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一直在学习超吹。前面我发过一个心得,内容大致是如何从吹不响到吹响。
这些时一直在练习音色控制和流畅性,最后发现细调GAP果然还是个无法绕过的环节。
因此这里分享一下我在学习音色控制时的一些调琴心得。
关于如何调大调小的方法我不打算多说,这方面网上教程很多。
我只谈下我觉得什么时候该调大什么时候该调小。
首先,关于何时第一次需要调琴。
在前一篇心得里我也提到过,如果说你连吹响超吹音都做不到的话,最好不要去动琴。
当你能不用辅助手段吹出超吹音,但是音中可能还夹杂着普通吹音,声音很不干净的时候,可以第一次试试将GAP调小。只要能吹出一个干净的长音(可能音头会比较脏),就不要再调了。
接着需要做的就是去练习气息的控制,如何让长音的音色更纯净。
接着,关于何时需要非常细致的第二次调琴。
感觉长音的音色已经能控制得非常干净了,但是音头无论怎么控制气息还是很脏。
专程吹一个超吹音能够比较快的反应,但是在快速的曲子中,这个超吹音总是会慢半拍出来。
当练习时出现上述情况的时候,意味着真的该细致的调一次GAP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这些情况其实练习时自己非常难察觉到,但是如果用手机录音录下来,就很容易听出问题。
另外,关于啸叫。
啸叫一直有说法,通过往吹气簧片中部贴负重可以很好的避免。
然而,我不推荐这么做。
在我练习的过程中,起初5孔超吹特别容易啸叫。但是后来逐渐发现,这个啸叫是由于我5孔超吹不一样的气息控制所导致的。
换句话说,啸叫了说明自己的超吹气息是有问题的。虽然可以通过贴负重来避免,但是气息问题是仍然存在的。
因此如果练习中发现有孔一直啸叫,我觉得最合适的做法是多练习,通过控制气息是可以完全回避掉的。
如果实在是怎么练习都有啸叫,有很强的挫折感,这时候再去尝试贴膜也可以。具体方法网上教学也不少。
最后,关于如何细致调GAP。
前面说到了,如果音头脏,或者在快速的曲子中超吹响应变慢,这些都说明了该孔的GAP对于你来说太大了。
因此,当出现通过练习无法回避的上述情况时,请尝试将GAP调小。
如果自己的气息控制已经比较熟练了,就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哪怕GAP只是调小一点点,音头也会干净不少,响应会快很多,气息更轻松,能够把更多的集中力放在音乐本身上。
但是,GAP过小也会导致演奏非常难受。
这里,我觉得GAP过小的标准并不是吹气音吹不出来或者不容易吹出来。这个标准太松了。
我的标准是,会导致在很投入的全力演奏中,突然出现吹音不畅的感觉。尤其是在做了很深的3控压音后接一个快速过渡的吹音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就像一个音被闷掉了一样。
我认为,超吹只是点缀技巧,调内音才是用于表达感情的核心。因此,GAP的调整一定不能导致在全力演奏时出现闷音卡音的情形。宁可超吹的音头脏一点,气息控制更难一点,也不能失掉调内音的顺畅感。
因此,最后我认为,就456孔的GAP调整来说:
4孔的GAP需要留大一些,可以牺牲一点4孔超吹性能。标准为3孔压音到#5后立即接4孔的吹音过渡124,这个吹音1能够一点都不出问题,非常顺畅。而且要在很投入气息很足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这个孔的超吹着重靠气息控制,不要依赖于改琴。保证4孔吹音很流畅的前提下超吹流畅性必然会降低一点。
5孔的GAP可以调到比较小,确保这个#4超吹的性能。5孔的本身的吹吸音程为半度,导致这个孔的超吹气息控制本来就比较困难。在我的练习过程中,这个孔超吹是让我吃了最多瘪的。而本身该孔基本不会用吸气压音,而吹气3音在各种常用把位里也不太会很大力的来演奏或者过度,因此这个孔的GAP即使调到比较小,也不太容易出问题。
6孔的GAP其实并不需要怎么调。这个孔的超吹和压音气息都完全靠舌尖来控制,属于非常容易控制的一个孔,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完全不碰这个孔的GAP,也能同时确保在这个孔上的各个音的音色都不错。
而至于1孔超吹和7孔超吸,我本人会尽量避免频繁使用。这俩音虽然在曲子中还是比较常见,但是数量一般不多。即使多,也可以通过换把位的方式来回避频繁使用。而无法回避的偶尔的个别音,我觉得能吹响就勉强可以了。至少我现在还没有余力去精进这两个音。
上述纯属现阶段个人心得,不排除会有各种错误理解。
最后,调琴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事,请各位一定在明确的理解自己的目的后再动手调琴。漫无目的的调整只会对琴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这些时一直在练习音色控制和流畅性,最后发现细调GAP果然还是个无法绕过的环节。
