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笔寻诗吧 关注:5贴子:853
  • 20回复贴,共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27 12:29回复
    (中秋佳节,花好月圆)
    (我不喜月饼的甜味,或者因为我自幼就不喜欢甜食,每逢中秋全家都会围桌而坐,不仅仅是公主的府的还有族里的,待晚上一道赏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又一年我似乎已经明白了这样的规律,一人漫步在街道上,闻前头敲锣打鼓的声音打听才知道是今日的庙会,只是我向来喜欢安静,至于庙会吗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曲是好曲,只可惜——
    (于一家茶馆落脚休息点了一杯碧螺春,幼时最不愿意喝茶的,总觉得茶太苦太涩了即便如今依旧如此,可来此歇脚总不能不销费,就听的曲调平平仄仄却也是好曲好调):一首十面埋伏,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却不适今日这样花好月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6-27 14:59
    收起回复
      2025-09-30 10:5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中秋的生气儿不比年关时浓烈,但因簪缨鸿阀谢兰无数,此际庙会间,总是要凑着上街的,店家便都结络门面彩楼。憧憧人影里,推搡拥簇得累了,索性随意寻一处茶馆歇脚,台上那女师傅正托着凤尾琵琶,虽自个儿不通琵琶,倒仍能听出这曲里的悲戚)
      (——好似......有点不合时宜呢。而这话未及道出口,反倒如皮影戏里的旁白般,心底这重声音便被人堂堂正正道出,是谁有窥心术不成。缓得片刻,才晓得那是被旁侧的人夺了先机)
      (到底是京中茶馆,男女分座,间还隔着一道竹帘。这厢闻得那话,偏鬓,轻着声儿,附与旁侧随侍的梵境一句讶然的问)这竟然是《十面埋伏》吗?(——实则还有因顾及梵境恨铁不成钢的脸色,而掩在心底的下半句:这曲与西楚霸王有何干系)
      (谛见帘后递来的后半句,倒难得地不似蕉园里那般,总爱唱反调,很是认同地接口道)既值这中秋团圆夜,我觉得您说得对,当换一曲应景的汉宫秋月才是。
      (只晓得那是崇明派琵琶曲,却混忘得,亦在曲调间显出天涯去不归的哀怨)


      IP属地:新西兰3楼2020-06-28 10:35
      收起回复
        :我幼时在学堂听我的老师弹过,跟这如出一辙,只不过这姑娘的曲调似乎有些温和
        (我多少通些曲艺但是弹不上精通,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与这十面埋伏似乎并非如出一辙,决定十面埋伏之战而是陈下之战):汉宫秋月吗同这中秋似乎也不太搭,无可奈何,寂廖清冷罢了
        (回头发现是个不大年岁的小女孩,讲的太多怕是他听不懂,故而也不愿讲什么大道理,怕越讲越绕):不过怕是为了生计罢了,想来没考虑这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6-29 17:37
        回复
          (绵雨般的乐曲仍是娓娓,满月自云间睁开惺忪的眼,盈满这茶馆里,映照出台上琵琶女低垂的清婉貌容,那是不动如山的仪态,或是并未谛见这番闲谈;又或是分毫不在意)
          (偏台下人——或惟有我这个“二尺长的吹火筒”,是不肯掩饰的较真)
          但既是十面埋伏,纵在西楚霸王心里,这是悲怆凄凉的哀曲,那怎知虞姬听来,却不是那柔情缠绵的,(颦着一双细细的柳叶眉,神色间写满认真)想来,这便像咱们与老祖宗们讲求天圆地方,而西洋金发碧眼的学士先生们,却乐衷于散播大地也是圆的理论,只是咱们终究站在同一片天幕下,同一片土壤上,这难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吗。
          (而至于后话,概因蕉园里被师傅强押着学辞藻,颇能感同身受)许这琵琶伎未有多喜欢这弹拨乐曲的行当,如你所说,权且当做营生罢了;那既然如此,何需考量那般多。
          (细瘦腕子自袖里一探,冷不防,便轻巧地将那竹帘掀开半尾,全然不顾量旁侧贵女们的惊呼)
          (赌气般“请”人出谋划策)那你讲讲,这满月夜当是什么曲才相衬。


