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几个月前就打好了,开始将一些个人庫存的内容搬过来贴吧,度娘饒命
-

↑Kurt Miller所绘制的戟龙(Styracosaurus)艺术照。
-
戟龙,或称亚伯达戟龙(戟龙属唯一有效种),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坎帕阶。
-
在右岸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刺盾角龙,此物种被分类于角龙类两大系统中的尖角龙亚科,该亚科的几个简单的特色,包括:
-
1.较短的颈盾。
2.颈盾边缘通常有各种角状物,可能是用来炫耀、搏斗或求偶。
3.鼻角特别的长,或是有巨大的骨质增生物。
4.没有额角,或是虽有额角,但很短。
-
以上只是通则,有时会因为趋同演化等因素而出现例外;戟龙的特征完完全全符合该亚科特色,颈盾上拥有备极醒目的头饰,鼻角全长可达0.6公尺,造型非常易于辨认。
-

↑AMNH 5372,极为完整的戟龙标本-----但是头骨因为大量用石膏填补,所以造型有点问题,也让研究人员在1937年的研究中,一度认为是有别于亚伯达戟龙的其他物种,而定名为帕克氏戟龙,事后才发现是同一物种的化石。
-
到了戟龙活跃的时期,角龙类已经完成了大型化的演进,各种形形色色、姿态各异的角龙成为了当时遍布全球、演化成功的植食龙族群之一,他们具有复杂的齿系,可以极有效率地进食各类低矮的植物,包括族群逐渐壮大的草本植物。
-

↑Gregory S. Paul 大师笔下的蛇发女怪龙对峙戟龙族群的场景。
-
戟龙的尺寸在角龙类中堪称大型,全长在5.5~5.8公尺之间,体重可达3吨,在同时期的天敌不多,连当时北美主要的中大型肉食恐龙蛇发女怪龙(Gorgosaurus)对上群居性的戟龙也得敬畏三分。
-

↑戟龙与惧龙(Daspletosaurus)的死斗,1987年罗伯特.巴克的经典科普书《恐龙异说》(The Dinosaur Heresies)的封面图。
-
但暴龙亚科也逐步进入大型化的阶段,北美洲的顶级掠食者惧龙被认为会猎食同区的角龙类,因此在很多艺术创作中,常常可见戟龙大战惧龙的画面出现,包括古生物研究权威罗伯特.巴克博士的大作恐龙异说都采用此一想像图作为封面。

-

↑Kurt Miller所绘制的戟龙(Styracosaurus)艺术照。
-
戟龙,或称亚伯达戟龙(戟龙属唯一有效种),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坎帕阶。
-
在右岸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刺盾角龙,此物种被分类于角龙类两大系统中的尖角龙亚科,该亚科的几个简单的特色,包括:
-
1.较短的颈盾。
2.颈盾边缘通常有各种角状物,可能是用来炫耀、搏斗或求偶。
3.鼻角特别的长,或是有巨大的骨质增生物。
4.没有额角,或是虽有额角,但很短。
-
以上只是通则,有时会因为趋同演化等因素而出现例外;戟龙的特征完完全全符合该亚科特色,颈盾上拥有备极醒目的头饰,鼻角全长可达0.6公尺,造型非常易于辨认。
-

↑AMNH 5372,极为完整的戟龙标本-----但是头骨因为大量用石膏填补,所以造型有点问题,也让研究人员在1937年的研究中,一度认为是有别于亚伯达戟龙的其他物种,而定名为帕克氏戟龙,事后才发现是同一物种的化石。
-
到了戟龙活跃的时期,角龙类已经完成了大型化的演进,各种形形色色、姿态各异的角龙成为了当时遍布全球、演化成功的植食龙族群之一,他们具有复杂的齿系,可以极有效率地进食各类低矮的植物,包括族群逐渐壮大的草本植物。
-

↑Gregory S. Paul 大师笔下的蛇发女怪龙对峙戟龙族群的场景。
-
戟龙的尺寸在角龙类中堪称大型,全长在5.5~5.8公尺之间,体重可达3吨,在同时期的天敌不多,连当时北美主要的中大型肉食恐龙蛇发女怪龙(Gorgosaurus)对上群居性的戟龙也得敬畏三分。
-

↑戟龙与惧龙(Daspletosaurus)的死斗,1987年罗伯特.巴克的经典科普书《恐龙异说》(The Dinosaur Heresies)的封面图。
-
但暴龙亚科也逐步进入大型化的阶段,北美洲的顶级掠食者惧龙被认为会猎食同区的角龙类,因此在很多艺术创作中,常常可见戟龙大战惧龙的画面出现,包括古生物研究权威罗伯特.巴克博士的大作恐龙异说都采用此一想像图作为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