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4贴子:33
  • 2回复贴,共1

西山老师辛苦对我们的作业精深评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91126第五届作业讲评汇总1
Marven
在解读大家的诗之前,要说一说什么是人间灯火。
因为,我们活在这人间,生灭真幻,生生不息!既然我们不是圣贤,那么就依赖这人间灯火,或悲伤,或喜乐,或忧郁,或恬淡,或伤春悲秋,或忧国忧民,或感于私情,或博爱天下.....既然是以‘人间灯火’为主体,就要求大家以此为介入点,来描写这人间灯火的种种景状。也许,只是粗略的描述;也许,是细致的深入;也许,是一种深沉的感知;也许,是一种擦肩的忽略。
但是,这‘人间灯火’一定是介入点!
Marven
在诗的下联要求对仗,其实根本的目的是看大家对流水对的掌握程度。因为四句的诗,除非是高绝水平的诗人才能做到不遵守起承转合的要求,否则,都要按照此规则来走。对仗的下联,不仅要大家考虑到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还要求对对仗的手法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对仗的手法有很多,统计起来有32种,我们常用的也不过4、5种。这就是对大家排章布局技巧的一种考验,如果是并列对仗,恭喜你,肯定没过关!
Marven
僻理,是最难的;因为,所以的僻理都要脱胎于前面的‘人间灯火’并具有统一的内涵。
很多人在做僻理的时候,可以直接总结一些人生的道理,并以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和人间灯火的描述是不是具有一致的内在联系?是采用了比兴的手法,还是采用了蕴育的手法,又或者采用了景物与人世交换的手法?
Marven
对于不隔之法、疏法、动静衬托法,这是诗词十法的技巧;如果掌握不了这些技巧,就说明以前的积累不够深厚,也无法达到进一步提升的要求。
Marven
而为什么不能出现‘我‘的强烈主观呢?这是因为,任何僻理都不应该有说教性,而应该是自然而然从大家的诗句中流露出来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必然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要具有相当普遍的真理。否则,任何说教都是一种强迫,不具有代表性。
Marven
下面,我将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粗略点评,并给予指点和要求;对于明确不过关的诗友,请不要气馁,继续在本群的学习,并加入后续的选拨。对于明确要求修改的诗友,你们有三次修改的机会,一旦在最后一轮被认为过关,即可进入第四届。
这个时间为三天,三天内会有诗友被刷下去留在第五届,也有诗友很可能进入第四届。但是,无论是哪一届,都是西山的学生!没有高低贵贱,没有才疏才厚,只有先后进门而已。
1.七绝.人间烟火
文/山雨欲来
黍麦晶莹天地汲,炊烟袅绕火催香。
世人碌碌经时味,造物嚣嚣度日常。
首句写造物,次句描述造物之用。具有人间灯火气息。
尾联两句僻理了一半,而且是平行对仗,不是流水。形成不了整首诗起承转合的回环要求。
为什么这么说?
黍麦之用,于世人何理?造物之用,虽然是日常可用,可有道理僻出?
最后一联更多的是一种描述和感慨,而没有人生、自然哲理的充盈。
建议:
黍麦于人,人于黍麦,相互作用的道理是什么?天地精华的作用,想一想,于人有什么作用?
请修改!
2.人间灯火•冬夜歌女
文/历下老农
夜色阑珊起华灯,寒影朦胧踏歌声。
千家万户小厨暖,一麦一琴到几更?
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在用词上出现了矛盾,老农在字词用法上没有接触过,可以理解。
后面两句不是对仗,不过你的意思我能懂,一种对比手法;但是,后面两句没有僻理出来。只是一种景状的描述。
一麦一琴的现代人,千家万户的生计...没有直接关联!
3.咏键盘
文/历下老农
黑底长方横堤坝,白码乱出浮水花。
莫道终日不开口,响时乾坤入万家。
这首诗虽然没有从人间灯火入手,但是,在僻理上比较深邃,最后两句中的‘乾坤’二字用错。千万不要说乾坤可以入万家,而是键盘网络隐乾坤,用字词以后继续练习。
不用再改了,基础技巧以后学习!
4.人间灯火
文/夜月孤星人
风寒寂寂落孤灯,夜景凄凄别帝城。
几处伤心亏半影,一宵离恨伴三更。
前面人间灯火的描述比较虚,但意思上已经明白,这种凄惨的北漂生活不容易,也很凄凉。
既然是凄凉,应该有居不易的感慨,或者一种其他的总结描述。后面两句不是僻理,而是一种感慨。感慨这人生的不易和不舍的无奈。不是僻理
青山离别江南景,十月飘零叶落尘。
纵使人间三寿客,难为岁月一行人。
这首诗的僻理很好,人间是长寿了,可是岁月的磨难也经历了。但是,我们的人间灯火呢?所谓江南之青山,人间之十月,于人间灯火何涉?
