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苏珩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发觉方才丑时,而彼时远处的天际仍旧同自己入睡前一般模样,朦朦胧胧黑漆一片。
尽管屋外静谧无声,长夜未央,可他尚且得以恢复一丝清明的心底仍旧是无可避免地开始烦乱浮闷起来。
怎地还不见阿婉踪影。
苏珩盯着身旁石壁上斑驳的裂痕如是想着,长叹一声后又裹紧被褥朝里侧翻身,合眼休憩,可他一颗心早已被不安与担忧紧紧缚住,又如何能够独自一人安然捱过这漫漫长夜。
距离妻子离家为自己抓药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时辰,苏珩在黑暗中静候了许久,又入睡不成,只得一边伸手从床头拿起祖传玉佩放入掌心摩挲,一边听着屋外草木窸窣之声暗自默背起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来。
仅是一柱香的功夫,他的神思便早已飘然游阅于历代诗词之间,从江河湖海到山川五岳,再由丰稔之年跃至兵荒马乱。苏珩唇角一勾,灰黄的面色上竟又是无故平添出几分难以忽视的悲凉之意。原本这种神色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阿婉面前显露让其担忧的,可现下他这滔天字句背得有多信手拈来,心下就越是被无尽的苦痛与悔恨折磨得体无完肤。
十年苦读,实非易事。苏珩总共参加过三次科举,但每每都只落得个名利两空的下场。不是一开始择错了去县城的路就是紧张得打翻了砚台又弄花了考卷,最夸张的一次更是直接被驻于门前的几个带刀侍卫吓得三魂丢了七魄,连门槛都没敢跨过。
原先凭他这般富裕的家境即便几番落榜也是无伤大雅的。然今非昔比,哪怕是江南缎庄世家也敌不过横降天灾。彼时苏、郭两家婚约已定,同派船只将数千斤布匹茶叶运送至京城销售,可那几日海上风暴频频,连人带船无一幸免,只留下一本亏空的账簿仍需来日偿还。在这之后,苏珩又于两大世家愈渐空虚的钱财资本之间兜转了许久,其中人心冷暖险恶将他心中仅存的一丝生存的兴致都全然消磨殆尽。于是在最后一次踏出贡院大门的时候,他迎着远处的天光忽地脑中一热,一头冲进了不远处的护城河里,幸得郭婉奋身跳入河中搭救方才保命。
一旁围观的众人只道是见了个稀奇,祸害夫家的扫把星镇里倒是不少,却还鲜少遇见个克妻的。苏珩身为府中独子,自是生来的珍贵。苏老爷为他取了个宝贵的名,又赠予他宝贵的物件,当作宝贝一样万般照料他,却怎想府里来了个算命的,只一瞧,便道他天庭矮窄,薄唇小耳,天生没个长久宝贵的命。
一语成谶。苏珩十八岁那年城内鼠疫爆发,下人出府后染了急症高烧不退,又传予了他,后虽得名医相救保住了性命,却也就此落下了气喘多咳的病根。如今因此饱受苦痛,困烦不已。
屋外有风雨乍起,苏珩的思绪这才被响彻的雷鸣拉扯回来。他撑着身子从床上坐起,而这时门扉轻敞,暗淡的光影之下探进一个熟悉的身影。
“好些了么?”
郭婉将被雨打湿了的斗笠与蓑衣卸下,拿出药材放入瓦罐煎煮,随后端来让他服下。苏珩借着烛光静静打量着身前这位一直以来与他同甘苦的女人,光影摇曳在她姣好的面容上,将盘亘在上的疤痕拉扯得很长很长。
苏珩知道这道口子理应是该长在他自己身上的,若不是阿婉冲上前来舍命挡下这一击,他决计无法活到今日。
几日前在外逃亡的爹娘因债务纠纷惹来了官非,盼他能找些人脉通融些许。谁知当晚债主派了门生追来,砍了送信的家仆,又要将长刀送入他的胸口。
可是朝他袭来的刀匕却被另一把耀眼的剑锋截停了。
只见那剑身长约二尺八寸,细狭修长,通体幽蓝,散发着浓厚的冷冽寒意。剑鞘上雕琢着一只曾历经涅槃重生的百鸟之首,羽翼细致丰满,出神入化。层叠祥云纹路印覆于护手之上,青蓝色的两端略微向里侧弯曲,稳稳护住剑柄前端相嵌的祖母绿,尽呈大气安宁之态。
苏珩从未见过如此神兵利器。他抱着妻子匍匐在地,望着身前被晚风鼓动的衣衫,飘摇的青丝,以及那女子所持之剑所散出的凛冽之气,只觉得心中一阵激荡,喜忧参半。
从前他只知道剑开双刃,伤己伤人,而如今他却懂得了什么叫做侠肝义胆,什么叫做故剑情深。
