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殊狂吧 关注:50贴子:3,168
  • 10回复贴,共1

【偷听成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11-16 16:40回复
    【刑部积压陈年旧案并非罕见,一来若当年的案件多项并列难免疏漏,二来这严刑峻法的规章制度下亦有人苟且偷生,如今奉天同知的一道折子正好将他这昔日同僚彻底拉下水,不知待他收到批文时是否要悔不当初。哪怕早些亦或是晚些时候,彼时坐镇京城者是珠隆阿,他必然要广发身为新帝的善心,不巧的是,此时的坐镇者是我而非他。】
    【年少时的我曾推崇靖仁太子于法度上的刚柔并济,仅到他亡故之时。】
    【春时圆明园积雪消融,万物发芽吐蕊将至,因手头政务所缠,有些日子没来向太上皇请安。一路闻听汗父身边伺候的小苏拉絮叨,无非是饮食休闲、龙体康健等常话,听腻了便打发他回庑房歇着。与养心殿几近一致的圆明寝宫将威仪糅作春和景明间的一束,正纳闷儿今日怎无人立侍,内殿二人的言谈已然飘进我耳中。】


    2楼2020-11-16 17:37
    回复
      2025-07-15 03:20:51
      广告
      【二年伊始,圣人南下,腊月时至扬州,一桩陈年“冤”案由行宫中跪伏于地的盐商们引头,铺陈出一纸血淋淋的诉状,辞言中更有指摘太上与先储早年所修律法,如此强烈的借题发挥之意与欲加之罪之心昭彰无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日行宫中气氛剑拔弩张、观点众说纷纭,我亦是竭力劝阻才令刑部获得此案重审之权,并未拱手让予拥有新帝门下登科状元扬佳氏的都察院,分庭抗礼之势初露端倪。】
      【几乎是连夜自扬州出发,嫌水路缓慢便用陆路快马,进京向太上呈报此讯息。自然比结果本身更重要的是过程,也即席间诸位对此事的态度。】
      ...扬佳叶赫二位新晋登科的状元皆是听信陈清穆一家之言后便主张重审,其次还有直隶总督觉禅、以及乌苏的一个后生;穆氏诸位多有质疑,不过穆家势力本盘踞江南一带,难保不怕重审牵扯。恭王殿下仍旧语惊四座,唯康王之言稍阻其肃杀...
      【且不论太上年岁,光治国便历经二十余载,任扬州翻涌出的滔天巨浪,纳入他眼底亦归于平静无波,他只需从我处知晓,却不必与我言明,更不必向我指示。终究退出乐安和殿,却在廊下“偶遇”留京辅政的敦亲王,尽管我相信没有什么事的发生是纯粹的偶然。】
      【一拱手】参见敦王殿下。您也来看望太上皇麽?


      IP属地:天津3楼2020-11-17 20:42
      回复


        IP属地:天津5楼2020-11-18 13:59
        回复
          【他既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乐安和殿内,看来对太上皇忠心可鉴,然而新朝不过两载,正观朝的大政仍主宰着朝纲。陈清穆案看似只想为故友沉冤昭雪,然而无论是从南巡这个时间节点,亦或是地点,皆似有人刻意安排,瞧着像那么回事儿,可谁人又会那般稳妥的把握二十年前的案子此时会有变数。】
          【谁会信这世上有彻头彻尾的榆木之人,风雨前夕透着几分怪异反倒再正常不过。目色稍作思虑样,伪作心事重重。】
          此案本王在京中亦有所耳闻,只是不如大人今日所述得详细。既是上朝所判,又时隔已久,再翻出来重审又有何意趣。
          【与汗父严刑峻法的手腕不同,我们那位以温吞著名的新帝自然要显出其仁善之面,令刑部彻查以证公正,好还民之愿。却要引得新旧两股势力绞缠在一起,我并不期待着哪边能逃出生天,最好看不过两朝天子的对弈。】
          人命虽重,但与法度相比,能恒久的仍是后者。


          6楼2020-11-18 17:12
          回复


            IP属地:天津8楼2020-11-18 18:36
            回复


              10楼2020-11-18 21:12
              回复
                【自成光改元後,刑部重要的人事變動並不大,決大部分刑案仍以正觀年間所頒律法為準繩,以此壹點投射到多面,在法之外的其他領域,刑部自然也更偏向太上的政見,而只要正觀之法壹日不革,便壹日影響刑部,我們判案幾載的不必提,即便剛入蘭臺的年輕人,亦因此而受太上政見的耳濡目染,這對新帝來說可不是好事。這僅是我壹家的推斷,不過對我用以解釋聖上為何時常過於“激進”地挑戰法度已然足夠。不吝再告知他另壹詳情】
                聖上曾有意將此事交予揚佳,讓甚至都不曾擁有司法權的都察院全權重審此案,大抵惟恐刑部辦事不力罷。【壹邊是“頑固不化”的守舊者,壹邊是自己欽點的年輕人,換作任何壹人誰不想繞過自己無法掌控的刑部。】
                另外,事關江南鹽商,那地界——【頓住,吞下壹個“黑”字,改以別詞】復雜得很。利益之爭永不過時,二十年、三十年又如何,只要有利可圖,總有人耿耿於懷。


                IP属地:天津11楼2020-11-18 21:21
                回复
                  2025-07-15 03:14:51
                  广告


                  IP属地:天津13楼2020-11-18 21:53
                  回复
                    【这世间名不正言不顺的事儿还少么?】
                    【追忆过正观二十三年隆冬时父帝禅位那令人猝不及防的消息,像是每个人都能切身遭到的晴天霹雳。英王骤然薨逝后,他选择了一位看上去毫无反骨的人去继承大统,双手轻轻把珠隆阿向前一推,无论是嘲讽还是效忠,我等亦曾披肝沥胆的帝胤要为仿佛傀儡般的天子俯首称臣,这便已是世上最为不公之事。要想图一个名正言顺,便去问问那长眠青山的储君忠骨,无人能将命数左右。】
                    【淡然一笑】律法本就是为了让江山社稷绵延不绝,查漏补缺尚可,要说修新律、定新矩这般隆重之事,恐怕还是要先禀报太上皇。
                    【他想施仁政、修新律以得人心,太上皇却未必首肯,一边是无穷尽的清福,另一边是翻覆股掌间数年的权柄,身处其中的乐趣,我等难以感同身受。故而这社稷终将属于谁,并不是谁一人说得算,能令人俯首,让出个头衔又如何。】
                    今日同钧大人闲谈颇为受益,既然大人仍有公务在身,本王便不多叨扰,先告辞了。


                    14楼2020-11-18 23:23
                    回复
                      恭送殿下。【不再多言,恭敬又温顺地作揖回礼。】
                      【此处便得以显现寻常仕宦与觉罗子孙极大的区别,他们总太强势。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万物总要发展,守矩并不等于永远守旧,亦无人可统治万载,新律与新法的修定在我看来是大势所趋,同时我几乎完全预见,往后的修法之路将如何困难重重。】
                      【至此,我目送敦亲王入殿,身后一阵风恰起,半含暖融半含凛冽,树叶簌簌、衣摆猎猎,我转身离去,踏上早已择定好将要走的路,并不因一阵风有些许改变,不惧寒风、不辞冰雪。】


                      IP属地:天津15楼2020-11-19 0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