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在古代】
在古代,是没有情人节的,我们目前的情人节也是源自西方的节日。近年来,“七夕”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视为“中国情人节”。可是,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里,这个节日真的是“情人节”吗?
三峡博物馆相关专家表示,“七夕节”被当成“情人节”当然是错误的。其实,这个节日的真正意义是中国传统的“女儿节”,也就是“乞巧节”。
不过,中国古代确实有“情人节”。关于这个节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如今我们所称的“元宵节”,也就是古代的“上元节”;还有一个则是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
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过情人节的呢?
在古代,平常女子大多“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可以说,元宵节为古时女子创造了一个幽会情郎或结交才俊的机会。“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便是描绘古代男女在元宵节互诉衷肠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