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吧 关注:172贴子:10,582
  • 12回复贴,共1

唐德宗的功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03 20:30回复
    一、结束了唐中叶的党争;
    二、完成了税制改革;
    三、重构中央权力格局,形成了政事堂和翰林学士及内宦相互制衡的局面。
    四、削弱藩镇;
    五、给子孙留下充盈的国库。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03 20:38
    收起回复
      2025-09-03 07:48: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选拔了一批才华出众的人才;比如武元衡和令狐楚,他们后来都官拜宰相!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03 20:4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03 20:5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03 21:08
          回复
            貌似白龙鱼服用来形容皇帝微行。相来德宗皇帝去西明寺必定是身着布衣!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03 21:15
            回复
              德宗提拔杜佑,杜佑成为了元和中兴的首要功臣。
              十九年入朝,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德宗崩,佑摄冢宰,寻进位检校司徒,充度支盐铁等使,依前平章事。旋又加弘文馆大学士。时王叔文为副使,佑虽总统,而权归叔文。叔文败,又奏李巽为副使,颇有所立。顺宗崩,佑复摄冢宰,寻让金谷之务,引李巽自代。先是,度支以制用惜费,渐权百司之职,广署吏员,繁而难理;佑始奏营缮归之将作,木炭归之司农,染练归之少府,纲条颇整,公议多之,朝廷允其议。
                元和元年,册拜司徒、同平章事,封岐国公。时河西党项潜导吐蕃入寇,边将邀功,亟请击之。佑上疏论之曰:
                臣伏见党项与西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诚当谨兵戎,备侵轶,益发甲卒,邀其寇暴。此盖未达事机,匹夫之常论也。
                夫蛮夷猾夏,唐虞已然。周宣中兴,猃狁为害,但命南仲往城朔方,追之太原,及境而止,诚不欲弊中国而怒远夷也。秦平六国,恃其兵力,北筑长城,以拒匈奴;西逐诸羌,出于塞外。劳力扰人,结怨阶乱,中国未静,白徒竞起,海内云扰,实生谪戍。汉武因文、景之富,命将兴师,遂至户口减半,竟下哀痛之诏罢田轮台。前史书之,尚嘉其先迷而后复。盖圣王之理天下也,唯务绥静蒸人,西至流沙,东渐于海,在南与北,亦存声教。不以远物为珍,匪求遐方之贡,岂疲内而事外,终得少而失多。故前代纳忠之臣,并有匡君之议。淮南王请息师于闽越,贾捐之愿弃地于珠崖,安危利害,高悬前史。
                昔冯奉世矫汉帝之诏,击莎车,传其王首于京师,威震西域。宣帝大悦,议加爵土之赏。萧望之独以为矫制违命,虽有功效,不可为法;恐后之奉使者争逐发兵,为国家生事,述理明白,其言遂行。国家自天后已来,突厥默啜兵强气勇,屡寇边城,为害颇甚。开元初,边将郝灵佺亲捕斩之,传首阙下,自以为功,代莫与二,坐望荣宠。宋璟为相,虑武臣邀功,为国生事,止授以郎将。由是讫开元之盛,无人复议开边,中国遂宁,外夷亦静。此皆成败可征,鉴戒非远。
                且党项小蕃,杂处中国,本怀我德,当示抚绥。间者边将非廉,亟有侵刻,或利其善马,或取其子女,便贿方物,征发役徒。劳苦既多,叛亡遂起,或与北狄通使,或与西戎寇边,有为使然,固当惩革。《传》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管子》曰:"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远略也。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诫之完葺,使保诚信,绝其求取,用示怀柔。来则惩御,去则谨备,自然怀柔,革其奸谋,何必遽图兴师,坐致劳费!
                陛下上圣君人,覆育群类,动必师古,谋无不臧。伏望坚保永图,置兵衽席,天下幸甚!臣识昧经纶,学惭博究,窃鼎铉之宠任,为朝廷之老臣,恩深莫伦,志恳思报,臧否备阅,刍荛上陈,有渎旒扆,伏深惶悚。
                上深嘉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15 08:31
              回复
                还有唐德宗时期西山八国内附在南诏境内设立云南安抚使司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15 08:33
                回复
                  2025-09-03 07:42: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旧唐书·本纪》载:贞元元年六月辛卯,授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又说:贞元十一年九月丁巳,加韦皋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即兼云南安抚使之职。盖自贞元十年十月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后,遣清平官尹辅酋奉表谢恩,请颁正朔,十一年三月至长安,四月授官下勅书,九月异牟寻遣使贡献。南诏事已定局,唐朝为加强对此地区的统治,设为云南安抚司,命韦皋兼任云南安抚使职。《新唐书·方镇表》说:贞元十一年西川节度增领统辖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使。此后,凡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者,兼云南安抚司职,定为式令,至唐亡未废。所见纪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者,多不书兼领之职,惟有特殊情况,则书领云南安抚使职。如《旧唐书·本纪》:元和元年(806年)九月,高崇文以剑南西川节度领云南安抚使,因在刘辟乱事之后;《权载之文集》卷十七《武元衡神道碑》:元和二年(807年)十月,以剑南西川节度领云南安抚使,因专传详其职衔》《旧唐书·本纪》:大中十一年(857年)正月,白敏中以剑南西川节度领云南安抚使,因替职而书之;又,中和二年(882年)十月,陈敬瑄以剑南西川节度领云南安抚使,此录铁券之文;又,光化三年(900年)七月,王建以剑南西川节度领云南安抚使,此录制诰之文。自贞元年间,唐朝颁册南诏印是其职,而政区之名则为云南安抚司也。
                  一九五八年,发掘唐代长安城大明宮故址,出土封泥“云南安抚使印”﹝篆书〕即发自西川封缄札送至长安之遗物,不知其年份,唐后期管辖云南之实证留存至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15 08:42
                  回复
                    和他父亲一样,其实他不差!虽然确实有点小瑕疵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1-04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