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7日漏签0天
昌黎吧 关注:374,780贴子:12,335,18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昌黎吧
>0< 加载中...

还在拿疫情枉法,看看领导怎么说!最高法副院长姜伟:故意限制立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大王你说了算
  •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还在拿疫情枉法,看看领导怎么说!
最高法副院长姜伟:故意限制立案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绝不姑息!
优嘉畅今天
来源:百姓身边的法律;文仅供交流学习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司法机关也面临一场“大考”。
诉讼服务场所暂时关闭后,如何保障诉讼活动正常进行?如何保障纠纷顺利化解?围绕上述问题,南都记者专访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姜伟称,疫情期间,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全面应用,为法院在疫情期间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定分止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国疫情期间的司法应对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受访者供图谈疫情期办案:疫情期网上立案近136万件南都:疫情期间,诉讼服务场所暂时关闭,法院如何保障诉讼正常进行?姜伟:疫情发生后,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流动,保障诉讼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多数法院暂时关闭现场诉讼服务场所,通过诉讼服务网、中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网上服务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不见面、一站式、全天候的登记立案、查询咨询、多元调解等服务,让线上服务的简便代替疫情防控期间现场服务的“不便”,尽可能满足当事人疫情期间的司法需求。同时,各地法院还发布在线诉讼通知、流程指引、操作指南,编写涉复工复产等重点法律问题解答,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不会操作的当事人提供指导辅导,方便当事人诉讼事务“网上办”“掌上办”。积极推广在线庭审,推动审判模式转型升级,及时满足疫情期间人民群众解纷需求。
此外,法院还加大在线执行工作,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开展线上保全查控,以“效率执行+善意执行”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实现及中小企业逆境回暖。南都:疫情期间,在线诉讼的效果如何?姜伟:2月3日至4月30日,全国法院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立案135.99万件,网上缴费120.66万次,网上开庭25万件,网上证据交换36.76万次,电子送达446.4万次,网上调解59.16万件。在诉前调解方面,今年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案件146.5万件。其中,使用音视频方式调解案件35356件,是2019年同期的149倍。各地法院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接本地区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ODR)、智慧调解平台等,形成线上多元化解矩阵集群。网上诉讼服务的全面应用,为人民法院在疫情期间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定分止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国疫情期间的司法应对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谈跨域诉讼服务:74%案件15分钟内响应南都:当前跨域立案服务已在全国中基层法院实现,请问如何确保跨域立案服务效率?姜伟:跨域立案服务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最高人民法院力推的又一重大改革,从去年8月改革以来,到2019年底,全国法院提供跨域立案服务2.7万件。到今年4月30日,全国法院提供跨域立案服务3.9万件。其中,跨省(市、区)9316件,省(市、区)内跨区域29827件。81%的案件管辖法院实现30分钟内响应,74%的案件响应时间在15分钟以内。全国中基层法院运用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优势,建立一体化的跨域立案服务体系,确保跨域立案服务工作网上流转、数据共享、全程留痕、可视监管,大大降低了线下材料流转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南都:接下来,最高法院在跨域诉讼服务方面还有哪些拓展?姜伟: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在跨域立案服务改革基础上,推进跨域诉讼服务改革,拓展跨域立案服务对象。推动跨境诉讼服务,为外国及港澳台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等服务。同时,拓展跨域立案服务案件范围。将案件范围从民商事和行政起诉、强制执行三类案件扩大到刑事自诉和国家赔偿申请。在拓展跨域诉讼服务项目上,逐步推行材料收转、视频调解、远程开庭、文书领取、卷宗查阅等事项跨域诉讼服务,更加方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就近办理相关诉讼事务。
谈诉讼制度改革:防“立案难”回潮故意限制立案将追责南都:立案登记制改革后,涌入法院的案件逐年增多,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姜伟: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人民法院案件量逐年上升,各级法院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实现纠纷“终端”与诉讼“前端”无缝对接,让大量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在诉调对接平台建设上,多地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前端解纷“桥头堡”,畅通对接渠道,针对地区纠纷类型和特点,搭建类型化专业化调解工作室,为当事人提供精准化、定制式纠纷解决服务。为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作用,创新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全面推广应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的解纷服务,让纠纷解决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截至今年4月底,2819家法院使用调解平台开展工作,共31705家调解组织、125038个调解员入驻平台,累计调解量达591万件,调解成功率65.5%。
南都:调解案件中,对诉前调解不成的,如何保障案件能及时立案办理,不让“立案难”反弹回潮?姜伟:过去,由于调解和诉讼对接不够紧密,使得法院无法准确掌握诉前委派调解案件的办理进展,出现案件“分出去、回不来”等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去年提出诉调对接实质化。同时,为实现诉前调解全程留痕、可视监管,全面应用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调解员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调解的,除当事人同意延长调解期限外,系统将自动转入法院立案系统依法登记立案。目前,全国2819家法院使用调解平台开展工作。2019年全年,各级法院通过平台调解案件367万件,同比增加178%。其中,诉前调解153.7万件。在强化督查方面,去年9月,针对个别法院年底拖延立案、立案不规范、将诉前调解当作蓄水池等问题,开展全国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专项整改工作。10月,成立7个督导组对问题突出的66家高、中、基层法院开展实地督导。今年,最高法院再次下发立案登记制改革自查评估通知,提出督查要求。一旦发现故意限制立案、控制立案等行为,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绝不姑息。
南都:当前的诉讼服务与此前相比有哪些变化?姜伟:随着信息技术和诉讼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当前诉讼服务工作从单一的立案指引,拓展为贯通诉讼全程的一站式服务,涵盖诉讼指引、便民服务、诉讼辅助、纠纷解决、提高效率、审判事务等六大类近50项功能。截至目前,全国98%的法院建立诉讼服务大厅,98%的法院运行诉讼服务网,95%的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2019年接听来电493万件,同比增加36.9%。全国95%以上法院开通网上立案,中基层法院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让立案“家里办”“掌上办”“就近办”。全国法院当场立案率在95%以上,上海、重庆、湖南、青海等地超过98%。不少法院在乡村街道建立诉讼服务站,送法上门。一些法院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等,让诉讼服务24小时不打烊。人民法院诉讼服务逐步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跨越。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昌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