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考完之后一直想着写点东西来记录这惊心动魄的一年,既想给自己一个记录便于以后拿出去吹嘘哈哈哈,同时更重要的是想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因为我身边的师兄师姐考西南大学的很少,所以当时找资料尤其是专业课真的走的太多弯路了,说实话:西大及西大的老师真的都很善良,所以真心希望考西大的小可爱都能如愿,衷心希望接下来的回答或多或少能帮到大家:
简单介绍一下情况:20考研,其实就是2019年12月21、22号考两天,我报考的是西南大学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考试科目三科:英语一、政治、教育学综合。(附一张当时的准考证,我觉得我会保存一辈子的哈哈哈哈)

一、择校:心之所向、“苹果定理”
我本科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师范院校,并非985、211,尽管在当地还不错,但是对外只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我经常跟同学调侃的是:我回四川老家肯定找不到工作的,家里又没矿,所以只有靠自己,因此只有考研一条路可走。大一大二的我活跃在各种社团组织、比赛、志愿活动、大创、创新杯、搞事情等等,因此并没有分配太多时间用在期末背书考试中(尽管疯癫活泼,但是该读的书一本没落下,我内心还是个爱读书的文艺女青年、并且很喜欢读书),理所当然考试成绩在我们班只能算一般,曾经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重要,期末成绩都是背出来的(理性的看待: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不在乎等等…..但是最后保研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哽咽、膈应了好久。所以说:大一大二欠下的东西后面都是要还的,以前过的潇洒、期末不好好背书,考研时背到吐只能自己受着。
所谓“心之所向”:我觉得每个人走的方向都跟个人性格密不可分,就我而言:属于好动、爱说、喜欢团队、喜欢实践活动、喜欢动手的一类人,我喜欢在实践和锻炼中去检验所学理论。大学几年参加过很多社团、很多比赛、很多实践性的活动,感受过不同的平台,认识了优秀的人……尽管搞事情的时候没想过后面的保研,没想过期末刷高分。但是我依然不后悔、不遗憾,假如有二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如此。我的大学过的充实、有趣、累、多彩……我像一块海绵一样,努力挣扎着去吸取干货、充实自己,永不止步。想什么、做什么,不带负担包袱选择自己想要做的,无关宏图、理想、伟大目标这些高大上的词汇,仅仅是追随内心、坚持到底。对于择校,我一直就认为应该这样,没有哪个学校好考,但是再难考的学校也有人考上。你想要离家近、想去见识北方的豪迈、想去桂林见识南方的山水、想去北上广奋斗、想跟男朋友一个城市、想考高考时没有考上的西南大学……那就去!按照你心底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去做!
所谓“苹果定理”:我认为人是奇怪的动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肩上责任的加重、心理身体的逐渐成熟由勇敢无畏变得犹豫、变得畏缩、变得恋家,不知三十岁的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陌生的市侩女人,但是就此刻:我想我应该是奋斗的。大一大二的时期:就我的性格而言,我认为人就应该趁着年轻、有精力、有能力的时候去远方,结识更多优秀的人、见识不同的风景和事物、做更多的尝试和挑战,让自己发挥到极限。那时候从来没想过回四川、回家,只想考北京的、上海的985名校,可是大三后当自己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我发现我太年少轻狂的,考研很难,考名校更不容易。那段时间疯狂收集信息,看到一些985的报录比和竞争人数后,整个人完全就是蔫了的状态。来上大学之前就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必须考研,心理也确实有准备,但是没想到还没开跑我就有点眩晕了。到后面自己长大了、身上的责任更重加上一些别的事情和自我挣扎,不想出去流浪让妈妈担心,决定考回去。四川好一点的师范院校可能就是川师了,可是川师跟我本科学校差不多,所以想冲一冲更好的学校——西南大学,也算圆了当年高考时候的一个梦吧,并且综合我的个人实力,我觉得这所学校是我能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苹果,努点力应该能实现。
