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里久违的故乡吧 关注:85贴子:4,551
  • 10回复贴,共1

【第十九幕:赫舍里辅衡、博尔君将离、乌苏澄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建昌三年五月二十日
地点:京城,内阁议事处
人物:赫舍里辅衡、博尔君将离、乌苏澄泓
内容:辅衡欲请以盛京为试点,通过十三幕所提两项方针来振兴东北,实边囤兵,备战将来。一日于内阁待诏时,遇户部尚书将离、九门提督澄泓,将此事诉于将离询问意见。将离认为辅衡之大策略可行,并提出了一些细化问题,如可迁移辽东人口至关外居住,开垦农田,修筑工事,增加武器装备等事。另提及时下两湖正值雨季,汉江又决,流民北上,可鼓励他们来北方发展营生等等。原来的人务农,可派人传授种植技术,丰田增产。


IP属地:江苏1楼2019-09-13 01:44回复
    1. 辅衡:【内阁待诏。叭叭一下欲以盛京为试点振兴东北的事。一抬头遇到将离、澄泓两人。】(客套寒暄两句)【心想,这两人都是信得过的,正好面君之前先听听两人意思】我驻扎盛京X年,现在有一件事,想说来听听两位大人的想法。【心里迅速过了一遍大概】(把迁移人口、实边吞兵的计划叭叭一遍)
    2. 将离:【来到内阁,看见辅衡和澄泓】(寒暄两句)【一听辅衡有事请教,客套道】嗐,有事儿您说话!【听辅衡讲完,心里砸吧砸吧】这个计划听起来是不错,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法子是否真能振兴东北,也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出来。关键在于如何推行。【看一眼澄泓】你说呢?小泓。
    3. 澄泓:【看到辅衡老铁,客套两句。正说着看将离来了,寒暄两句。】【听辅衡说起振兴东北的事,联想起自己以前在吉林统兵的经历,觉得不大乐观】想法是好,恐怕没那么容易。人口迁移容易鱼龙混杂,何况盛京又是边关,万一混进来什么杂碎就不好了。别的先不说,你这人流管控上,就得把好关,祖宗十八代都要查清楚。
    ----------------------
    4. 辅衡:【听完奖离、澄泓两人的看法,心里叭叭一下想法。】两位说得在理。秉文也知道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 事,但巩固北方军力乃是百年大计,不可因难而退。【朝将离】大司农,我知城邦之立,涉及丁目、户籍、田产等事诸多事项。可否请您提点一二,这重中之重在哪?如今百废待兴,咱们先从重点抓起吧,其余日后再说。【看澄泓】小泓提醒的是,这几年里辽北野间时有蠡盗滋事,的确不得不防。
    5. 将离:【谦虚】矮油,哪里话。咱们都是替陛下办事的臣子,将军统帅东北驻防事务,为将军分忧也是我分内之事。【心里叭叭一番思考过程,捻胡子(有就捻,没有就算了)道】比如你迁移人口到关外居住,就要开垦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生计。另提及时下两湖正值雨季,汉江又决,流民北上,可鼓励他们来北方发展营生等等。原来的人务农,可派人传授种植技术,丰田增产。
    6. 澄泓:【听辅衡、将离说完,皱眉】实边,人靠谱最重要。我看不如你先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人口。至于大司农说的调两湖流民也好,还是你说的将辽北农民迁到关外,都不打紧。你估算出人口,再请大司农派人调出各省户籍摸摸底,看看从哪儿调最方便实惠为好。
    ----------------
    7. 辅衡:【听两人说完】谢谢两位,秉文受益匪浅。看来这实边兴城之事,的确有很多细节要考虑。我记下了,来日待有了腹稿,请两位再指点一二。
    8. 将离:【叭叭一下对小泓的建议的看法。客套道】将军客气了,有什么问题,你只管说就行了。户部近日也在更新全国户籍资料,我帮您留意一下。我虽在田农之事上有点话语权【看澄泓】但要说道这囤军和巩固边防的事,还是得多听听军门的。
    9. 澄泓:【谦虚】那里那里,我这也是经验之谈。你一下子问起来,我也只能先捡要紧的说,可具体操作起来,还得中枢各部一起发力才行。都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要是没有富饶的城池为根基,遑论提升兵力了【向将离客气客气】大司农掌户部多年,还请多费心。【里面出来人传召了】行了,两位,走吧。咱们该进去面圣了。


