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普及知识》(八)
【特殊感知是由專注形式使心態穩定】
"特殊感應能力",是從超越物質能量頻率的精神力量中所具有的,但這些能力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隻可以說是證明了人的感知感覺之心能夠做到什麼,它所能夠證明的隻是"一個經過嚴格正規訓練的人體生理中所蘊藏的超強能力"而己。
如果能夠做到把專注力持續存放在鼻尖之上,時間一久就會聞到奇妙的芳香,如果把專注力持續存放在舌尖,就會產生不同尋常的味覺,如果把專注力存放在舌底根部,則會產生超強的觸覺,如果把專注力存放在丹田中的特殊位置--人體能量蓄藏的中樞區域,便能夠調集"精密能量的超強作用力"--即無需意識介入的交變感應能力,由此我們得知,人體生理中蘊藏著很多超越常人所能了解的巨大潛在能力。
有一種至上的專注方法即是專注於不動情的瞬間感覺體會。對此中國佛教五祖弘忍大師有一首著名的偈語,表達的萬分精準到位,"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在修練狀態中,本來與世事無關(世事之中不能完全脫離情感的媒介),如果依然本著具有濃厚情感色彩的認知用於當下修練狀態(有情來下種),那就等同於自己在播種情感的種子,種下情感因素的種子,最終效果還是由情感產生出來的(因地果還生)。隻有在修練狀態中拋棄自我情感認知的習慣,就沒有了情感偏見的因素介入幹擾真正修練的狀態(無情即無種),沒有情感因素介入幹擾的修練特殊狀態,就不會再產生強烈的身心意識波動了(無性亦無生)。修練,就是訓練我們的身心純淨不受感知對象幹擾。專注,就是讓身心統一去體會生理能量作用的本體。所以理性的修練者,不能寄望於自我猜想的境界。或許對於習慣於冥想靜修的人來看不以為然,甚至無法正確判斷理解,但所說的"無明"--無法真實明確認識到本質,就是導致無法脫離小乘向大乘邁進的巨大障礙,即缺乏清醒的專注獨一的能力。
由此我們可以開始覺悟到這樣一個事實,對於一個能夠真正專注於修練內功的人而言,修練獲得的成果不是依賴思維意識的分析推理,亦不是來自於經驗的比較對照與衡量判斷,自我情感一廂情願的索取,在真正修練中是毫無價值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智者把他們稱之為頑固之人的空洞想法產生的虚幻境界,這就是所謂那些"靜修"容易使人陷入麻瘅自我的通病。所以真正修練的人,應當運用理性突破尋常之人傳播的"無知認識",在尋求內在修練的方向上,獲得能量作用在生理增強實在的力量,才能夠在以後的修練中發揮改造自我生理的作用,通過專注的訓練獲得突破尋常感知的屏障,使自我精神與更高能量的頻率結合合一,如此你才能夠穿越黑暗的無明,在精密能量的光輝中獲得"開悟"與"解脫"的真實意義。
下接(九)
本文由北宗龍門內功隱修派第二十一代傳人至空·奇雲子道長原創首發
奇雲子者,法號至空,俗姓董,名治臣。其祖為魯地黄縣,自幼體羸多病。而立之年,為患重疾,尋治不愈,故而入道,得遇北宗龍門内功,值二十代明一师親授。斯後,習修内功,百病皆消,勤而悟道,得獲至傳,而為二十一代,續脉延法之人。
对健康长寿,开启智慧的内功修练感兴趣者,可关注本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我们将及时回复。


文章整理/真覺子 編輯排版/真一子
【特殊感知是由專注形式使心態穩定】
"特殊感應能力",是從超越物質能量頻率的精神力量中所具有的,但這些能力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隻可以說是證明了人的感知感覺之心能夠做到什麼,它所能夠證明的隻是"一個經過嚴格正規訓練的人體生理中所蘊藏的超強能力"而己。
如果能夠做到把專注力持續存放在鼻尖之上,時間一久就會聞到奇妙的芳香,如果把專注力持續存放在舌尖,就會產生不同尋常的味覺,如果把專注力存放在舌底根部,則會產生超強的觸覺,如果把專注力存放在丹田中的特殊位置--人體能量蓄藏的中樞區域,便能夠調集"精密能量的超強作用力"--即無需意識介入的交變感應能力,由此我們得知,人體生理中蘊藏著很多超越常人所能了解的巨大潛在能力。
有一種至上的專注方法即是專注於不動情的瞬間感覺體會。對此中國佛教五祖弘忍大師有一首著名的偈語,表達的萬分精準到位,"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即無種,無性亦無生"。在修練狀態中,本來與世事無關(世事之中不能完全脫離情感的媒介),如果依然本著具有濃厚情感色彩的認知用於當下修練狀態(有情來下種),那就等同於自己在播種情感的種子,種下情感因素的種子,最終效果還是由情感產生出來的(因地果還生)。隻有在修練狀態中拋棄自我情感認知的習慣,就沒有了情感偏見的因素介入幹擾真正修練的狀態(無情即無種),沒有情感因素介入幹擾的修練特殊狀態,就不會再產生強烈的身心意識波動了(無性亦無生)。修練,就是訓練我們的身心純淨不受感知對象幹擾。專注,就是讓身心統一去體會生理能量作用的本體。所以理性的修練者,不能寄望於自我猜想的境界。或許對於習慣於冥想靜修的人來看不以為然,甚至無法正確判斷理解,但所說的"無明"--無法真實明確認識到本質,就是導致無法脫離小乘向大乘邁進的巨大障礙,即缺乏清醒的專注獨一的能力。
由此我們可以開始覺悟到這樣一個事實,對於一個能夠真正專注於修練內功的人而言,修練獲得的成果不是依賴思維意識的分析推理,亦不是來自於經驗的比較對照與衡量判斷,自我情感一廂情願的索取,在真正修練中是毫無價值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智者把他們稱之為頑固之人的空洞想法產生的虚幻境界,這就是所謂那些"靜修"容易使人陷入麻瘅自我的通病。所以真正修練的人,應當運用理性突破尋常之人傳播的"無知認識",在尋求內在修練的方向上,獲得能量作用在生理增強實在的力量,才能夠在以後的修練中發揮改造自我生理的作用,通過專注的訓練獲得突破尋常感知的屏障,使自我精神與更高能量的頻率結合合一,如此你才能夠穿越黑暗的無明,在精密能量的光輝中獲得"開悟"與"解脫"的真實意義。
下接(九)
本文由北宗龍門內功隱修派第二十一代傳人至空·奇雲子道長原創首發
奇雲子者,法號至空,俗姓董,名治臣。其祖為魯地黄縣,自幼體羸多病。而立之年,為患重疾,尋治不愈,故而入道,得遇北宗龍門内功,值二十代明一师親授。斯後,習修内功,百病皆消,勤而悟道,得獲至傳,而為二十一代,續脉延法之人。
对健康长寿,开启智慧的内功修练感兴趣者,可关注本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我们将及时回复。


文章整理/真覺子 編輯排版/真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