于是乎,考研的院校就定下来了。我很清楚的记得我是19年2约22号出发到的学校,大概在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定下了学校,然后重新买专业课的教材,以及搜集资料。于是乎,战幕拉开。
二、英语:汇聚点滴、多想多推
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汇聚点滴”是指前期的打基础以及长期坚持的过程,“多想多推”是指后期做真题尤其是阅读时候的策略。下面是我当时复习英语的时间轴以及一些“坑”和策略:
1.单词:大概是19年3月初开始搜罗各科资料的,最早开始的是单词,我当时用的是恋恋有词,一边刷课,一边看书(附当时的朋友圈,恋练有词真的太火了)。
然后每天都在狂刷视频和单词,印象很深刻的是在19年5月20号的时候刷完了伟哥所有的课(现在算算,花了接近三个月的时候刷单词,其实还是有点不划算,后面说建议)。刷完之后每天早上复习十多页吧,基本上翻完这两遍之后这本书就没有翻过了,后面听从同学的建议,一直用的是墨墨背单词,(花了一百来块,有点小贵,但是真值。)5月份每天早上用墨墨刷单词200个,6月份差不多刷400个,7、8、9月份每天刷600个,10月份之后的目标一直定的是600个,但是因为专业课到了强化冲刺阶段、政治也安排上来了,有时候就没有时间完成单词的任务。(我真的真的大赞墨墨的,它会根据你的记忆曲线进行反复的练习,并且进步真的很明显,刷完恋恋有词之后做阅读一小般半的单词都不认识,用墨墨背到9月份的时候一篇阅读基本只有二十来个单词比较模糊,到后期模糊词就只有几个了)不过说实话,我前期单词这一块儿真的太亏了,虽然听着视频学单词,听伟哥说点他的创业鸡血、时不时来点人生哲理和鸡汤、偶尔开开车来点段子挺搞笑的,每天听课都乐呵呵的。说真心话两三个月仅仅刷完一部分高频词汇效率真的很低,当然肯定也有我的个人原因,那段时间学校、课程各种事情比较忙,但是我真心恳请和建议大家可以下个app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都能刷六七百个了,犯不着每天花大把时间还只能过50来个单词。除非你喜欢有人带着你学习的这种模式(看视频刷单词也有很多好处:记的牢;跟着伟哥上课的过程中真的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学会了他的“词缀法”记单词;在句子中学习单词一举多得……)。所以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我个人经验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你,小伙伴们可以适当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自己的方法是最好不过的了。
2.长难句:大概4月中旬的时候开始跟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且隔三差五复习,可能那个时候我英语还没有入门再加上从小到大的语法都学的很烂,所以听完何凯文的语法课之后我感觉效果一般。到了7月份的时候跟着同学入了刘晓艳的坑,跟完了刘晓艳所有的长难句的课程(她的课是真的多,而且没有买正版,打印出来的课件也巨多)。就我个人而言,在长难句这一块儿刘晓艳讲的比较好,通俗易懂(真的非常通俗、深动形象),她会举例,会正儿八经的叫你怎么破解长难句而不是像何凯文讲的那么官方学术高级,用通俗的语言理解语法、遇到句子会读会断句于我的英语水平就很ok了。不过关于选老师还是因人而异的,我之前也超级喜欢何凯文(只是不太喜欢他老是拿大学英语老师说事而已),并且他上课也很好,只要对你胃口,完全ok。此外,相信老师姐,真的真的天道酬勤,当你把96年到现在的阅读文章精翻过三四遍、看完解析之后,真的对于你来说不存在什么长难句的!长难句我先后跟过何凯文、刘晓艳,内容在本质上其实是差不多的,关键是你怎么去讲三位老师的内涵融合在一起,对于何凯文我唯一记得的是“拆分”,刘晓艳影响我要多一点,我从她那学到了“分成一坨一坨”、“别管什么定、状、补,你只管判断谁修饰谁,只要阅读长难句你能提出主谓宾”。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也没有说确定的用谁谁谁的方法,这种理论或者方法论绝不能套用别人的,因为我们大家的脑子不一样、思维不一样,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优势拉长、并且用别人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缺点。(虽然我成绩很一般,但是就这个方法我深有体会:我学英语一直以来就从来分不清什么定语状语的,更不用说划分句子了,但是我觉得我有那么一点点语感的,于是在刘晓艳的熏陶之下,我每次做题就会在心理默默念叨“这一坨是在修饰它,那一坨是在修饰那个”,后面加上自己的语感慢慢的从这一坨那一坨的能分得清定语状语了,但是好久不练现在啥也忘记了,所以学习这个东西就是要不间断的日复一日的往脑袋里面塞东西)
3.阅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唐叔,唐叔,唐叔!