    IP属地:江苏2楼2019-09-22 19:44
    收起回复
      2025-08-04 23:2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荷才在池中怯怯的探了头,偶尔响起的蝉鸣,喧嚣了风里悄入的一丝暑气。转过内阁,见赫舍里与乌苏二人,略略寒暄两句,即闻请教,我与容衡自幼相交,他之手足,虽往来寥寥,亦无藏私之念。】
      :辅衡但说无妨。
      【东北乃是国朝肇始根基,龙兴之地,朝廷于盛京之经营,素来上心,一饮一啄,莫不谨慎,法子虽好,也要能当真步步遂人愿才成。】
      :这个法子听起来是不错,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否真能振兴东北,也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出来。个中关键在于如何推行——
      【目光往乌苏处一落,续道】
      :澄泓大人以为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9-23 20:32
      回复
        【诚然龙兴之地,人靠谱最要紧,当真给什么不成体统的人混进去,做出什么事来,功与过顷刻便能逆转,后头就不好说了。两湖虽说确实技术先进,可精明惯了,未必全无隐患。】
        :将军客气,有什么问题也尽管直言。户部近日也在整理户籍,我替将军留意便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说于户籍田亩之事,我也算行家里手,可行伍之事,就全然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当个纯然的看客了。好在这里自然也有熟谙军务的,转而对乌苏。】
        :至于这囤军和巩固边防的事,将军还是得多听听军门的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9-23 20:57
        回复
          【五月中旬,太液池的芙蕖只零星绽放了几株,紫禁城却已笼罩着一层蒸腾的暑气。烈日当空,炙烤大地,耀眼的光束,刺得人几欲睁不开眼。日前与澄泓一番磋商,以盛京为试点改革,振兴东北之事,心中已有蓝图】
          【是日,内阁待诏,决意借此契机,将此事上奏万岁,恳请其允准盛京制改。踌躇不决之际,甫一抬首,两张熟悉的面孔入眼,暗叹二人来得正是时候】
          澄大人、离大人,二位别来无恙?【热络寒暄后,言归正传】我驻扎盛京多年,现在有一桩事,想听听两位大人的看法。
          【三人皆是旧相识,遂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将我所倡议的“迁移人口、实边囤兵”两项方针娓娓道来】


          IP属地:江苏7楼2019-09-25 22:52
          回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以武举应募,排兵布阵、征战沙场,尚且游刃有余。因地制宜,笼统制定出两项方针,却在细化章程时遇上难题。待听完将离、澄泓二人的看法,受益匪浅,颇有感触,遂允首应道】
            两位说得甚是在理。秉文也知改革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巩固北方军力乃是百年大计,切忌因难而退,不了了之。
            【虚心向将离求教】大司农,我知城邦之立,涉及丁目、户籍、田产等事诸多事项。可否请您提点一二,这重中之重在何处?如今百废待兴,咱们先抓重点,其余琐事容后再议。
            【目光与澄泓交汇,颔首附和】这几年辽北野间时有蠡盗滋事,的确是不得不防。


            IP属地:江苏8楼2019-09-27 23:17
            回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他二人推心置腹,不吝赐教,教我收获颇丰】多谢二位指教。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此看来,这实边兴城之事,确实有诸多细节有待商榷。
              【烈日灼灼,晒得人嘴皮泛干,喉咙发痒。眼瞅着面圣的时辰将至,业不敢因私耽搁,拱手朝二人施礼】我全都记下了,待来日有了腹稿,再请两位指点一二。


              IP属地:江苏9楼2019-09-27 23:24
              回复
                【日前见过秉文说起那东北之事,从琰并无异议,我也再未留心此,可今日见人巧遇将离,闻人再提盛京之事,心中已是明了。人口迁徙之事早有听闻,只是若要落定,施行确是阻碍颇多,将离就职户部日久,对此事更为了解,立于一派听人徐言,后道:】人口迁徙一说想法虽好,可要令百姓背井离乡确是有些难处。
                况且这迁移一事鱼龙混杂,若不能仔细甄别,容易生乱。况且这如何迁,迁往何处都得早作谋划,管控之上怕是还得查明家宅十八代,就不知户部在此事上可能成行?


                10楼2019-10-04 20:38
                回复
                  2025-08-04 23:23: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若要实边,这人是最重要的一环,不如暂且先行估算这人口数目,秉文所说这调用两湖流民倒也是个不错法子,秉文所说这将辽北百姓迁移至关外,两者皆可行,只是先得瞧瞧这人数缺口再行后事。
                  【我从武日久,对这户籍迁移一说少有熟识,眼下也不过是在将离面前耍大刀罢了,顿言后道:】此事还得大司农拿个主意的,这户籍的差事,还得以你为先,这要让我算这本账,怕是得亏个底儿朝天。


                  11楼2019-10-04 20:42
                  回复
                    东北之事有秉文和司农主持,我就不在此卖弄了。左右也不过是在吉林久待了几年,较为熟识罢了,真要朝廷行令的,还是得中枢各部帮着参谋才可成事,正所谓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要是没有富饶的城池为根基,遑论提升兵力了。
                    【这互相吹捧卖弄的,倒是愈发驾轻就熟,与人拱手谢言道:】大司农掌户部多年,就不要再取笑澄泓一介武夫的。【三人闲谈后事,得人来传,后入殿面圣。】


                    12楼2019-10-04 2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