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吧 关注:352,122贴子:18,282,761

上午有点闲,扯个🥚,新工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讨论新老工艺,也不打架,各抒己见吧,结论本文最后,拒绝故事,只讲浅科学。
传统工艺:自由水合理杀干净,合理晒青揉捻,虽然各厂厨子不同,但是我感觉这是根本。起码会有一个合格的和后期,如果自由水没杀干净,它必会返青,越存越青又有什么意义?(图1)而且这种茶隔年返青后会形成大量极寒的青叶醇化合物,而且伴有青臭,茶汤浑浊(图3)。还有一种就是是直接炒干了叶子,那么都内含物都gg了还有存在转化的必要吗?(图2),这么做的原因是啥呢?提高鲜爽度,提高香气,降低苦涩,新茶就好喝!
那么为啥古树料转化潜力大?还不是因为内含物的丰富程度足以支撑有超长时间的转化,虽然树龄低的合格工艺也是有转化的,只不过转化只会支撑较短年限,所谓一放几十年那种言论,我是不知道它最后转的是什么……再说了,真正的纯古树料谁会用这种新工艺来搞?大多还是低树龄和台地使用这种提香工艺吧?
新老工艺的存在都没错,新工艺现喝,喝个香甜爽,传统工艺因为涉及的品鉴点复杂可以根据个人可喝可存。但是错就是错在了如今市场用新工艺来宣传传统工艺的后期潜力这才是蒙骗茶友的根本所在。
这几个图都是我自身身经历,受过了伤才会去学习了解。这些就是自己一些“伤”后所感。才疏学浅拒绝打架,打不过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3-26 09:50回复
    感谢分享


    IP属地:云南2楼2021-03-26 09:53
    收起回复
      2025-08-14 04:5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告诉什么工艺那是耍流氓。


      IP属地:陕西3楼2021-03-26 10:31
      收起回复
        这个不懂。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3-26 10:35
        收起回复
          有见解!只是现在茶商,大厂也不正确宣传,告知这些信息!主要还是利益驱使的原因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3-26 11:29
          收起回复
            来学习知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3-26 11:37
            回复
              围观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3-26 11:55
              收起回复
                好文章,顶楼主。不过对我这样的小白来说,还是不太容易分辨,能否加点文字描述,图片放大细节,以及与传统工艺图片的对比?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3-26 12:01
                收起回复
                  2025-08-14 04:44: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买啥喝啥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3-26 12:09
                  收起回复
                    支持这个观点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3-26 12:11
                    收起回复
                      自由水是啥?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3-26 12:26
                      收起回复
                        好文,建议申精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3-26 13:02
                        回复
                          我来告知你一个深层次原因吧!也不知系統会不会删。主要问題出在库存量上,03-13的普洱海量库存,而且属于口粮(50-500一斤左右)的存量极多。如果继續生产旧工艺普洱(旧工艺苦涩重,千万别信什么越大古树苦涩越轻,内质越丰富的肯定苦涩更重,只是更耐冲泡,比如早期8582靠的就是粗老打天下),库存问題会越来越重,旧工艺口感也不利于推广,怎么办呢?先用新工艺引来茶客,再让你去慢慢了解,到了解明白时,都交了一堆学费了。把问题推回到消费者身上(但偏偏市场认可这一套,才会有一大批06-16出来的好厂名茶厂受人追捧)。市场认可新工艺,茶厂只能寻求改变了。(06-16)十年改变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只为喝茶,就随便喝。想喝懂,就要去追不同年份常規唛号来喝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3-26 13: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