我刚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师兄就给我强推唐迟老师,后面买了他的书:阅读的逻辑(这本书有点小贵,其实跟他阅读课讲的一样,如果你爱做笔记的话不买也罢),词汇的逻辑(这本书是词汇书,但是绝对会颠覆你对词汇书的认知,写的是真的好,它是根据不同的模块整合的单词,例如有宗教、经济、文化、法律等等,把相关的词汇整合到一起,可是对于20届的考生真的太亏了嗷,大概我们考前一个月这本书刚刚上市,后面时间太紧了,我是每天晚上泡脚的时候翻10页左右,总共也就翻了四分之一吧。我7月之后一直用的墨墨刷单词,所以单词基本掌握的还是算可以的,后面翻单词书实属不明智之举,买书纯粹是为了支持唐叔,当然分模块刷单词这本书真的绝了),其次就是唐叔的课程(都是看的网盘的资料,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真的没钱报班啊哈哈哈,有朋友想要的话可以问我我哦)
5月20号刷完单词视频后就打算每天一篇阅读走起,但是我真的高估我自己了(记得当时还写了篇日记咆哮,可是忘记带笔记本回家了尴尬,之后回学校了一定要把我那几本笔记本上的心理过程补上哈),连着做了两三天,全军覆没或者一篇对一个,单词基本靠猜、长难句长的真的像鸟语(最伤人的是连主语都找不到)、有时连题目都都不懂、只要是考宗教去就全歇菜…想着自己好歹背了两个月的单词,没想到真做题了却是这个鬼样子,真的太打击人了。后面在同学的建议下我放弃做真题了,5月份做真题我觉得我就是在浪费题。后面又继续刷唐叔的技巧课、文化背景课程等,正式开始做阅读真题是6月开始的,一直持续到8月底,每天一篇阅读。我是从96年做到了18年,做题的步骤依次为:
第一步:审题阶段:分别给每段划分序号,回头阅读各段首句(仅仅是首句或尾句以了解大意),仔细阅读每个题目,但是绝不能阅读选项(不仅是大家的经验,个人亲试,看了选项判断会被局限的)
第二步:做题:带着问题从第一句读到最后一句,若遇到了定位点则要精读,非定位点只需要把握好转折处以及段落首尾句,其它句子明白大意和感情态度即可。通常情况下题目顺序和行文顺序是一致的,特别注意:转折词后是重点、首尾句是重点、情感态度最重要、首段有可能是“幌子”(优点首段可能仅仅为了用事例引题)。考研阅读不是选择正确选项,而是选择最佳选项,所以需要你仔细推敲和思考,反复比较后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第三步:检验:做完之后顺着文章思路捋一遍文章,然后检验一下题目是否有推不通的地方,检验阶段我建议用“戴帽子”策略,即看一下题目是否能刚好戴在你的选项上面。
第四步:校对:核对答案,知道自己有哪些错题之后先不看解析,自己尝试着自我纠错,我感觉很多时候一对完答案之后就知道自己错哪里了,所以通过每一次的自我纠错可以明白自己出错在那个环节。
第五步:跟视频,捋思路:我对完答案之后就会看唐叔的真题解析视频,通过看别人解题的思路来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虽然有些时候我的思路会出错,但是我发现有些时候我自己的解题思路会比唐叔的要好理解,但是还是要吹爆唐叔哈,他真的是一位实力派,我这样说更多的是想表达:不能一味的期待别人的葵花宝典,自己也应该思考和总结,毕竟研究生是一场选拔性考试,不仅仅是分数上的选拔,还有个人的综合素质、你是否适合做研究、思考是否深入、以及你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等等。
第六步:最后是总结反思,在错误的选项后面写清楚原因,比如:偷换概念、夸大事实、张冠李戴等等,这一步总结的多了有利于你从出题者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坑”,当练习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你看了文章大概都能明白出题者会设置什么样的题目,前提是你要像唐叔说的那样善于总结。此外,我个人还有一个小习惯,在自己做错的题目后面写小结,总结回想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错、问题出在哪里(当你小结写多了之后就会觉得其实考研阅读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难,还会感觉自己有些题错的很智障)。
