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日 上海 徐家汇区
中国古琴的名家在此演奏:
吴钊、龚一、丁承运、王鹏、裴金宝、徐君跃......
全国中青年琴家和古琴世家子弟齐聚于此:
丁霓裳、王懿颖、刘铭芳、刘善教、吴明涛、张赫、张子盛、徐毅、顾永祥、梁惠君、章纯青、程久霖、戴茹......
15张前辈名家传世的名琴在此展览,
“大雅”琴,有专家认定为唐琴,为王鹏先生收藏,得之于江南;
唐款琴“云泉”琴,为刘景韶先生曾用琴,多位当代演奏家也曾使用;
“玉玲珑”,为吴兆基先生曾用琴,由它录制的多首曲子传世,被多次著录出版;
“落花流水”琴,为田祥千先生旧藏,被《中国古琴珍萃》著录;
“云钟”琴,为徐立荪先生用琴,为1956年录制老八张的用琴;
“飞瀑连珠”琴,明代宁王制琴,顾梅羹先生用琴,亦是顾先生的录音为此琴录制;
祝公望制作无名蕉叶琴,为裴金宝先生收藏,是明琴中的精品
……
这便是:
庆祝建国70周年
“琴会龙华”
2019年上海徐汇“非遗日”中国古琴系列活动
最最夸张的是,如此大手笔的盛会,主办方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不对外售票,不对外公开,所有观众为邀请观众,而受邀观众全国不超过100余人。
幸运的是,此次活动成都古琴文化学会会员邓涛姐姐也在受邀之列,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下面是具体内容:
1.此次去上海参加琴会龙华活动,您对这个活动整体感觉咋样?
邓涛: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绝对是“高、大、上”,这是一场古琴界的盛会。有幸能到达现场,在老先生们边讲边示范下,能亲眼看到这些古琴的历史,亲耳听到来自全国的古琴家唤醒这些沉睡的声音。虽然活动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可能要用一生去平复吧。所谓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此次活动以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喜庆祖国70华诞,盛世大雅,大雅盛世!
2.据说,飞瀑连珠按弦运指之间,有触龙背之感。您亲手摸了明代老琴“飞瀑连珠”感觉怎么样?
邓涛:琴如其名,若不息之飞瀑,似无尽之连珠。刚触弦的时候略微有点涩,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弹奏的缘故。琴面有纹,不好操纵。由于是老琴,不敢太过用力,戴老师弹奏久了,那音出来了,音色清脆悦耳,似玉珠落盘,若清风拂面。
3.您在现场听到了戴茹老师弹奏《猿鹤双清》,现场版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邓涛:戴茹老师的现场版演奏,相比与其他曲子,极尽蜀派之精髓,听着琴曲,仿佛看到了猿啸三峡,鹤唳九天。况且这次用老琴演奏又是另一番风味,听着琴曲,心脱尘累,一洗俗耳。
邓涛姐姐摸的这张明代古琴“飞瀑连珠”来头可不小
它有“明代第一琴”的美誉
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亲手所制,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朱权也是位古琴大师,著有明代以来第一部完整的古琴谱集《神奇秘谱》。
此琴外观奇拙雅致,桐面梓底,周身漆黑,光泽鉴人,琴面经历五百多年的琴人指磨,已非原貌,是后世髹涂黑漆,黑漆下为朱砂红漆,再下为纯金细研后制成的底漆漆灰。
腹款为“皇明宗室云和道人亲造”,通体满布蛇腹断纹,金徽玉足,按弦运指,有触龙背之感,其清越圆润的音质独步古今,可谓大雅中的大雅。
著名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先生《琴道》一书中,推明琴为古琴之巅峰,飞瀑连珠琴又有明琴第一之称,是四王之首的宁献王亲斫孤品琴,海内传世仅此一张,实乃人间至宝。
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选有中国古琴曲《流水》制成的金唱片,演奏用琴便是“飞瀑连珠”。
“飞瀑连珠”的命运是跌宕起伏的,以后它在顾梅羹手中更是上演了一幕幕险象环生的传奇壮剧:
1938年10月,日军侵略攻下长沙,长沙危在旦夕。统治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11月,长沙城内一片火海,在这场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中,顾梅羹家藏的9张古琴连同房屋和其他财产化为灰烬,稍感安慰的是“飞瀑连珠”完好无损地幸存了下来。
