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岩途教育吧 关注:1贴子:29
  • 0回复贴,共1

中国古代教育之唐朝(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一篇我们聊了唐朝时期平民和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今天我们说一说唐朝的皇室教育。
01
唐太宗执政时教育机构设立有国子学,太学,先有太学为最高学府(注意太学国子学都不是唐太宗时期设立的,以前我们说汉朝教育的时候就说了,汉武帝时期在长安设立的太学),后来一些王公贵族子弟不愿意和平民子弟在一起学习,就又设立了国子学,其实跟太学是同等级的,大概相当于贵族学校。到了唐朝,太宗又设立了宫廷管学,把皇家弟子又给分离开来单独学习,这个就厉害了,相当于社会阶层更加的固化,统治阶级学习怎么统治,贵族阶级学习怎么捞钱,平民阶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看看能不能上去一层。
02
太宗这是为子孙后代长治久安把心操的稀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什么鹞死怀中,虚怀纳谏之类,总能说出来几个,这里我们不多说,主要说说他写给儿子的那本《帝范》。他为什么想起来写这本书呢,因为唐太宗晚年时候,连年用兵且大兴土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而且皇室内部也暗潮涌动争夺皇权,所以太宗就想起来写本书送给太子李治,把自己的一生经验和感悟都写在里面,希望可以对李治继位治国有所帮助,顺便也在书里反思一下自己。
03
听着名字我们就能知道这本书大概说的是什么,《帝范》不就是皇帝要遵守的规范嘛。书里主要写了为人君的道德规范和治国方略,分四卷十二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帝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帝王家庭教育著作,所以伟人永远那么的伟大,随便写本书教育儿子,就成了历史第一,开创了先河。
04
老规矩,书的原文我不做赘述,有兴趣的同学自己百度查找去,不难找的内容。里面十二篇分别说了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等12个准则,这里我们提出聊一下第九赏罚篇,为什么要说这篇,因为最实用,也跟我们一直宣扬的方法论相契合,我们前面一直在说制度决定底层行为,赏罚篇里体现的最为明显“显罚以威之,明赏以化之,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这就是很明显的顶层设计来决定底层做法,太宗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充分认识到了行为导向性的逻辑,这种认知程度,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跟不上。东汉荀悦说:赏以劝善,罚以惩恶。这句话既为我们指出了赏罚的原则,也为我们阐明了赏罚的作用。赏罚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心的向背和统治的成败。
05
治大国如烹小鲜,赏罚逻辑的确立决定了国家今后的风气和兴衰。所以古代帝王对后代的教育思维,很值得我们现在家庭好好研习。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管是文化课教育还是人生教育,都感到束手无策,可以多去读一些古籍,老祖宗们,已经给了你很好的方法,你不去看,不去学,总不能塞进你脑子里吧,都想不劳而获,不学而慧,您觉得可能吗?
明天我们聊宋朝教育


IP属地:广东1楼2020-04-04 10: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