改第二首诗!
注解是你们自己的,不是我鉴赏所理解的!
你们的诗,不只是写给自己看得,也是写给我看的;既然是写给我看的,就应满足作业的要求。@夜月孤星人
很多学生开始来的时候都说,我的作业有注释。
请问,古人的诗词有注释么?
后人加的算不算?
你理解的,和读者理解的,和鉴赏者理解的,都不一定一样!但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存在的,既然是存在的,就是应该被理解的;既然是被理解的,一定是能够被人接受的!
不能被接受,就说明:要么我表达的别人不懂,但是我表达的是有脉络可寻的;要么就是我表达的不准确,需要寻找让大家认可的词句和道理;要么就是我的思维不符合大众的逻辑。
诗有三种,一种是秀才诗,也就是普遍能看懂并具有深邃意境的;一种是教授诗,有很多生僻字和典故,只有琢磨透了才能理解;还有一种是白话诗,所谓打油。
对大家而言,如果没有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底蕴,还是走秀才诗这条路;如果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不建议教授诗这条路,虽然我能教,但是受众太少;如果去打油,偶尔一次无伤大雅的还可以,但不是我要教的。
5.七绝·浅醉华年
文/和春同住
熏风撩乱醉华年,岁在相思云水边。
梦里不知春已到,人间何处绿依然。
这首诗写得很不错!
但是,最后一联也不是僻理,而是一种感慨;何为僻理?
既然华年被熏风所醉,就应有道理僻出;既然相思在年年岁岁,就应有心力追随。
僻理不足!
七绝·夜市有感
熠熠寒灯映夜空,人来人往履匆匆。
谁知岁月艰辛处,自得浮生喜乐中。
这首诗和上面一首一样,最后一联仍没有比较紧密的呼应前面一联而僻出道理来。
这种岁月艰辛、自得喜乐的感慨,不是对前面艰辛劳碌的僻理,而是一种抒情式的议论。
任改一首!
6.七绝-客路
文/诗谋水云间
十里灯红客路赊,窗前成望雾山遮。
风云半百催华发,春夏几回许杏花?
这首诗写得很好,比较有意境。
首联中,客路赊的是留恋不舍,雾山遮的是命途;有很深邃的人间灯火味道。
尾联依然没有僻理,而是使用了空际转身的手法,以人生半百之无奈,回看过去与未来之不得!
改下联!
@诗谋水云间我看过你的作品,很有意境和感悟!
7梧桐夜雨
文/笑春风
梧桐叶叶奏琴弦,灯火阑珊夜未残。
雨落秋池人去后,情满素笺信难传。
这首诗也是没有僻理,前面的人间灯火略淡,因为这是一首情诗。
为什么要求大家写人间灯火?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就是看看大家在人生感悟上有多少深度。这种深度,也许对诗词本身的技巧没有用处,但是一定对提升诗词的深度和意境有更大的作用。
最后一联,前一句是况事,后一句是感慨。没有僻理!
春风的诗,我在头条看过,很不错。只是深度还不够。
不要改了。
8无题
文/二哥
半辈昏昏无所得,江湖遂梦满心尘。
有缘拜入西山下,学好诗词省自身。
二哥这首诗有拍马屁嫌疑,不算。
10无题
文/二哥
夜静山空孤影寂,车疲人困到鸡啼。
黯然回首来时路,秋月寒霜一路西。
这首诗前面写劳碌之苦,后面一联两句,一句虚写,一句登顶,没有僻理。
不用改了。
9山中夜访
文/九曲奔流
涧水声中浮碧月,白云归处觅良朋。
遥望山下千家火,不及林前一室灯。
这首诗前面两句写老,后面两句也没有僻理;虽然有人间灯火,但僻理本应在前面两句中;因为景色僻理是很难的,需要用到比兴之法,如果没有掌握住,这首诗一般人改不了。
你这首诗也别改了。
12人间灯火
文/西山有晴雪
贵贱苦甘看世尘,悲欢离合有来因。
民家穷富凄酸事,灯火莹煌寂寞人。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感!
人间贵贱辛苦,其实不是世尘,是夙缘;悲欢离合有来因是正确的;这是首联僻理。
后面一联是联想,写得是人间灯火。
应该说,这首诗虽然用字词比较拗了一些,但在僻理和人间灯火上是满足了要求的。
不过,用词不准确。
比如,民家穷富、莹煌、苦甘;
再想一想,怎么调整这些词句。
直接僻理,就是不隔手法。也没有主观观念!
修改!
