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吧 关注:14,103贴子:381,974
  • 23回复贴,共1

中国人有四个毛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老的就是最好的。
因此,这是一个总向后看的民族,总把老的作为新的标准。
老和新都有优缺点,如何选择?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新的优点多老的优点少;后人一定比前人更聪明。因此,人主要应该向前看,次要向后看。
王羲之是书圣,什么叫“圣”?就是贯通前后无法超越。真是这样吗?首先这就不符合否定规律。自王以后书法又发展了将近2000年,结果还是不如王羲之?我认为,现在的一名街头书法家都远超王羲之,不信去看看。
2,苦的就是最好的。
中国人素来以苦为荣。与吃苦对应的是技巧,什么叫技巧?就是做事的方法和理念。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技巧是主,吃苦是辅;吃苦是技巧穷尽后的补充手段。以苦为荣正好相反。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整天在和苦互动。按照对立统一规律解释:和谁互动一定具备浓厚的谁的因素,一名厨师天天和大葱打交道身上就全是葱花味。如是这样,中华民族身上就全是苦味,堪称苦命的民族。更可怕的是,苦久了还升华了,开始以苦为乐了。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叫“我容易吗我”,这是在享受苦。
3,复杂的就是最好的。
太简单了瞧不上,认为是侮辱智商;崇尚复杂的,可复杂的做着又费劲。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就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
要问中国什么最多?回答是:大师最多。什么叫大师?能把简单的说成复杂的就是大师。
4,中庸的就是最好的。
中国人常以中庸为智慧。那么,什么叫中庸?简单说就是走矛盾双方的中间路线。如果往深了说就是:骑墙术、和稀泥。再往深了说就是:黑白不分、善恶不明、是非不辨。如果落实在行动上就有三种表现:
第一,被动式的:看透不说透、难得糊涂、知足常乐。这叫什么?自欺欺人!
第二,主动式的:做了坏事还得有个合理的解释。鲁迅先生对这种行为早就有过评价,就是“当了**还得立牌坊”。
第三,中间式的:自己不做还不允许别人做;别人做了要么冷嘲热讽要么利益均沾。这就是红眼病。
因此,中庸之道就是的独善之道。什么叫独善之道?就是自利之道。联合国微博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间保持中立,那么你等于是站在了加害者一边”。
老的肯定是苦的,苦的肯定是复杂的,复杂的最容易中庸。
大秦潼关2020-06-11 10:21:27
声明:
1,本文为本人原创,将同步分享到本人在天涯论坛“于洪奎”账号上和百家号“黄书郎”账号上。还可能分享到百度贴吧上。
2,本文配图为百度选取,非本人作品。


1楼2020-06-14 20:16回复
    不要说中国人,是中国文化!中国人也不都好这套!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6-15 21:35
    回复
      2025-08-14 07:07: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想太多了,跪久了站不起来还是怎么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18 10:09
      回复
        扭曲的论证。
        1、用无法量化的书法作为老新对比,连对比的根本要素都失去了。
        2、没有前辈吃的苦,我国能有现在的经济?你爷爷的爷爷不吃苦,不努力工作,娶不上老婆能有你?
        3、复杂的不好简单的好?联合收割机复杂,锄头简单,马车简单,真是呵呵了。
        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才是中庸的解读,自己误读还大放厥词?
        总结——有病。


        8楼2020-06-19 00:06
        收起回复
          单就吃苦来说,以前老辈子们上班不管是时间还是强度在整体上比不了现在,当然他们条件差。那个时候边唠嗑边上班是常态,王进喜这些是模范。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6-19 11:31
          回复
            中国人10个不能说的毛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6-19 11:45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20-06-19 19:10
              回复
                看热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6-19 19:45
                回复
                  2025-08-14 07:01: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网友【吃饭四年】:
                  您举了一个收割机和锄头的例子,认为收割机是复杂的锄头是简单的。结论是还是复杂的好。
                  您说收割机的复杂和我批判的复杂不一样:
                  1,内容不同:收割机是科学技术的积累。我批判的复杂是原始手段的堆积,且这种堆积还不是有序的是一种盲目的复杂堆积,即一大堆锄头堆在一块。
                  2,目的不同:收割机是为了收割时简单,我批判的复杂是为了向他人炫耀。
                  3,效率不同:收割机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我批判的复杂是效率和强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突出复杂度和高强度,说白了就是为了突出吃苦的精神。
                  4,导致的结果不同:收割机的复杂会导致发展,我批判的复杂会导致原地踏步。收割机的复杂会迫使人们向前看,我说的复杂会迫使人们向后看。收割机的复杂会导致社会平等,谁行谁上;我批判的复杂会导致等级制度,谁老谁上。收割机的复杂会导致脚踏实地,我批判的复杂会导致形象工程。


                  13楼2020-06-20 10:08
                  收起回复
                    高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什么叫效率?就是质量和数量的统一。苏联T34坦克放弃了一定的质量,赢得了数量;德国虎式坦克追求质量,丢弃了数量。结果,虎式丧失了对T34的优势,惨败。
                    证明:数量弄好了也是质量,但质量弄不好就会变成数量。中国是农耕民族,在一块土地上精耕细作,把质量变成了数量。
                    (苏联战胜德国有强烈的美英的支持,咱们这里抛开这个因素不说)


                    14楼2020-06-20 10:22
                    回复
                      歇菜去吧。四书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哪里说越老越好?
                      书法圈学王羲之者死。不像王羲之者活。学的是王羲之的创造力。
                      无知者无畏啊。在这儿白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5-05 2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