4.作文: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二十分,考一些时事话题,考察我们整体的英语能力,小作文10分,背一些套话和模板就ok,主要考察你的语言表达以及格式是否正确。
作文这个东西没什么巧办法,你本身的实力怎样作文就会呈现什么样。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好的话建议提前两个月去听听刘晓艳的作文课,按照她的方法一点点积累到最后分数应该不错;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一般的话建议你直接考前一个月背模板吧,简单粗暴也不容易出错,只不过不容易出彩。(我对我自己的英语心里有数哈哈哈,所以直接背的模板,因为我觉得我自己背不出来。我总共背了4个模板:科技产品的影响、个人品质、孝顺父母、保护环境,很幸运这次考的是个人品质,所以我赚了)
5.三小块:
新题型:(对于七选五这种大家普遍认为很简单的题我表示很难受啊),新题型类型有七选五(最难)、排序、选标题(最简单)。基础好的同学可能觉得这就是送分题,可是对于基础一般的人来说这个题全军覆没真的是常有的事。这类型题在考研英语中是拉分项目,考察的生僻词较多,出题者压根就不想让你读懂!非常考验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英语的积淀。最基本的方法是“首尾相连”,但是方法论始终只是方法论,多学多练才是王道。
翻译:因为我本人经历过三次六级,所以我真的怕了六级的汉译英,看到考研英语是英译汉
完形:
三、专业课:基础要牢、巧记多背
大头大头大头!敲重点!
四、政治:关注时政,肖四肖四!
五、时间战线
六、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七、研友:人各有异、自我中心
八、心态:“放大缩小”、“老娘天下最美“
九、恋爱:天大最大、西大最大
饭不好吃?
酒不好喝?
那谈什么恋爱。
如果你有灵魂契合的恋人,能遇上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爱情真的很棒,衷心祝福祝福。同时希望你们能携手并进、共同上岸;如果你没有谈恋爱,请止步,原因如上。话糙理不糙,毕竟我们只有一颗心、一个脑袋。
(这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实在话,感谢他。)
十、决心: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十一、 父母家人:你需要一些寄托和信念
十二、“小幸运”
虽然考研不是特别伟大的事,但是考研狗真的很敏感很脆弱,一点点小小的安慰、巧合、小事儿都能让人开心好久,小到哪怕是今天食堂阿姨给我打菜的时候微笑了一下…..反正就我而言,那段时间真的很玻璃心
1.为了省钱,我最开始用的是师兄给我的旧的恋恋有词,后来京东推出了一个“一分购”随机发货的活动,然后我就花一分钱买到了恋恋有词。敲重点:我身边的同学随机买到的都是六级的资料,就我,就我!!感谢京东爸爸磨碎机的书都正好是心心念念的那本。
嗷,后悔寒假回家的时候没有带上我当时写的那些本日记本和任务笔记本,靠着微博和朋友圈回忆的稀稀疏疏,望大家见谅,确实是真心希望对大家有用。
未完待续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私信我
考完之后一直想着写点东西来记录这惊心动魄的一年,既想给自己一个记录便于以后拿出去吹嘘哈哈哈,同时更重要的是想给师弟师妹们一些建议,因为我身边的师兄师姐考西南大学的很少,所以当时找资料尤其是专业课真的走的太多弯路了,说实话:西大及西大的老师真的都很善良,所以真心希望考西大的小可爱都能如愿,衷心希望接下来的回答或多或少能帮到大家:
简单介绍一下情况:20考研,其实就是2019年12月21、22号考两天,我报考的是西南大学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考试科目三科:英语一、政治、教育学综合。(附一张当时的准考证,我觉得我会保存一辈子的哈哈哈哈)

一、择校:心之所向、“苹果定理”
