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96贴子:330,966

共同学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恩贴吧提供平台!


IP属地:河南1楼2020-02-20 13:32回复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IP属地:河南3楼2020-02-20 13:34
    回复
      2025-08-09 11:36: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师讲:将学到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中,难道不为德行的提高而愉悦吗?难得的志同道合的知音到来,难道不高兴吗?世人不理解,没有知音,别人误会,而内心平静,依然安于圣道,乐于寂寞和忍辱,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子曰:老师说
      学:《说文》斅:觉也。
      时:《说文》时:四时也。用四时来解释也说的过去,不过个人认为“时常”更合适
      习:《说文》习:数飞也。礼记里说“鹰乃学习”。鸟而练习飞行的本领。
      说:通悦。愉悦。不是非常高兴,是内心深处的愉悦
      不亦:古文反问句式


      IP属地:河南4楼2020-02-20 13:36
      回复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一名中学生,对国学有爱好,课余时间爱好经典和文字学,也喜欢··的义理。这里分享我所整理的个人对论语内容的一些理解。主要是锻炼自己的习讲能力,才疏学浅,德薄知微,十方仁者宥之。
        参考有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李里老师的论语讲义,子衍老师的论语学释,一些往上的数据。文字校对是依据吴大澄的篆书论语,然后结合说文解字等考证。
        希望各位能多多提出对经典的不同见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
        庚子年元月廿六


        IP属地:河南5楼2020-02-20 13:37
        回复


          篆文的第一句。字体是金文大篆体。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IP属地:河南7楼2020-02-20 13:39
          回复
            老师讲:将学到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中,难道不为德行的提高而愉悦吗?难得的志同道合的知音到来,难道不高兴吗?世人不理解,没有知音,别人误会,而内心平静,依然安于圣道,乐于寂寞和忍辱,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我的翻译


            IP属地:河南8楼2020-02-20 13:44
            回复
              子曰:老师说
              学:《说文》斅:觉也。
              时:《说文》时:四时也。用四时来解释也说的过去,不过个人认为“时常”更合适
              习:《说文》习:数飞也。礼记里说“鹰乃学习”。鸟而练习飞行的本领。
              说:通悦。愉悦。不是非常高兴,是内心深处的愉悦
              不亦:古文反问句式


              IP属地:河南9楼2020-02-20 13:45
              回复
                关于这个“朋”我愿意多说说
                从甲骨文来看,朋是两串硬币的样子。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简略地画出来三贝,因为三为大,比物不过三,篆书的又就只有三根手指头···
                但是说文里没有这个朋字,在“凤”字里能找到说朋是凤的古字
                这怎么来的?
                先是有位放荡不羁的古人把朋写成这样

                于是许慎就认为这是只凤凰

                并且认为下垂的不是尾巴,而是跟在凤凰后的鸟们···
                这只是个人的一种猜测,也许朋真的就是凤凰的意思···


                IP属地:河南10楼2020-02-20 13:46
                回复
                  2025-08-09 11:30: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许慎很伟大
                  但是那个时候的古文字数据不足,许慎先生又是以小篆解释文字。今天对其中的一些释义要有辩证地对待。
                  许慎的解释是:凤凰身后跟了成千上万的鸟,这群鸟之间的关系就叫朋。这个比喻也很形象,就好像对圣道的共同追求一样。


                  IP属地:河南11楼2020-02-20 15:11
                  回复
                    不过是由钱变成凤凰,还是和钱很像的凤凰变成朋友,这个我没有研究。大概研究就跑偏了,我们为了学习经文而涉猎古文,如果钻到古文里,顶多成为一个学者,对于成就大师和圣人关系不大。为了看见月亮,我们要顺着手指的方向,但是如果去研究手指的种种特点而不去看月亮,这样的人不能说是智慧。


                    IP属地:河南12楼2020-02-20 15:11
                    回复
                      说文里面有个倗,说的才是朋友的意思。《说文》:倗:辅也。即学记上说“离师辅而不反”的辅,同学。段玉裁说鸟部朋下曰。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葢朋党字正作倗。而朋其假借字。
                      对于朋指朋友,没有疑问了。如果非认为朋是钱的意思,那肯定不是个君子···
                      细分还有一些差别,《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这里就指朋友,而且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IP属地:河南13楼2020-02-20 15:11
                      回复
                        乐《说文》:象鼓鼙。

                        学琴的说是琴,不过说文认为这是鼓在架子上的样子。
                        两边的不是幺而是四个小鼓。鼙是小号的鼓,中间的是大鼓。看上去就好像个架子鼓。
                        不过这里是快乐的意思。音乐就是快乐嘛~
                        快乐和音乐是一个字,有很深的道理。


                        IP属地:河南14楼2020-02-20 15:33
                        回复
                          愠:心里有不良情绪(嗔恚)
                          学是觉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的是什么?觉悟的觉。学习时为了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解决烦恼的。养正遗规里说:“学也者. 所以学为人也。天下无伦外之人。故自无伦外之学。”朱子所说的学问,好像没有数学和英语。就是说,教育是教人觉悟的,现在的教育是什么?是教人学知识的。学知识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学问家,但是这个学问家不会快乐,因为他并不明白,虽然有很多知识,可是还是充满烦恼。
                          那么烦恼从哪里来?说的浅一些,是生活中不会处理事情,被这些事情搞得烦恼;是不会和人处理关系,所以才***得烦恼。马克思说:“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说学习和教育至少是学做人,学和人处关系,能够让大家和谐自己快乐。这是最低标准,更高的标准是什么呢?卖个关子。


                          IP属地:河南15楼2020-02-20 15:34
                          回复
                            学习是学做人。然后贵在什么?贵在落实。
                            学而时习之。时,许慎说是四时,许慎说的大多是本意,对引申义不多讲,所以不能够完全认为是对的,但学习说文解字对研究汉以前的经典非常有帮助。如果时是四季的意思,也可以说“学习了做人的道理要一年四季年复一年的落实提高,中间不可放弃”也通,但是不是太通。普遍的理解是时常,学了要常落实,怎么学了长落实?今天学了“人不知而不愠”,被人误会的时候就会想到这句话。然后就控制不发火。这是对于普通人。那些心胸宽广的人根本体会不到被误会的感觉,那个时候颇有顺其自然的风度。


                            IP属地:河南16楼2020-02-20 15:34
                            回复
                              2025-08-09 11:24: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些能把经典整本整部背下来的人不会差了,因为他会背了论语,做事情有点问题,孔子就在身后指点他,背老子,老子就指点他。历史上大多数古文人都会背,有些人会背也没出息是因为他学而不时习之,就变成书呆子,变成“孔乙己”。学了不行,钻到死角了叫“孔乙己”。今天要复兴古学,也要避免作这种孔乙己。


                              IP属地:河南17楼2020-02-20 1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