因此这里分享一下我在学习音色控制时的一些调琴心得。
关于如何调大调小的方法我不打算多说,这方面网上教程很多。
我只谈下我觉得什么时候该调大什么时候该调小。
首先,关于何时第一次需要调琴。
在前一篇心得里我也提到过,如果说你连吹响超吹音都做不到的话,最好不要去动琴。
当你能不用辅助手段吹出超吹音,但是音中可能还夹杂着普通吹音,声音很不干净的时候,可以第一次试试将GAP调小。只要能吹出一个干净的长音(可能音头会比较脏),就不要再调了。
接着需要做的就是去练习气息的控制,如何让长音的音色更纯净。
接着,关于何时需要非常细致的第二次调琴。
感觉长音的音色已经能控制得非常干净了,但是音头无论怎么控制气息还是很脏。
专程吹一个超吹音能够比较快的反应,但是在快速的曲子中,这个超吹音总是会慢半拍出来。
当练习时出现上述情况的时候,意味着真的该细致的调一次GAP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这些情况其实练习时自己非常难察觉到,但是如果用手机录音录下来,就很容易听出问题。
另外,关于啸叫。
啸叫一直有说法,通过往吹气簧片中部贴负重可以很好的避免。
然而,我不推荐这么做。
在我练习的过程中,起初5孔超吹特别容易啸叫。但是后来逐渐发现,这个啸叫是由于我5孔超吹不一样的气息控制所导致的。
换句话说,啸叫了说明自己的超吹气息是有问题的。虽然可以通过贴负重来避免,但是气息问题是仍然存在的。
因此如果练习中发现有孔一直啸叫,我觉得最合适的做法是多练习,通过控制气息是可以完全回避掉的。
如果实在是怎么练习都有啸叫,有很强的挫折感,这时候再去尝试贴膜也可以。具体方法网上教学也不少。
最后,关于如何细致调GAP。
前面说到了,如果音头脏,或者在快速的曲子中超吹响应变慢,这些都说明了该孔的GAP对于你来说太大了。
因此,当出现通过练习无法回避的上述情况时,请尝试将GAP调小。
如果自己的气息控制已经比较熟练了,就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哪怕GAP只是调小一点点,音头也会干净不少,响应会快很多,气息更轻松,能够把更多的集中力放在音乐本身上。
但是,GAP过小也会导致演奏非常难受。
这里,我觉得GAP过小的标准并不是吹气音吹不出来或者不容易吹出来。这个标准太松了。
我的标准是,会导致在很投入的全力演奏中,突然出现吹音不畅的感觉。尤其是在做了很深的3控压音后接一个快速过渡的吹音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就像一个音被闷掉了一样。
我认为,超吹只是点缀技巧,调内音才是用于表达感情的核心。因此,GAP的调整一定不能导致在全力演奏时出现闷音卡音的情形。宁可超吹的音头脏一点,气息控制更难一点,也不能失掉调内音的顺畅感。
因此,最后我认为,就456孔的GAP调整来说:
4孔的GAP需要留大一些,可以牺牲一点4孔超吹性能。标准为3孔压音到#5后立即接4孔的吹音过渡124,这个吹音1能够一点都不出问题,非常顺畅。而且要在很投入气息很足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这个孔的超吹着重靠气息控制,不要依赖于改琴。保证4孔吹音很流畅的前提下超吹流畅性必然会降低一点。
5孔的GAP可以调到比较小,确保这个#4超吹的性能。5孔的本身的吹吸音程为半度,导致这个孔的超吹气息控制本来就比较困难。在我的练习过程中,这个孔超吹是让我吃了最多瘪的。而本身该孔基本不会用吸气压音,而吹气3音在各种常用把位里也不太会很大力的来演奏或者过度,因此这个孔的GAP即使调到比较小,也不太容易出问题。
6孔的GAP其实并不需要怎么调。这个孔的超吹和压音气息都完全靠舌尖来控制,属于非常容易控制的一个孔,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完全不碰这个孔的GAP,也能同时确保在这个孔上的各个音的音色都不错。
而至于1孔超吹和7孔超吸,我本人会尽量避免频繁使用。这俩音虽然在曲子中还是比较常见,但是数量一般不多。即使多,也可以通过换把位的方式来回避频繁使用。而无法回避的偶尔的个别音,我觉得能吹响就勉强可以了。至少我现在还没有余力去精进这两个音。
上述纯属现阶段个人心得,不排除会有各种错误理解。
最后,调琴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事,请各位一定在明确的理解自己的目的后再动手调琴。漫无目的的调整只会对琴造成永久性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