我本科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师范院校,并非985、211,尽管在当地还不错,但是对外只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我经常跟同学调侃的是:我回四川老家肯定找不到工作的,家里又没矿,所以只有靠自己,因此只有考研一条路可走。大一大二的我活跃在各种社团组织、比赛、志愿活动、大创、创新杯、搞事情等等,因此并没有分配太多时间用在期末背书考试中(尽管疯癫活泼,但是该读的书一本没落下,我内心还是个爱读书的文艺女青年、并且很喜欢读书),理所当然考试成绩在我们班只能算一般,曾经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重要,期末成绩都是背出来的(理性的看待: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不在乎等等…..但是最后保研出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哽咽、膈应了好久。所以说:大一大二欠下的东西后面都是要还的,以前过的潇洒、期末不好好背书,考研时背到吐只能自己受着。
所谓“心之所向”:我觉得每个人走的方向都跟个人性格密不可分,就我而言:属于好动、爱说、喜欢团队、喜欢实践活动、喜欢动手的一类人,我喜欢在实践和锻炼中去检验所学理论。大学几年参加过很多社团、很多比赛、很多实践性的活动,感受过不同的平台,认识了优秀的人……尽管搞事情的时候没想过后面的保研,没想过期末刷高分。但是我依然不后悔、不遗憾,假如有二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如此。我的大学过的充实、有趣、累、多彩……我像一块海绵一样,努力挣扎着去吸取干货、充实自己,永不止步。想什么、做什么,不带负担包袱选择自己想要做的,无关宏图、理想、伟大目标这些高大上的词汇,仅仅是追随内心、坚持到底。对于择校,我一直就认为应该这样,没有哪个学校好考,但是再难考的学校也有人考上。你想要离家近、想去见识北方的豪迈、想去桂林见识南方的山水、想去北上广奋斗、想跟男朋友一个城市、想考高考时没有考上的西南大学……那就去!按照你心底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去做!
所谓“苹果定理”:我认为人是奇怪的动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肩上责任的加重、心理身体的逐渐成熟由勇敢无畏变得犹豫、变得畏缩、变得恋家,不知三十岁的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陌生的市侩女人,但是就此刻:我想我应该是奋斗的。大一大二的时期:就我的性格而言,我认为人就应该趁着年轻、有精力、有能力的时候去远方,结识更多优秀的人、见识不同的风景和事物、做更多的尝试和挑战,让自己发挥到极限。那时候从来没想过回四川、回家,只想考北京的、上海的985名校,可是大三后当自己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我发现我太年少轻狂的,考研很难,考名校更不容易。那段时间疯狂收集信息,看到一些985的报录比和竞争人数后,整个人完全就是蔫了的状态。来上大学之前就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必须考研,心理也确实有准备,但是没想到还没开跑我就有点眩晕了。到后面自己长大了、身上的责任更重加上一些别的事情和自我挣扎,不想出去流浪让妈妈担心,决定考回去。四川好一点的师范院校可能就是川师了,可是川师跟我本科学校差不多,所以想冲一冲更好的学校——西南大学,也算圆了当年高考时候的一个梦吧,并且综合我的个人实力,我觉得这所学校是我能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苹果,努点力应该能实现。
于是乎,考研的院校就定下来了。我很清楚的记得我是19年2约22号出发到的学校,大概在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定下了学校,然后重新买专业课的教材,以及搜集资料。于是乎,战幕拉开。
二、英语:汇聚点滴、多想多推
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汇聚点滴”是指前期的打基础以及长期坚持的过程,“多想多推”是指后期做真题尤其是阅读时候的策略。下面是我当时复习英语的时间轴以及一些“坑”和策略:
