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茶友吧 关注:26,656贴子:1,312,915

“存”出来的老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


IP属地:四川1楼2020-09-13 20:09回复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其发酵行为主要在两个地方。
    第一、制作毛茶的渥堆发酵工艺
    将茶叶堆积在一起,然后保证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使其进行自然的发酵行为。
    渥堆发酵时间较短,一般都是十几个小时到二十几个小时左右。
    第二、成品存放期间的自然发酵
    黑毛茶制作成成品之后,发酵行为任然在悄悄进行着。存放期间(无论是厂家、商家的仓库存放还是消费者购买之后家中存放),黑茶的发酵行为一直在起作用。所以黑茶有约陈越好的说法。
    长期恰当的存放,能使发酵行为一直持续,茶叶的品饮价值也会随之越来越好(也有少数黑茶存放价值很小,适合现喝的,这里不做讨论)。所以,黑茶的老茶一直是大家争相追捧的对象。
    老茶难得,就目前看来也就两个方式获得。
    1. 从商家(茶友)处购买。
    2. 自己买来新茶,自己存放数年之后,变成老茶。
    第一种方式,有不小的弊端。
    那就是,茶叶在别人手里存放了很多年,自己不清楚别人仓储到底怎么样。所以,也就无从得知到手的茶叶是否会有仓储问题。
    每年雨季汛期,总是担心茶商的仓库有没有漏水?有没有被洪水淹没?出问题的茶叶会不会被不法商贩悄悄流通进市场?
    所以,个人建议,到手的茶叶(特别是老茶),一定要第一时间拆开检查,通过看、闻、尝的手段,确定其是否有仓储问题。以便及时找商家沟通售后,及时退换,以降低自己的损失。不要舍不得拆开检查,等到自己存了一段时间,拿出来喝的时候,才发现有仓储问题,那个时候,再去找商家处理,可能也就不占理了。
    还有个弊端就是,大家都知道老茶好,所以,价格自然随着年份的长短,水涨船高。高出新茶一大截甚至翻上好几番的价格,也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的。再加上,新茶好歹有个定价,老茶的价格可就是商家自己说了算了。
    比新茶高多少才合适?每个人都有个自己的标准。
    商家认为自己辛苦存了这么多年,光花在仓储防潮的方面的金钱和人工、心血都不知价值几何了,而且,还不是万无一失的,万一仓储出问题,损失只有自己承担,以及繁琐的售后问题等等。自然是要标个高高的价格,才对得起自己多年的额辛苦付出。
    消费者(一部分理性消费者)认为,什么东西都有个性价比的问题。茶叶,说到底它就是一个解渴的饮料,最多有那么一点点辅助保健的功效(指望茶叶治病救人的,趁早打住)。那么,自己为了一款饮料,到底愿意花费多少钱?每个人自己心中都有杆秤,值不值的自己说了算。老茶价格太高的话,说实话,还不如喝凉白开,至少没什么毒副作用。茶叶除了一点点的辅助保健功效之外,毕竟还有一堆害处是无法忽视的(骨质疏松、结石、刺激肠胃等)。
    总的来说,老茶加高,性价比低。