苏珩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发觉方才丑时,而彼时远处的天际仍旧同自己入睡前一般模样,朦朦胧胧黑漆一片。
尽管屋外静谧无声,长夜未央,可他尚且得以恢复一丝清明的心底仍旧是无可避免地开始烦乱浮闷起来。
怎地还不见阿婉踪影。
苏珩盯着身旁石壁上斑驳的裂痕如是想着,长叹一声后又裹紧被褥朝里侧翻身,合眼休憩,可他一颗心早已被不安与担忧紧紧缚住,又如何能够独自一人安然捱过这漫漫长夜。
距离妻子离家为自己抓药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时辰,苏珩在黑暗中静候了许久,又入睡不成,只得一边伸手从床头拿起祖传玉佩放入掌心摩挲,一边听着屋外草木窸窣之声暗自默背起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来。
仅是一柱香的功夫,他的神思便早已飘然游阅于历代诗词之间,从江河湖海到山川五岳,再由丰稔之年跃至兵荒马乱。苏珩唇角一勾,灰黄的面色上竟又是无故平添出几分难以忽视的悲凉之意。原本这种神色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阿婉面前显露让其担忧的,可现下他这滔天字句背得有多信手拈来,心下就越是被无尽的苦痛与悔恨折磨得体无完肤。
十年苦读,实非易事。苏珩总共参加过三次科举,但每每都只落得个名利两空的下场。不是一开始择错了去县城的路就是紧张得打翻了砚台又弄花了考卷,最夸张的一次更是直接被驻于门前的几个带刀侍卫吓得三魂丢了七魄,连门槛都没敢跨过。
原先凭他这般富裕的家境即便几番落榜也是无伤大雅的。然今非昔比,哪怕是江南缎庄世家也敌不过横降天灾。彼时苏、郭两家婚约已定,同派船只将数千斤布匹茶叶运送至京城销售,可那几日海上风暴频频,连人带船无一幸免,只留下一本亏空的账簿仍需来日偿还。在这之后,苏珩又于两大世家愈渐空虚的钱财资本之间兜转了许久,其中人心冷暖险恶将他心中仅存的一丝生存的兴致都全然消磨殆尽。于是在最后一次踏出贡院大门的时候,他迎着远处的天光忽地脑中一热,一头冲进了不远处的护城河里,幸得郭婉奋身跳入河中搭救方才保命。
一旁围观的众人只道是见了个稀奇,祸害夫家的扫把星镇里倒是不少,却还鲜少遇见个克妻的。苏珩身为府中独子,自是生来的珍贵。苏老爷为他取了个宝贵的名,又赠予他宝贵的物件,当作宝贝一样万般照料他,却怎想府里来了个算命的,只一瞧,便道他天庭矮窄,薄唇小耳,天生没个长久宝贵的命。
一语成谶。苏珩十八岁那年城内鼠疫爆发,下人出府后染了急症高烧不退,又传予了他,后虽得名医相救保住了性命,却也就此落下了气喘多咳的病根。如今因此饱受苦痛,困烦不已。
屋外有风雨乍起,苏珩的思绪这才被响彻的雷鸣拉扯回来。他撑着身子从床上坐起,而这时门扉轻敞,暗淡的光影之下探进一个熟悉的身影。
“好些了么?”
郭婉将被雨打湿了的斗笠与蓑衣卸下,拿出药材放入瓦罐煎煮,随后端来让他服下。苏珩借着烛光静静打量着身前这位一直以来与他同甘苦的女人,光影摇曳在她姣好的面容上,将盘亘在上的疤痕拉扯得很长很长。
苏珩知道这道口子理应是该长在他自己身上的,若不是阿婉冲上前来舍命挡下这一击,他决计无法活到今日。
几日前在外逃亡的爹娘因债务纠纷惹来了官非,盼他能找些人脉通融些许。谁知当晚债主派了门生追来,砍了送信的家仆,又要将长刀送入他的胸口。
可是朝他袭来的刀匕却被另一把耀眼的剑锋截停了。
只见那剑身长约二尺八寸,细狭修长,通体幽蓝,散发着浓厚的冷冽寒意。剑鞘上雕琢着一只曾历经涅槃重生的百鸟之首,羽翼细致丰满,出神入化。层叠祥云纹路印覆于护手之上,青蓝色的两端略微向里侧弯曲,稳稳护住剑柄前端相嵌的祖母绿,尽呈大气安宁之态。
苏珩从未见过如此神兵利器。他抱着妻子匍匐在地,望着身前被晚风鼓动的衣衫,飘摇的青丝,以及那女子所持之剑所散出的凛冽之气,只觉得心中一阵激荡,喜忧参半。
从前他只知道剑开双刃,伤己伤人,而如今他却懂得了什么叫做侠肝义胆,什么叫做故剑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