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省内其他地区,洛阳成圈的两个优势:
1.下属县区几乎完全受本市辐射,受外市辐射很小,主要因为地理局限导致辐射不到。大城市辐射一般都是起步于先辐射邻近地市的县,再向市中心推移,就像郑州对开封和许昌的辐射一样,然而由于洛阳的腹里在西南,而西、南、北250公里的范围内又完全没有超过、等于洛阳的大城市,这大大增强了洛阳的抗辐射能力。
2.由于经济相差悬殊,洛阳下属县区独立倾向太弱,从而增强了都市圈的内聚功能。反之,河南除了郑州之外的所有地市,几乎都存在下属县区的离心或独立倾向,例子就不举了,数不胜数。
但同时洛阳还有严重劣势,就是能成圈,但上限很低,最多也就1100-1200万左右。相比郑州完全可以达到4000万的大都市圈。
因为,洛阳的腹里是整个豫西山区,这里面积不小,但人烟稀少。即便东部多矮山,但也有大面积的岩体陡坡。只有洛阳平原是唯一的人口稠密带。其实类似洛阳这种格局的,国内还有一个城市那就是青海西宁。
所以,洛阳的地理区决定了其地位,否则在黄河流域高质量规划纲要中,说郑西就行了,叫什么郑洛西,因为郑西近500公里,除了洛阳也确实没有可以培育的大城市。但同时也受制于腹里的局限,导致上限不高。
1.下属县区几乎完全受本市辐射,受外市辐射很小,主要因为地理局限导致辐射不到。大城市辐射一般都是起步于先辐射邻近地市的县,再向市中心推移,就像郑州对开封和许昌的辐射一样,然而由于洛阳的腹里在西南,而西、南、北250公里的范围内又完全没有超过、等于洛阳的大城市,这大大增强了洛阳的抗辐射能力。
2.由于经济相差悬殊,洛阳下属县区独立倾向太弱,从而增强了都市圈的内聚功能。反之,河南除了郑州之外的所有地市,几乎都存在下属县区的离心或独立倾向,例子就不举了,数不胜数。
但同时洛阳还有严重劣势,就是能成圈,但上限很低,最多也就1100-1200万左右。相比郑州完全可以达到4000万的大都市圈。
因为,洛阳的腹里是整个豫西山区,这里面积不小,但人烟稀少。即便东部多矮山,但也有大面积的岩体陡坡。只有洛阳平原是唯一的人口稠密带。其实类似洛阳这种格局的,国内还有一个城市那就是青海西宁。
所以,洛阳的地理区决定了其地位,否则在黄河流域高质量规划纲要中,说郑西就行了,叫什么郑洛西,因为郑西近500公里,除了洛阳也确实没有可以培育的大城市。但同时也受制于腹里的局限,导致上限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