    IP属地:四川2楼2020-09-13 20:09
    回复
      2025-08-07 07:03: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种方式,弊端也是明显。
      最主要的弊端就是麻烦。
      主要麻烦就是在自家的仓储条件,是否能满足茶叶存储的相应条件。
      1. 防潮
      这是首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后面其他的条件都要往后靠,这一条不过关、出问题,存的茶叶就算废了。
      大家都说黑茶存放的环境,最好保证70%的湿度。这个湿度,是最适合黑茶的发酵的。特别干燥(低湿度环境,比如干燥的西北)的环境,茶叶虽然也会继续发酵。但是其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因为发酵行为离不开水分的参与。有了适当的水分(70%湿度)参与,茶叶能够正常的发酵,水分越少,发酵行为越是缓慢。
      所以老茶我们都有南北仓的分别。南方仓储的茶叶,由于气候原因,湿度较大,所以发酵程度都很好、很快。很多茶叶在南方仓存放个三年左右,就会出现明显的陈香(陈香,也是老茶的标志之一)。反之,北方仓储的茶叶,湿度较小,所以发酵程度都很差、很慢。往往存个三五年,都感觉茶叶发酵的变化不是很大。
      达到同样级别的老茶口感(陈香的出现、苦涩的转化等),往往南方仓要比北方仓快上几年。
      所以,一定湿度的环境,是有利于茶叶发酵行为的。但是,这个70%的湿度,真心是不好控制。大型厂家还好说的,毕竟体量大,资金充足。可以建立专门的存放仓库,用一些专业的手段,来控制仓储环境的湿度。自己在家里存茶,就那么的一点点茶叶,也不太可能建立专业的仓库。
      那么,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控制湿度也就成了麻烦的问题了。每年梅雨季节很多茶友都没能控制好家里的湿度,然后就是茶叶一堆一堆的发霉被扔掉,十分可惜。尤其是南方茶友,深有体会,相对来说,北方茶友,倒是对于湿度问题不太担心,逼近一年大多数时候都是干燥少雨的。
      2. 防异味
      茶叶是具有很强的吸附异味的能力的,极其容易串味。防异味的问题,很多茶友都是潜意识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的。因为茶叶虽然吸附异味很厉害,但是适当的通风(醒茶),也能将异味散掉。所以,有些茶叶虽然吸附了异味,但是因为长时间存放,通风效果好的话,异味又慢慢的散掉了。即使没有散干净,但是绝大多数茶友的舌头都不是那么敏感,极轻的异味,被茶叶本身的茶香掩盖,不容易品尝出来。
      所以,好多茶友把茶叶买回家,就找个离地离墙(防潮)的柜子一类的东西随便放着。但是,万一周边长期有会散发气味的东西存在,不知不觉之中,茶叶也就吸附了这些气味了。
      避免串味就只能选择找个地方(甚至单独的房间)单独存放茶叶。最大程度的把茶叶和其他会散发味道的东西隔绝开来。但是,自己家就那么大一点地方,上哪里去找这么一块地盘来单独存放茶叶?
      3. 通风
      茶叶的发酵行为,不仅仅是需要一定的湿度,还需要一定的通风条件。有了空气的参与,茶叶的发酵行为才能顺利进行。所以一般来说,天尖一类松散轻微压制的茶叶,都是陈化比较快的,手筑茯砖也因为压制松散,所以后期转化比较容易,而压制紧密的黑砖一类,转化就比较费劲了,相对来说时间要求是更长的。
      而且,适当的通风,也能减少发霉的概率,以及吹散异味。
      自己家里,有良好通风的地方也就那么有限的几个地方。还要避开潮湿、异味等问题,这种地方不是那么好找的。而且,通风也有一个小弊端,通风能够散掉异味,也能把别的异味从其他地方带过来,反而让茶叶吸附了异味。所以,要远离厨房、洗手间这一类有浓重异味的地方。
      4. 温度
      茶叶发酵的三大要素:湿度、通风、温度。
      温度其实算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了。温度高一点,发酵就快一点。温度低一点,发酵就慢一点。这也是造成南方仓储普遍比北方仓储后期发酵转化程度好好一些的原因之一。
      温度影响的,无非是时间成本的问题,至少不会像发霉和异味这一类问题一样,直接导致茶叶不能喝了。
      总的说来,自家存茶太过麻烦了,相对来说,会花费自己很大的精力、金钱和时间成本。所以个人建议,喜欢老茶的茶友,真有能力和耐心自己存的话,那就买新茶回来在自己存,自己把新茶存成老茶,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些成就感的。但是对于普通茶友,自己存茶的风险太大了,所以,还是多花一点钱买商家存的老茶吧。这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好在现在售后体系都是比较完善的,就如我所说,自己注意及时检查到手的茶叶状况,就能合理的规避仓储风险。至于性价比的问题,那就只有多问几家,多找找渠道了。
      好的老茶,最难得的不是丰富的老茶口感,而是存放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的仓储管理。真的是好仓难得啊。


      IP属地:四川3楼2020-09-13 20:10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9-13 20:21
        收起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9-13 20:26
          回复
            学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13 20:29
            回复
              我个人觉得,黑茶出厂工艺相对没那么严格,湿度控制不够好,自己存茶发霉概率高;另外,自己存的茶不知道转化结果如何,存不好喝概率更高。再加上黑茶总体价格不贵,所以总体来说黑茶还是直接买老茶好,好喝就喝,不好喝就退呗。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9-13 20:33
              收起回复
                置顶~~~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9-13 20:39
                收起回复
                  2025-08-07 06:57: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到串味,很多茶油本身都是资深吃货,家里不少的调料散发着浓郁的气味,可得特别小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9-13 21:01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9-13 21:07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9-13 21:12
                      回复
                        主要是存茶不能密封,还得通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9-13 21:27
                        收起回复
                          南方得小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9-13 21:55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9-13 22:38
                            回复
                              2025-08-07 06:51: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干燥,相对密闭又稍有透气,远离异味(或者说我们人可能不太问的出来又可能散发味道的),分门别类存,这几点确实最重要。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9-13 22: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