坚持。我的老师以前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一试,果然如此。一直奉为金科玉律。前段时间在手机上看书还一直提醒自己:“每屏只能查一个词!”结果你可能也猜到了,那本书现在已经不知道哪去了,总共也就读了前几十页吧。王烁是牛人,我是普通人。不知道王烁是谁的自己去百度。这让我反思,方法真的那么重要吗?让我们脑补一下王烁学习的历程,刚开始估计也跟我们水平差不多,大概四六级吧,词汇量7K,听说很差。遇到生词就查,真是奇葩啊,肯定很痛苦。他应该是将那几年的人生发展目标就是定位为“搞定英语”,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看或听英语。假设每天查词15个,一年按350天算,是5K个单词,算上基础词汇应该是12K个单词。这个词汇量已经逼近专八(约13K)了。这个时候遇到生词的频率有所降低,但肯定还是每页都有,书也没读几本,毕竟进度不可能快,仍然离不开词典。第一年实际不是在读书,就是在背单词!书只是帮助我们划定背单词的范围,如果这样想也就不那么难以坚持了。王烁不是傻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大的笨方法之下,会有很多小的优化,例如把生词抄下来复习之类的。绝对意义上的好方法和笨方法,是静态的看待问题。第二年词汇量的增长速度会降下来,因为遇到生词的频率在下降,另外还有遗忘的问题,很多单词会重复查找,年底词汇量达到15K。这一年读书的速度显著提高,精力可以主要放在内容上了,已有的单词熟练程度显著提高。大家也知道,其实熟练使用一门语言,一方面是词汇量,另一方面是词汇的熟练程度,一个单词在听说读写各个场景都能熟练使用,才算是真的会了。母语环境下的小学生,词汇量可能并不大,但可以称之为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了。很难想象第三年是什么样子的,但15K的熟练词汇量,即便仍然有生词,也不影响对意思的理解了。2年,每天1.5~2个小时,这么笨的方法,能达到这样的结果。有好的方法固然好,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方法吗?我觉得王烁的主要精力应该是在思考那几年人生的大方向是什么(学英语只是个表象,后面肯定还有别的东西),而不是执行这个方向的具体方法。这个对于好的方法,我们常用“事半功倍”来形容,这个说法非常糟糕。它会给人一种错觉,认为普通方法努力和回报的比例是1:1,而好方法是0.5:2,或者说是1:4。以为得到秘诀就能战神附体、弯道超车,误导了多少人啊!!!好方法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寻找、需要实验、需要比较(这是个坑,很多人都会掉进去),如果算上这些所花的时间,好方法和笨方法的差异会进一步缩小。总体来说,好方法和笨方法之间的差别不会超过1/3!
                  意志力>方向>方法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永不放弃
                  与诸君共勉!


                  12楼2021-06-02 10:21
                  回复
                    我们现在人,不懂得什么叫自信。自是自己的自,是本自具足的自,是不生不灭的那个本质。信,是信息,是信号,是送信和收信。《道德经》里讲: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个信,就是信号、信息。信,这个字的写法,是人言为信。人言,就是人在表达。信号、信息是表达、沟通和传播。自和信都理解了,就不难明白什么叫自信了。自信的意思是,你的高我,你的本质,你的元神,给你传递的信息。
                    你的高我,是无限的,是无所不知的。你所有的一切,祂都知道。祂具足一切圆满的智慧,在祂的引领和指导下,你能不相信自己,能没有自信吗?这是自信的本质。我们常说的灵感,也是这个意思。是你的灵体、灵核给你传递的信息。你感知这个信息,就是灵感。你感知不到,就是没有灵感。
                    相关的词语,还有直觉、本能和信心。直觉,是直接感觉、觉知真相的能力。为什么可以直接感知,因为你的本质,无所不知。本能,是你本来的能力,你本来具备一切的能力,没有什么是你不能的,这就是本能。
                    信心,从何而来。信,是你的本质,给你传递的,给你送来的信,你要收信。在哪里收?用心来收。心是灵感的通道,可以接受高维信号。这里说的心,不是心脏,是纯意识,纯精神。你的本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自然就有信心。
                    上面讲的是自信的本质。真正的自信,是完全的,是无限的。我们现在说的自信,是不完全的,是缺失的,是局限的。我们现在说的自信里,藏着不自信。这自信中的不自信,会变异为傲慢。
                    傲慢,是自信的克隆和变异。有位大病读者,在我文章的引领下,在我推荐的一些书籍的启发下,开始深层次认识自己。她看到了自己的傲慢,她建议我写一篇关于傲慢的文章。那什么是傲慢呢?
                    傲慢,是骄傲,是轻慢,是自以为是,是我正他邪,是我强他弱。一个再弱的人,也有傲慢之心。为什么要有傲慢,是为了自我保护,为了生存。按照一般认识,生存就要竞争,竞争就要比对手强。比对手强,首先要体现在心理上。这体现出来的,就是自信。
                    小我的自信,局部的自信,有限的自信,它是傲慢的缘起。它预设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我们需要竞争,竞争是始终存在的。普通人是竞争。高人是共生。圣人是一体。在这个层面上,只有爱,只有付出,没有竞争,这是完全的、无限的自信。自然也没有傲慢。
                    如何到达这一层面,古往今来的圣人,总结出大约有两大法门。一是臣服,接受一切,理解一切。二是参观,有人喜欢说参,有人喜欢说观。就是随时随地,清晰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两个方法,你能做到多少,就能收获多少。
                    本文由 身体自我修复研究 首发 !


                    13楼2021-06-02 17:56
                    回复
                      佛陀时期,有说文殊菩萨从来不丢东西,有些人不相信。文殊菩萨就把自己的钱袋丢在集市的路边,看会不会有人捡走。
                      结果过了好几天,也没人捡。大家非常奇怪,文殊菩萨就告诉大家,说他多劫以来,从来就没捡过别人的东西。


                      14楼2021-06-03 19:57
                      回复
                        迷者不知自身迷
                        全是假象妄想执
                        跳出壳壳旁观照
                        无你无我谁是谁
                        真与假来假亦真
                        道听途说芒迷信
                        实践验证出真理
                        鸡汤不如真实证


                        16楼2021-06-05 18:57
                        回复
                          浊气怎么来的?
                          除了食物和空气的不洁净产生浊气,我们的不良情绪也会转化为有形的浊气,比如说恐惧、悲伤、忧愁、愤怒等等。
                          浊气从根源上来讲是由情志诱发而起的,不良的情绪虽然看似无形,但最后都会变成有形的浊气来伤害你。有的人喜欢生闷气,我们知道怒伤肝,一生气不发泄出来,那些气只能停滞在脏腑之间,形成浊气,而且浊气不仅在肝里存着,还会蔓延到肠胃中、血管里,结果导致血液流动缓慢,瘀血就形成了。
                          浊气在身体里就像一个大坑,循经之穴循环到那里,就停滞住了,结果成为了瘀血。有的人说通就是通瘀血,把瘀血祛除了就通了,实际上,瘀血祛除了,浊气不除,等于那个大坑还在原处没动,这批瘀血清除了,新的血液流过来,还会瘀积成新的瘀血。当气滞血瘀越来越严重,在体内郁结成块,就变成了肿瘤。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把体内的浊气给排出来,没有了瘀堵血液的东西,身体的血液循环自然也就顺畅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6-06 10:15
                          回复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7-29 16: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