13无题
文‖我爱古诗词
遥望星河夜色寒,万家灯火照人间。
天涯沦落思乡客,月似轻舟载我还。
前面两句太虚,虽然使用了对比之法为后面两句的转合作了铺垫;但没有写出真正的人间灯火味道。
后面两句没有僻理,一句是感慨,一句是叙事,不符合要求。
修改!
30,万家灯火
文/我爱古诗词
山色花光映佳人,白公堤下草芊芊。
万家灯火照九州,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我们以前经常用这句话来嵌。不如前面那首,这首放弃掉
11人间烟火
文/桂做翔
山林载梦沧波起,月下归舟是客家。
知了晨朝吞湛露,荒人迟暮食流沙。
前面两句中第二句很好,第一句的山林载梦虽然在事实上能理解,但不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意义。沧波之起,在外界;与山林之引的关联没有写好。
后面两句和前面两句之间没有明显的蕴育僻理的关系。
琢磨一下:
寒蝉之餐风饮露,与荒人之不教化;和前面有没有关联?
其实,在道理上我能理解你要表达的是什么,一种抱残守缺,一种自我放逐....可是,表达上不到位!
再改一次!
14、人间灯火
文/琴雪山人
清辉拉瘦父病影,残月蹙弯眉山凝。
胡杨筛落斑驳形,冷风摇曳孤灯明。
山人的记叙文我看过,很好,也很朴实。
不过,诗词的朴实表达不是古文的硬凑,它应具有节奏感、音乐感、礼仪感...
首句比较生硬,次句是对前一句的环境铺垫;后面两句也是并列式的对仗,没有起承转合,也没有僻理。
不用修改了!
15、千门万户
文/开到荼靡2019
千门次第炫朱楹,湖畔灯红夜色平。
歌舞影前添喜色,虹霓深处有悲声。
这首诗写得不错,不过,是富贵气象下被掩藏的某种情感。没有贴近人间烟火气息。
前后也没有僻理。
文字水平不错,再改一次我看看!
16无题
文/牧野清风
久伴青灯心易冷,薄衾岂耐五更春。
今宵灯火阑珊处,昨日花前漠落人。
果然如你自己所说,没有僻理到位。
请问,青灯心冷,薄衾不春;其后是什么道理?人间灯火又在哪里?
好吧,青灯之守,是情感的孤寂;薄衾之受,是自我的虐待。也少许有人间灯火的味道。
但是,这种道理如何才能僻的出来?
你看看这人间的四季,哪些符合这种等不到、耐不得的守候?
修改!
17无题
文/残冬暖雪
落日轻薄暮携寒,西君醉意枯枝传。
孤身寂静寻高处,万户窗明暖客欢。
暖雪很久就认识我了,不过因为比较忙,也没能好好的沟通过。
落日薄寒,西风着意。这种自然景象,给我们的是不应该是高处不胜寒,也不应该是人间灯火的温暖;而是,一种人间四季的无常变化,或者是人间温暖对比的心头余热。
还记得我说的,诗的意境要纯一么?
不建议改了!
18人间灯火
文/轻吟浅唱醉流光
霓虹璀璨夜风幽,月减清辉楼暗柔。
不羡蟾宫折桂客,乐悠江畔共卿游。
这首诗也没有僻理出来。
前面两句都是风景,第三句转折是感慨,最后一句又是叙事。
没有僻理。
不建议修改了!
19无题
文/诗呆
醉里燃灯弄古琴,嘈嘈切切乱愁心。
空怀流火朝天啸,无计飞霜对镜吟。
诗呆的诗,在简书上看了很多次,具有准大神的水准,偶尔可以触摸到大神之境!
前面一联交代的是一种似实还虚的景状,这是一种尚不明的愁绪。
第三句转折,以七月流火之感慨,对人生飞霜之无奈。这是伤春悲秋的典型写法,很好!
不过,最后两句仍然没有僻理出来。
或者可以说,最后两句才是人间灯火,前面一联应该僻理而入。
诗很好,继续修改!
20人间灯火
文/金珠一枚
夕阳斜照山村染,牧笛轻扬小径幽。
惬意人生何处觅?温馨岁月笔尖流。
珠珠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没有辜负铜老师的殷切期望!
不过,这首诗前面写景,后面抒情,也没有僻理进来。
不用改了。
21金榜题名时
文/若水君之
挥毫泼墨舞今生,只盼十年苦功成。
灯火齐贺腾蛟起,当年雏鹰一朝鸣。
这是效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这个楚庄王的故事,其实,不是一种道理,而是一种比喻。
再改一下!
注意,舞、当年用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08 00:38回复
    ㊗友友们周末愉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08 06:55
    回复
      2025-08-13 22:3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哪里的老师,好厉害,好严格啊!我也想学,哥!你教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09 1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