1.单词:大概是19年3月初开始搜罗各科资料的,最早开始的是单词,我当时用的是恋恋有词,一边刷课,一边看书(附当时的朋友圈,恋练有词真的太火了)。
然后每天都在狂刷视频和单词,印象很深刻的是在19年5月20号的时候刷完了伟哥所有的课(现在算算,花了接近三个月的时候刷单词,其实还是有点不划算,后面说建议)。刷完之后每天早上复习十多页吧,基本上翻完这两遍之后这本书就没有翻过了,后面听从同学的建议,一直用的是墨墨背单词,(花了一百来块,有点小贵,但是真值。)5月份每天早上用墨墨刷单词200个,6月份差不多刷400个,7、8、9月份每天刷600个,10月份之后的目标一直定的是600个,但是因为专业课到了强化冲刺阶段、政治也安排上来了,有时候就没有时间完成单词的任务。(我真的真的大赞墨墨的,它会根据你的记忆曲线进行反复的练习,并且进步真的很明显,刷完恋恋有词之后做阅读一小般半的单词都不认识,用墨墨背到9月份的时候一篇阅读基本只有二十来个单词比较模糊,到后期模糊词就只有几个了)不过说实话,我前期单词这一块儿真的太亏了,虽然听着视频学单词,听伟哥说点他的创业鸡血、时不时来点人生哲理和鸡汤、偶尔开开车来点段子挺搞笑的,每天听课都乐呵呵的。说真心话两三个月仅仅刷完一部分高频词汇效率真的很低,当然肯定也有我的个人原因,那段时间学校、课程各种事情比较忙,但是我真心恳请和建议大家可以下个app每天利用碎片时间都能刷六七百个了,犯不着每天花大把时间还只能过50来个单词。除非你喜欢有人带着你学习的这种模式(看视频刷单词也有很多好处:记的牢;跟着伟哥上课的过程中真的学到很多人生哲理;学会了他的“词缀法”记单词;在句子中学习单词一举多得……)。所以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我个人经验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你,小伙伴们可以适当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自己的方法是最好不过的了。
2.长难句:大概4月中旬的时候开始跟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且隔三差五复习,可能那个时候我英语还没有入门再加上从小到大的语法都学的很烂,所以听完何凯文的语法课之后我感觉效果一般。到了7月份的时候跟着同学入了刘晓艳的坑,跟完了刘晓艳所有的长难句的课程(她的课是真的多,而且没有买正版,打印出来的课件也巨多)。就我个人而言,在长难句这一块儿刘晓艳讲的比较好,通俗易懂(真的非常通俗、深动形象),她会举例,会正儿八经的叫你怎么破解长难句而不是像何凯文讲的那么官方学术高级,用通俗的语言理解语法、遇到句子会读会断句于我的英语水平就很ok了。不过关于选老师还是因人而异的,我之前也超级喜欢何凯文(只是不太喜欢他老是拿大学英语老师说事而已),并且他上课也很好,只要对你胃口,完全ok。此外,相信老师姐,真的真的天道酬勤,当你把96年到现在的阅读文章精翻过三四遍、看完解析之后,真的对于你来说不存在什么长难句的!长难句我先后跟过何凯文、刘晓艳,内容在本质上其实是差不多的,关键是你怎么去讲三位老师的内涵融合在一起,对于何凯文我唯一记得的是“拆分”,刘晓艳影响我要多一点,我从她那学到了“分成一坨一坨”、“别管什么定、状、补,你只管判断谁修饰谁,只要阅读长难句你能提出主谓宾”。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也没有说确定的用谁谁谁的方法,这种理论或者方法论绝不能套用别人的,因为我们大家的脑子不一样、思维不一样,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优势拉长、并且用别人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缺点。(虽然我成绩很一般,但是就这个方法我深有体会:我学英语一直以来就从来分不清什么定语状语的,更不用说划分句子了,但是我觉得我有那么一点点语感的,于是在刘晓艳的熏陶之下,我每次做题就会在心理默默念叨“这一坨是在修饰它,那一坨是在修饰那个”,后面加上自己的语感慢慢的从这一坨那一坨的能分得清定语状语了,但是好久不练现在啥也忘记了,所以学习这个东西就是要不间断的日复一日的往脑袋里面塞东西)
3.阅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唐叔,唐叔,唐叔!
