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寄宿家庭和睦相处?
▶ 饮食差异
因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很多学生会不适宜住家饮食习惯等产生不适、从而引起误会和矛盾。所以留学生们应该提前理解美国的饮食习惯,品尝当地美国食物是体验美国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当然若因为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可以直接跟寄宿家庭沟通,不要一味憋在心里,以为是寄宿家庭对自己不关心。
不要害怕向住家提问。关于家务、宵禁时间、洗手间的使用、电脑电话的使用、食物等一切问题,最好在刚刚进入住家的时候就协商好,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直接向寄宿家庭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能让住家感受到尊重也能尽可能地减少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 交通安排
住在美国寄宿家庭的中国学生,因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和住宿距离等问题,主要依赖寄宿家庭提供交通服务,每天往返家庭与学校间接送。而美国家庭习惯做每天行程安排,且家里有很多孩子需要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所以住家父母需要至少提前一天知道学生的行程。如果留学生不善于提前告知或者忘记告知寄宿家庭他们何时需要用车,临时通知或延期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不满。
所以,学生和寄宿家庭应当提前制定一套交通日程表,详细列出双方的预期需求。寄宿家庭一般会愿意为学生安排交通,但是他们需要学生能够提前一定时间给予告知。
▶ 交流方式
美国人受到的教育是礼貌而直接的去谈论不同的意见或矛盾,而在中国,这样直接公开的对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待人之道。当跟寄宿家庭发生矛盾,部分学生会害怕提出质疑后会使寄宿家庭难堪,而不敢沟通,导致问题没有被解决。
对于留学生来说,尽快融入美国寄宿家庭,更好地与住家相处的最简单也最佳的方式就是“多问问题、多沟通”!在提供自己的住房与国际生分享,寄宿家庭就会预料到有各种矛盾的可能。他们会主动与学生一起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向寄宿家庭提出。如果寄宿家庭未意识到,就需要学生们更加主动地讲出来。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与寄宿家庭生活中,不要畏首畏尾、遇到问题说”I'm sorry”,把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也不要我行我素,不管寄宿家庭的态度与看法。
美国人更愿意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解决误会和问题,寄宿家庭更希望学生直接告诉他们是否有什么问题或者困惑,而不是学生有什么问题,就先去找他们的中介老师或者中国的父母。但如果出现了学生和住家无法交流的情况,建议大家可以找自己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请他们会介入与双方沟通。
美国人通常会和几乎所有人使用礼仪用词,无论是老师、老板、朋友还是家人。在美国,体重、婚姻状况、外貌、薪水、种族、宗教、年龄等话题,通常是禁忌话题、不会公开谈论,所以谈及这些话题可能会使住家感到不舒服,所以学生要尽量避免和住家讨论此类话题,以免不愉快发生。
当然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与住家的摩擦和争执不可避免,在经历过后你会发现这都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学会尊重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不去评论他人(not to judge),以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