          IP属地:新西兰5楼2020-06-30 14:45
          收起回复
            (西楚霸王项羽败在刚愎自用,滥杀无辜,优柔寡断这就已经失败的必然原因,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究竟力吞山河,江山唾手可待的项羽如何败那终究是历史,千百年后或者谁也不会记起这个人):同一片土地同一片蓝天下本就不同就不必去考量太多
            (婚宴之上一曲十面埋伏的确不合时宜,不过想来不过是趁着这大喜日子讨点喜钱罢了,不一会功夫就有人给了银子让他们快点离开):要我看醉落魄亦符合满月之夜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6-30 20:32
            回复
              (此时红巾翠袖落座得近,终究不好直截张嘴相驳,省得叫人落下,“怡王家的格格是个草包美人”的笑柄。咂摸着,缓得半晌才道)只这曲名听得却又瘆人了些,倒是不输汉宫秋月的愁怨。
              (实则琵琶曲在这北京城里并非正途大道,倒不若那京剧。京曲班子时被豢养在贵阀宅邸,譬如赫赫声名的那桐府,隔着墙,便能闻得咿呀的锣鼓声,而琵琶女泰半是在画舫里,常还作旁人的外室,只是京畿氏族间家教甚严......概因这般缘故,倒将表哥们与爱玩的我惯成了小票友,对戏曲行当心底有谱,也因此,得以在此际“挽回”些薄面。将脊背挺得直,清清嗓)
              想来只是开场,一会或许等人尽数齐了,鞭炮鸣响过后,还会有那京中徽班的《锁麟囊》和《四郎探母》来添趣儿吧。毕竟花部戏文直质慷慨,又是两出团圆戏码,在这宴席间唱来,能轻巧博得满堂彩,这总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掰开梵境递至眼皮下的桂花糕,添问道)您学堂里的师傅还教您听曲?
              (爽利地不掩话里的“偏见”)从前还以为,你们是只学弯弓纵马的。


              IP属地:新西兰7楼2020-07-01 12:21
              收起回复
                :汉宫秋月虽然仇怨但是的确不失为一首好曲
                (这类曲调我谈不上多喜欢,毕竟太过仇怨,只不过我通琵琶,府上人也无几个人通晓此道,道比不得琴声萧声那般婉转飞扬亦比不得古筝,而戏班子里的多为京剧越剧,很少有这类琵琶):婚宴喜事想来当有几曲喜乐,京城知名戏班总好的过江湖艺人
                (非我贬低江湖人而是他们弹奏的确称不上排面,就譬如刚刚那十面埋伏明显少了一些危机四伏多了一些哀怨):曲艺亦是一门功课只不过比之圣贤书,挽弓射月少了一些夫子门口中的大道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7-01 20:24
                回复
                  2025-09-30 10:4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挂碍于格格身份,本不当“屈尊”为他们声辩甚么。但按捺不住直率性子,置评道)
                  江湖艺人怎么啦。搁着那天桥下,善学百禽鸣叫的百鸟张、擅长暗春的管子张,或是寻常的字画家......那些贫人的围观喝彩声,或是打赏时候的铜板脆声,不亦是另一番鲜活的百家热闹;正所谓人能兴地,地能兴人,对这些更拿人的把式,我就喜欢得很。
                  (镇日里交往的哥哥们,或是簪缨氏族的贵公子,芝兰玉树,走马间侧帽笼鞭,往上数几朝,家中长辈泰半是有能留在青史的功绩的;或是扎着红黄带子的皇家血胤。在左右翼宗学和国子监官学里,总能捕得他们的身影,却从未听闻他们有这般流连于温香翡翠奁,红楼桂酒的“课业”)
                  (好奇趋势下追问道)听曲儿还能听出大道理呢?
                  (有些苦闷地添声)只不过,若事事都当一门功课来做,岂不少了诸般乐趣。


                  IP属地:新西兰9楼2020-07-02 10:16
                  收起回复
                    :小格格若是喜欢——也不必非去天桥,就在前门大街亦有不少江湖艺人,如踩高跷,胸口碎大石亦有精彩的舞龙舞狮
                    (我非看不起江湖艺人,这些江湖人士亦有自己的绝活,如卖糖人的老爷爷捏出来的糖人活灵活现就如同真的一样):自然算是吧,毕竟不是什么曲子学堂都会教,就譬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
                    (高山流水遇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我自然体会不了那样的情景是如何):就是这个理,若事事同学问挂钩那岂不是太没情趣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02 21:12
                    回复
                      (这般聆他徐陈,于前门大街的印象实是浅薄的,原先单觉得,那处绿杨垂柳还有红彤紫绀的马樱花,兼着店铺前的呼喝招徕。偏着颊,细细思忖后道)我倒不曾瞧见过,兴许是鲜鱼口附近摆的把式吧,只是那处摊贩攒聚,我阿玛一直不允许我近前,道是乱的很,但幸而那舞龙舞狮,每逢年关上元夜或是乞巧时的庙会,总是能瞧见。
                      (指间的竹帘仍是卷起半幅,甚而还探着雪颈,借着月光,打量起他如裁剪的英朗貌容)
                      先前曾听女傅讲,南面汉人的赛神会上,那在彩台上站在最前舞龙头的,都是如您这般年岁的儿郎。等演罢,就宛如科举放榜时,那些端坐在马车里的女孩子都恨不得将人拉回府邸中,却又被家教管束,不敢看太多眼;或是也能似潘安那般收到满捧的花束。
                      (这厢还欲添言,却又捕得旁侧闪过的一道身影。先止住这番话头,询梵境)啊?阿琢姑姑也来这婚宴了吗,(是想起惊蛰时,同宣阳姑姑的那番话。梵境缄声将螓首一点,自个儿已然从圈椅间起身)晓得啦,这便去寻她。
                      (原身后那发鬏已向着那人,却又俶尔转回身,抿着嘴)和您一番攀谈倒是很有趣(后话不赘)


                      IP属地:新西兰11楼2020-07-03 1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