我刚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师兄就给我强推唐迟老师,后面买了他的书:阅读的逻辑(这本书有点小贵,其实跟他阅读课讲的一样,如果你爱做笔记的话不买也罢),词汇的逻辑(这本书是词汇书,但是绝对会颠覆你对词汇书的认知,写的是真的好,它是根据不同的模块整合的单词,例如有宗教、经济、文化、法律等等,把相关的词汇整合到一起,可是对于20届的考生真的太亏了嗷,大概我们考前一个月这本书刚刚上市,后面时间太紧了,我是每天晚上泡脚的时候翻10页左右,总共也就翻了四分之一吧。我7月之后一直用的墨墨刷单词,所以单词基本掌握的还是算可以的,后面翻单词书实属不明智之举,买书纯粹是为了支持唐叔,当然分模块刷单词这本书真的绝了),其次就是唐叔的课程(都是看的网盘的资料,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真的没钱报班啊哈哈哈,有朋友想要的话可以问我我哦)
5月20号刷完单词视频后就打算每天一篇阅读走起,但是我真的高估我自己了(记得当时还写了篇日记咆哮,可是忘记带笔记本回家了尴尬,之后回学校了一定要把我那几本笔记本上的心理过程补上哈),连着做了两三天,全军覆没或者一篇对一个,单词基本靠猜、长难句长的真的像鸟语(最伤人的是连主语都找不到)、有时连题目都都不懂、只要是考宗教去就全歇菜…想着自己好歹背了两个月的单词,没想到真做题了却是这个鬼样子,真的太打击人了。后面在同学的建议下我放弃做真题了,5月份做真题我觉得我就是在浪费题。后面又继续刷唐叔的技巧课、文化背景课程等,正式开始做阅读真题是6月开始的,一直持续到8月底,每天一篇阅读。我是从96年做到了18年,做题的步骤依次为:
第一步:审题阶段:分别给每段划分序号,回头阅读各段首句(仅仅是首句或尾句以了解大意),仔细阅读每个题目,但是绝不能阅读选项(不仅是大家的经验,个人亲试,看了选项判断会被局限的)
第二步:做题:带着问题从第一句读到最后一句,若遇到了定位点则要精读,非定位点只需要把握好转折处以及段落首尾句,其它句子明白大意和感情态度即可。通常情况下题目顺序和行文顺序是一致的,特别注意:转折词后是重点、首尾句是重点、情感态度最重要、首段有可能是“幌子”(优点首段可能仅仅为了用事例引题)。考研阅读不是选择正确选项,而是选择最佳选项,所以需要你仔细推敲和思考,反复比较后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第三步:检验:做完之后顺着文章思路捋一遍文章,然后检验一下题目是否有推不通的地方,检验阶段我建议用“戴帽子”策略,即看一下题目是否能刚好戴在你的选项上面。
第四步:校对:核对答案,知道自己有哪些错题之后先不看解析,自己尝试着自我纠错,我感觉很多时候一对完答案之后就知道自己错哪里了,所以通过每一次的自我纠错可以明白自己出错在那个环节。
第五步:跟视频,捋思路:我对完答案之后就会看唐叔的真题解析视频,通过看别人解题的思路来完善自己的解题思路。虽然有些时候我的思路会出错,但是我发现有些时候我自己的解题思路会比唐叔的要好理解,但是还是要吹爆唐叔哈,他真的是一位实力派,我这样说更多的是想表达:不能一味的期待别人的葵花宝典,自己也应该思考和总结,毕竟研究生是一场选拔性考试,不仅仅是分数上的选拔,还有个人的综合素质、你是否适合做研究、思考是否深入、以及你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等等。
