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惠耕吧 关注:144贴子:17,458
  • 2回复贴,共1
瓦屋山是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道教发源地、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世界杜鹃花的王国,位于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千米,占地面积105万亩,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组成。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15 14:48回复
    相传瓦屋山七女峰住着三仙姑不喜天庭“不思人间烟火” 下昆仑回到瓦屋山七女峰生活,认识了瓦屋山打笋的小伙子俩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竹郎打笋子、采天麻,仙姑种虫草,栽雅莲。常言道: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十年。三仙姑的孩儿年方九岁叫竹牛,便学会了山野打笋的刀法功夫。成了“大刀手”,成为瓦屋山的顶尖人物。
    一天,三仙姑接到青鸟传书,侍女说今日点卯三仙姑缺席,监察灵要捉拿你受审。三仙姑并不惧怕自己受审,却担心竹牛,她对竹牛说:“娘要回昆仑看姥姥,你是打笋子的大刀手,饿吃生竹笋,遇险情就打土洞藏身,娘明天就回来。”谁知道这番言语是魔咒,竹牛一下子隐了身形,天兵来时,三仙姑一挥手飞向了昆仑,众天兵因密令:“不留余孽”,搜遍群山不见竹牛人影,只好撤兵而去。因三仙姑在竹牛身上施法,化成似松鼠般纵跳、具老鼠打洞技能的“竹䶉”,三仙姑当初希望再次下凡解去魔咒,母子团圆,下决心传儿子竹牛隐身变形保命,岂知判终身监禁天牢的罪,她再也见不到儿子竹牛了。竹牛虽成了“竹䶉”,但却具人性,知道人生难免误吞竹签,鱼刺卡住咽喉受痛苦。凭自己深藏入地遍山钻孔成地道,吃竹根除竹虫的本能,将牙齿留给人类,奉献出化骨刺竹签的“顺咽剂”。倘若谁误吞竹签鱼刺卡住咽喉,用竹䶉牙齿左划三圈右转三圈,成为灵水吞下,骨刺竹签就顺咽而下。这一方法,是大刀手竹牛给老祖宗托梦传下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15 15:03
    回复
      2025-11-10 21:5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瓦屋山自古以来就是荥经县境内的一座名山。据史书记载和《荥经县志》(乾隆版、民国版)记述,说明瓦屋山在荥经县境内,属荥经县管辖。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有关荥经县志和洪雅县志的边界图都清楚地标绘着瓦屋山在荥经县境内。洪雅县志也是以荥经县瓦屋山这一概念表述。1955年,西康省与四川省合并时,移交的《雅安专区图》和《荥经县全图》均明确表示瓦屋山在荥经县境内。它的标绘、记载是历史的记录,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合省后的四川省没有调整过荥经与洪雅的行政边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康省荥经县在瓦屋山从事重大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四川省洪雅县不曾提出过异议。1952年土地改革时,把原瓦屋山寺庙的田地财产依法没收,将所有田地分给荥经县石滓乡农民;瓦屋山的和尚由荥经县分给土地房屋,作恰当安置。1951年至1955年,瓦屋山森林收归国有,有荥经县管辖、开采、利用。1981年落实林业“两制”(山林权属所有制、管理责任制)时,荥经县人民政府也向有关单位发放了林权证书。
      历史以来,荥经县与洪雅县之间以白沙河为界,河岸以西属荥经县管辖范围,河东岸归洪雅县管辖。1985年9月,洪雅县提出瓦屋山边界争议,荥经县人民政府据理力争,历时7年,提供大量的史实依据和现实管理范围,充分说明瓦屋山从来就是荥经县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省边界办领导多次来瓦屋山勘验、调查,组织两县领导和有关人员协商,纠纷未能解决。1992年8月4~5日由四川省副省长罗通达在成都主持召开荥经县与洪雅县边界协商会。双方代表在《洪雅县、荥经县行政区域边界协议》上签字。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10月30日以川府函【1992】778号《关于洪雅县、荥经县行政区域边界协议的批复》行文,瓦屋山一部分面积划给了洪雅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23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