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8年,初夏。
虞啸卿勒马站在高坡上,眉头微锁,望着黄河在脚下轰鸣而过。虽然已经是六月天气,然江淮一带正逢梅雨,天总是阴恹恹的,厚厚云层在他背后勾勒出灰暗背景。
水边的风带着阴寒潮气,吹到裸露的皮肤上也颇有些冷。我忍不住抽抽鼻子,和同样有些瑟缩的张立宪对望一眼。
虞啸卿突然一提缰绳,勒转马头:“走吧!”
我们都知道团座为什么如此烦躁。徐州一战失利,日本人锐气正盛,纠结兵力直指豫南,甚至武汉。这一带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最方便敌军的机械部队一哄而下。我军虽然号称也集结了几十万,但无论是装备、士气和战斗力都令人沮丧。
虞啸卿在徐州会战中又扔进大半个团,被撤下来休整。团座大人的愤懑简直像一颗随时能炸的炮弹,偏还裹在能冻死人的千年寒冰下,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两天不能理他。
坐在洛阳司令部大厅的时候,我和张立宪哥儿几个都松了一口气,哪怕现在爆发,也总算有人能制住他了。
另一个同样瘦削的身影从里面走出来,虞啸卿几乎带着风声起身,挺得笔直,行了个标准军礼。那人回敬之后,虞啸卿敛去军人锋芒,恭敬一躬:“伯公可好?”这才是师生之礼。
来人是第一战区总司令薛岳,曾保荐过虞啸卿上黄埔军校。我们早闻威名,又兴奋又紧张。上峰们都说薛将军狂傲的紧,面对我们倒是和蔼:“还是叫老师听着顺耳些。”
虞啸卿绷了多少天的弦这才略微放松下来,说起徐州会战,虽然一肚子苦水,可他向来不怎么会唠叨吐槽,仍是问一句答一句。
“听说你在滕县一带阻敌,新配的团折了大半。怎么回事?”
“大半是退下来的溃兵,打怕了。”
“装备如何?”
虞啸卿别过脸去,沉默了一会儿:“不好。”
何止不好,简直差到家了。全团一水儿的汉阳造、七九式,就一门平射炮。薛岳怎么会不了解他这个学生,骄傲且不肯轻易示弱诉苦,跟自己一个脾气。既然他说“不好”,那么糟糕程度可想而知。我们这群后娘养的天天嘀咕着,委员长这个嫡系杂牌亲疏分别的毛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
师生多年未见,我们就在司令部住下,等待下一步命令。虞啸卿一方面整顿残兵,写战后报告,另一方面,跟他老师见天翻来覆去研究局势,眉头一天比一天锁的厉害。
我们也受了影响,憋的手脚发慌。这天清早,天阴的沉,虞啸卿练刀回来,又一头扎进作战室。张立宪拎着虞啸卿的刀,在院子里恨恨地斜劈一下。何书光照样跟在他后头,一脸跃跃欲试:“哥,给我耍耍。”
张立宪没好气:“你个瓜娃子连战场都没上过,拿着不怕伤了自己。”
余治在旁边撺掇:“小何,你哥的刀法那叫一绝,奏是轻易不给人看。”
何书光立刻满脸期望地看张立宪。
张立宪受不住,正好想发泄一下,伸手点着我们几个:“给你们开开眼倒是要得,不许跟团座告密!”我们都知道虞啸卿拿这把刀当宝贝,轻易不许人动,都忙不迭点头。
张立宪一招一式练起来,狠劲里带着凌厉杀气,平时清澈的目光咄咄逼人。我们都见过他在战场上发狠,唯有何书光,始终觉得他哥单薄俊朗,哪见过这副修罗气势,嘴张得能吞下仨鸡蛋。
我们正看得入神,不知何时虞啸卿已经来到背后,张立宪吓得一激灵,慌忙住了手,讷讷说不出话来。虞啸卿面无表情,直接走过去,抬脚轻轻把他两腿踢开,分成刚才的弓步,端起他手臂肩膀,摆出刚才的姿势,细细指点。张立宪这才回魂,全神贯注照着他的话纠正。
他学的极快,被指点一遍,几处瑕疵都已经迅速改过来。他一边练一边小心翼翼看虞啸卿的脸色,揣度着团座是不是真的没生气。
虞啸卿觉察,拍一下他肩膀:“将来有一日你们离了我,做了将军,这把刀我就送给他。”
张立宪先是一喜,随即摇头:“我不要。”
虞啸卿一扬眉毛,微有些诧异。
张立宪:“我不离开。我跟着你把整个中国打回来。”
虞啸卿看看我们,几张面孔上都是一般的热忱,他伸手胡噜下张立宪的脑袋:“傻小子。”
他紧缩的眉头上突然有点久违的柔和,正想说话,披着大衣的薛将军从屋里走出来,一脸疲惫。虞啸卿忙走过去:“武汉来的电话?”