第六步:最后是总结反思,在错误的选项后面写清楚原因,比如:偷换概念、夸大事实、张冠李戴等等,这一步总结的多了有利于你从出题者的角度去看待那些“坑”,当练习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你看了文章大概都能明白出题者会设置什么样的题目,前提是你要像唐叔说的那样善于总结。此外,我个人还有一个小习惯,在自己做错的题目后面写小结,总结回想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错、问题出在哪里(当你小结写多了之后就会觉得其实考研阅读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难,还会感觉自己有些题错的很智障)。
4.作文: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二十分,考一些时事话题,考察我们整体的英语能力,小作文10分,背一些套话和模板就ok,主要考察你的语言表达以及格式是否正确。
作文这个东西没什么巧办法,你本身的实力怎样作文就会呈现什么样。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好的话建议提前两个月去听听刘晓艳的作文课,按照她的方法一点点积累到最后分数应该不错;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一般的话建议你直接考前一个月背模板吧,简单粗暴也不容易出错,只不过不容易出彩。(我对我自己的英语心里有数哈哈哈,所以直接背的模板,因为我觉得我自己背不出来。我总共背了4个模板:科技产品的影响、个人品质、孝顺父母、保护环境,很幸运这次考的是个人品质,所以我赚了)
5.三小块:
新题型:(对于七选五这种大家普遍认为很简单的题我表示很难受啊),新题型类型有七选五(最难)、排序、选标题(最简单)。基础好的同学可能觉得这就是送分题,可是对于基础一般的人来说这个题全军覆没真的是常有的事。这类型题在考研英语中是拉分项目,考察的生僻词较多,出题者压根就不想让你读懂!非常考验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英语的积淀。最基本的方法是“首尾相连”,但是方法论始终只是方法论,多学多练才是王道。
翻译:因为我本人经历过三次六级,所以我真的怕了六级的汉译英,看到考研英语是英译汉
完形:
三、专业课:基础要牢、巧记多背
大头大头大头!敲重点!
四、政治:关注时政,肖四肖四!
五、时间战线
六、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七、研友:人各有异、自我中心
八、心态:“放大缩小”、“老娘天下最美“
九、恋爱:天大最大、西大最大
饭不好吃?
酒不好喝?
那谈什么恋爱。
如果你有灵魂契合的恋人,能遇上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爱情真的很棒,衷心祝福祝福。同时希望你们能携手并进、共同上岸;如果你没有谈恋爱,请止步,原因如上。话糙理不糙,毕竟我们只有一颗心、一个脑袋。
(这是一个朋友送给我的,实在话,感谢他。)
十、决心: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十一、 父母家人:你需要一些寄托和信念
十二、“小幸运”
虽然考研不是特别伟大的事,但是考研狗真的很敏感很脆弱,一点点小小的安慰、巧合、小事儿都能让人开心好久,小到哪怕是今天食堂阿姨给我打菜的时候微笑了一下…..反正就我而言,那段时间真的很玻璃心
1.为了省钱,我最开始用的是师兄给我的旧的恋恋有词,后来京东推出了一个“一分购”随机发货的活动,然后我就花一分钱买到了恋恋有词。敲重点:我身边的同学随机买到的都是六级的资料,就我,就我!!感谢京东爸爸磨碎机的书都正好是心心念念的那本。
嗷,后悔寒假回家的时候没有带上我当时写的那些本日记本和任务笔记本,靠着微博和朋友圈回忆的稀稀疏疏,望大家见谅,确实是真心希望对大家有用。
未完待续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