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港湾,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中最重要的初级社会生活场所,家庭氛围对孩子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良好或者恶劣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在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构建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都替代不了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情感、个性、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特征的塑造。但是,家庭如何才能发挥好这种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家长都还没有真正地引起注意或者是不得其法。
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学研究者在家庭教养模式的定义上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某学者认为,家庭教养模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有定向目标的专门行为,又包括目标非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情绪的自然流露等。
我所说的家庭教养模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各种教养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的特征的综合性概括,隐藏在其背后的是父母的人格特质及其教养子女的思想、态度和能力。父母要有意、有序、有规划地用与其子女潜质相匹配而且相对稳定的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去教养子女。

1.家庭教养的作用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合理、安全、健康和睿智地成长,那从其幼儿期开始,我们就不应该以极端的观点和态度去处处防止或阻拦他们使用或把玩家中的各种物件,而是耐心地教他们掌握使用或把玩物件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对于对孩子们的安全来说有危险的地方或者怕被损毁的物件等特殊情况,家长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其中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帮助他们了解和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或把玩相关物件的常识,使他们能正确而合理地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事物,正确而合理的使用或把玩家中的物件,促使他们建立起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格品质。而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家长培养、历练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
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言,我们家长要做到不处处事事包办,而是及时地引导他们懂得其自行解决问题的道理、方法和途径,以便促使他们在思想上建立起自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在亲力亲为地应对各种事务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潜移默化地历练出很强的应变、抗压、抗挫、勇于担当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任何经验的产生与获得,都是需要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的。
因而,家长要分清孩子们成长中的是非曲直,不要极端地枉自剥夺孩子们自我历练的机会。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某种事物不甚了解或者操作不当,可从旁给予孩子正确、合理的指导意见,引导孩子客观、理性地面对该事物。孩子们有了应变、抗压、抗挫、勇于担当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身心自然而然就会健康、睿智和快乐地成长。
另外,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物是儿童不宜接触或入目的,家长应将其妥善地保存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不应该随意地随处放置,更不应该放纵孩子或者任凭孩子以他们自己的喜好与心情去沾染这些儿童不宜的事物。
总之,孩子们的身心能否顺利、健康、快乐地成长,有赖于我们家长的教养模式是否积极。
此文来源于《形意心理学与恩威并施综合疗法》著作中『恩威并施型家庭教养模式』的片段内容。
在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的构建中,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都替代不了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情感、个性、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特征的塑造。但是,家庭如何才能发挥好这种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家长都还没有真正地引起注意或者是不得其法。
心理学研究者和教育学研究者在家庭教养模式的定义上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某学者认为,家庭教养模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他们对待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有定向目标的专门行为,又包括目标非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情绪的自然流露等。
我所说的家庭教养模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各种教养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的特征的综合性概括,隐藏在其背后的是父母的人格特质及其教养子女的思想、态度和能力。父母要有意、有序、有规划地用与其子女潜质相匹配而且相对稳定的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去教养子女。

1.家庭教养的作用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合理、安全、健康和睿智地成长,那从其幼儿期开始,我们就不应该以极端的观点和态度去处处防止或阻拦他们使用或把玩家中的各种物件,而是耐心地教他们掌握使用或把玩物件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对于对孩子们的安全来说有危险的地方或者怕被损毁的物件等特殊情况,家长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其中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帮助他们了解和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或把玩相关物件的常识,使他们能正确而合理地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事物,正确而合理的使用或把玩家中的物件,促使他们建立起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格品质。而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家长培养、历练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
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言,我们家长要做到不处处事事包办,而是及时地引导他们懂得其自行解决问题的道理、方法和途径,以便促使他们在思想上建立起自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在亲力亲为地应对各种事务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潜移默化地历练出很强的应变、抗压、抗挫、勇于担当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任何经验的产生与获得,都是需要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的。
因而,家长要分清孩子们成长中的是非曲直,不要极端地枉自剥夺孩子们自我历练的机会。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某种事物不甚了解或者操作不当,可从旁给予孩子正确、合理的指导意见,引导孩子客观、理性地面对该事物。孩子们有了应变、抗压、抗挫、勇于担当以及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身心自然而然就会健康、睿智和快乐地成长。
另外,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物是儿童不宜接触或入目的,家长应将其妥善地保存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不应该随意地随处放置,更不应该放纵孩子或者任凭孩子以他们自己的喜好与心情去沾染这些儿童不宜的事物。
总之,孩子们的身心能否顺利、健康、快乐地成长,有赖于我们家长的教养模式是否积极。
此文来源于《形意心理学与恩威并施综合疗法》著作中『恩威并施型家庭教养模式』的片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