薛岳缓缓地点点头,半晌没说话。
虞啸卿侍立在旁,猜不出是福是祸。一只手重重地搭在他肩上:“啸卿,我们要做罪人了。”
我们都没反应过来这句话什么意思。将军已经迈着凝滞的步子向院外走去,虞啸卿怔怔望着。绵绵细雨洒下,毫无温度的打湿了那个沉重的背影,凉意浸人。
百里外的一座小小关帝庙内,几个军官跪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声音略有些嘶哑:“关老爷,中华民族眼下遭了大难,被日本鬼子欺侮得惨。我们打不过他们,万般无奈,只好放黄河水淹,淹死了老百姓,你得宽恕我们。”几个人无比虔诚地磕下头去。
三日后,黄河花园口决堤,汹涌失控的洪水席卷千里,从豫南至江淮大地,片甲无存,惟余茫茫。这一段写到后人的书里,被叫做“以水代兵”之计。
虞啸卿听说之后,把自己关在房里闷了数天,终生未再提此事。
很快,我们接到调令和新配来的兵力。日军原路线被黄河水阻住,南岸一带只得沿南京一线西进,我们奉命阻击。
敌人来势汹汹,我们要阻击的地方关隘险要,却兵力薄弱,防御工事也不必报太大希望。如此悬殊的差距,明显是九死一生之战。
临行当日,薛将军的秘书赶来送行。
“将军已经就任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他说,为了不辜负黄河两岸千万百姓的流离失所,罪孽深重之身,已准备好随时赴死。知道你那边也是艰险万状,此一去不知能否再相见,让我把这个转交。”
虞啸卿打开,是一张字条:
“青山难阻洪荒涌,唯以血肉铸长堤。誓死者共勉。”
他闭了闭眼睛,深吸一口气,打马前行。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跟在后面,没有开拔前的骚动和紧张,所有人都默默行进,沉肃得好似被浓云笼罩的中国大地。
1938年,初夏。
虞啸卿勒马站在高坡上,眉头微锁,望着黄河在脚下轰鸣而过。虽然已经是六月天气,然江淮一带正逢梅雨,天总是阴恹恹的,厚厚云层在他背后勾勒出灰暗背景。
水边的风带着阴寒潮气,吹到裸露的皮肤上也颇有些冷。我忍不住抽抽鼻子,和同样有些瑟缩的张立宪对望一眼。
虞啸卿突然一提缰绳,勒转马头:“走吧!”
我们都知道团座为什么如此烦躁。徐州一战失利,日本人锐气正盛,纠结兵力直指豫南,甚至武汉。这一带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最方便敌军的机械部队一哄而下。我军虽然号称也集结了几十万,但无论是装备、士气和战斗力都令人沮丧。
虞啸卿在徐州会战中又扔进大半个团,被撤下来休整。团座大人的愤懑简直像一颗随时能炸的炮弹,偏还裹在能冻死人的千年寒冰下,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两天不能理他。
坐在洛阳司令部大厅的时候,我和张立宪哥儿几个都松了一口气,哪怕现在爆发,也总算有人能制住他了。
另一个同样瘦削的身影从里面走出来,虞啸卿几乎带着风声起身,挺得笔直,行了个标准军礼。那人回敬之后,虞啸卿敛去军人锋芒,恭敬一躬:“伯公可好?”这才是师生之礼。
来人是第一战区总司令薛岳,曾保荐过虞啸卿上黄埔军校。我们早闻威名,又兴奋又紧张。上峰们都说薛将军狂傲的紧,面对我们倒是和蔼:“还是叫老师听着顺耳些。”
虞啸卿绷了多少天的弦这才略微放松下来,说起徐州会战,虽然一肚子苦水,可他向来不怎么会唠叨吐槽,仍是问一句答一句。
“听说你在滕县一带阻敌,新配的团折了大半。怎么回事?”
“大半是退下来的溃兵,打怕了。”
“装备如何?”
虞啸卿别过脸去,沉默了一会儿:“不好。”
何止不好,简直差到家了。全团一水儿的汉阳造、七九式,就一门平射炮。薛岳怎么会不了解他这个学生,骄傲且不肯轻易示弱诉苦,跟自己一个脾气。既然他说“不好”,那么糟糕程度可想而知。我们这群后娘养的天天嘀咕着,委员长这个嫡系杂牌亲疏分别的毛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
师生多年未见,我们就在司令部住下,等待下一步命令。虞啸卿一方面整顿残兵,写战后报告,另一方面,跟他老师见天翻来覆去研究局势,眉头一天比一天锁的厉害。
我们也受了影响,憋的手脚发慌。这天清早,天阴的沉,虞啸卿练刀回来,又一头扎进作战室。张立宪拎着虞啸卿的刀,在院子里恨恨地斜劈一下。何书光照样跟在他后头,一脸跃跃欲试:“哥,给我耍耍。”
张立宪没好气:“你个瓜娃子连战场都没上过,拿着不怕伤了自己。”
余治在旁边撺掇:“小何,你哥的刀法那叫一绝,奏是轻易不给人看。”
何书光立刻满脸期望地看张立宪。
张立宪受不住,正好想发泄一下,伸手点着我们几个:“给你们开开眼倒是要得,不许跟团座告密!”我们都知道虞啸卿拿这把刀当宝贝,轻易不许人动,都忙不迭点头。
张立宪一招一式练起来,狠劲里带着凌厉杀气,平时清澈的目光咄咄逼人。我们都见过他在战场上发狠,唯有何书光,始终觉得他哥单薄俊朗,哪见过这副修罗气势,嘴张得能吞下仨鸡蛋。
我们正看得入神,不知何时虞啸卿已经来到背后,张立宪吓得一激灵,慌忙住了手,讷讷说不出话来。虞啸卿面无表情,直接走过去,抬脚轻轻把他两腿踢开,分成刚才的弓步,端起他手臂肩膀,摆出刚才的姿势,细细指点。张立宪这才回魂,全神贯注照着他的话纠正。
他学的极快,被指点一遍,几处瑕疵都已经迅速改过来。他一边练一边小心翼翼看虞啸卿的脸色,揣度着团座是不是真的没生气。
虞啸卿觉察,拍一下他肩膀:“将来有一日你们离了我,做了将军,这把刀我就送给他。”
张立宪先是一喜,随即摇头:“我不要。”
虞啸卿一扬眉毛,微有些诧异。
张立宪:“我不离开。我跟着你把整个中国打回来。”
虞啸卿看看我们,几张面孔上都是一般的热忱,他伸手胡噜下张立宪的脑袋:“傻小子。”
他紧缩的眉头上突然有点久违的柔和,正想说话,披着大衣的薛将军从屋里走出来,一脸疲惫。虞啸卿忙走过去:“武汉来的电话?”
薛岳缓缓地点点头,半晌没说话。
虞啸卿侍立在旁,猜不出是福是祸。一只手重重地搭在他肩上:“啸卿,我们要做罪人了。”
我们都没反应过来这句话什么意思。将军已经迈着凝滞的步子向院外走去,虞啸卿怔怔望着。绵绵细雨洒下,毫无温度的打湿了那个沉重的背影,凉意浸人。
百里外的一座小小关帝庙内,几个军官跪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声音略有些嘶哑:“关老爷,中华民族眼下遭了大难,被日本鬼子欺侮得惨。我们打不过他们,万般无奈,只好放黄河水淹,淹死了老百姓,你得宽恕我们。”几个人无比虔诚地磕下头去。
三日后,黄河花园口决堤,汹涌失控的洪水席卷千里,从豫南至江淮大地,片甲无存,惟余茫茫。这一段写到后人的书里,被叫做“以水代兵”之计。
虞啸卿听说之后,把自己关在房里闷了数天,终生未再提此事。
很快,我们接到调令和新配来的兵力。日军原路线被黄河水阻住,南岸一带只得沿南京一线西进,我们奉命阻击。
敌人来势汹汹,我们要阻击的地方关隘险要,却兵力薄弱,防御工事也不必报太大希望。如此悬殊的差距,明显是九死一生之战。
临行当日,薛将军的秘书赶来送行。
“将军已经就任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他说,为了不辜负黄河两岸千万百姓的流离失所,罪孽深重之身,已准备好随时赴死。知道你那边也是艰险万状,此一去不知能否再相见,让我把这个转交。”
虞啸卿打开,是一张字条:
“青山难阻洪荒涌,唯以血肉铸长堤。誓死者共勉。”
他闭了闭眼睛,深吸一口气,打马前行。数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跟在后面,没有开拔前的骚动和紧张,所有人都默默行进,沉肃得好似被浓云笼罩的中国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