他带着一家老小和“飞瀑连珠”逃出长沙,避居到偏僻的乡间。此后,这张古琴一直和顾梅羹朝夕相处,伴随他度过了许多坎坷的岁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破四旧中,顾梅羹被被批斗、抄家,孤本琴书毁于一旦。为了保护陪伴一生的旷世名琴“飞瀑连珠”,他连夜冒着大雨将用油布包裹的“飞瀑连珠”送到乡下朋友家里,放在房梁之上。
此后,他携家眷远归湖南湘阴老家,结茅为庐,自种自食。身处逆境中的顾梅羹心系古琴,梦魂相绕地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它相逢,再重弹一曲。粉碎“四人帮”后,顾梅羹平反昭雪了,古琴终于又回到他的手中。抚琴追昔,他热泪盈眶,欣喜若狂。
幸运的是,此次“琴会龙华”活动中,戴茹老师演奏蜀派曲目《猿鹤双清》时,便用的这张老琴——飞瀑连珠。
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戴茹老师的弹奏配以飞瀑连珠凛冽、清冷之音。
声清而欢快,亦有道家缥缈逍遥之感。
猿”、“鹤”在中国传统理念中为隐士的代表。
猿于山林中自由生活,以野果和清露为食,不为世俗所扰,世上千年,山中不知何时,地为床,天为被,无所拘,无所束。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
清含双意,既有猿猱穿梭林间揽目之青翠,又有丹鹤高飞云间纵横之轻盈。
玄猿啸月,老鹤唳风。攀树徜徉,卧云睥睨。
畅然缥缈,坐忘脱俗哉。
苍苍古寺里,缕缕白云心。清风意深远,般若闻琴音。
中国古琴的名家在此演奏:
吴钊、龚一、丁承运、王鹏、裴金宝、徐君跃......
全国中青年琴家和古琴世家子弟齐聚于此:
丁霓裳、王懿颖、刘铭芳、刘善教、吴明涛、张赫、张子盛、徐毅、顾永祥、梁惠君、章纯青、程久霖、戴茹......
15张前辈名家传世的名琴在此展览,
“大雅”琴,有专家认定为唐琴,为王鹏先生收藏,得之于江南;
唐款琴“云泉”琴,为刘景韶先生曾用琴,多位当代演奏家也曾使用;
“玉玲珑”,为吴兆基先生曾用琴,由它录制的多首曲子传世,被多次著录出版;
“落花流水”琴,为田祥千先生旧藏,被《中国古琴珍萃》著录;
“云钟”琴,为徐立荪先生用琴,为1956年录制老八张的用琴;
“飞瀑连珠”琴,明代宁王制琴,顾梅羹先生用琴,亦是顾先生的录音为此琴录制;
祝公望制作无名蕉叶琴,为裴金宝先生收藏,是明琴中的精品
……
这便是:
庆祝建国70周年
“琴会龙华”
2019年上海徐汇“非遗日”中国古琴系列活动
最最夸张的是,如此大手笔的盛会,主办方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不对外售票,不对外公开,所有观众为邀请观众,而受邀观众全国不超过100余人。
幸运的是,此次活动成都古琴文化学会会员邓涛姐姐也在受邀之列,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下面是具体内容:
1.此次去上海参加琴会龙华活动,您对这个活动整体感觉咋样?
邓涛: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绝对是“高、大、上”,这是一场古琴界的盛会。有幸能到达现场,在老先生们边讲边示范下,能亲眼看到这些古琴的历史,亲耳听到来自全国的古琴家唤醒这些沉睡的声音。虽然活动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可能要用一生去平复吧。所谓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此次活动以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喜庆祖国70华诞,盛世大雅,大雅盛世!
2.据说,飞瀑连珠按弦运指之间,有触龙背之感。您亲手摸了明代老琴“飞瀑连珠”感觉怎么样?
邓涛:琴如其名,若不息之飞瀑,似无尽之连珠。刚触弦的时候略微有点涩,或许是因为太久没有弹奏的缘故。琴面有纹,不好操纵。由于是老琴,不敢太过用力,戴老师弹奏久了,那音出来了,音色清脆悦耳,似玉珠落盘,若清风拂面。
3.您在现场听到了戴茹老师弹奏《猿鹤双清》,现场版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邓涛:戴茹老师的现场版演奏,相比与其他曲子,极尽蜀派之精髓,听着琴曲,仿佛看到了猿啸三峡,鹤唳九天。况且这次用老琴演奏又是另一番风味,听着琴曲,心脱尘累,一洗俗耳。
邓涛姐姐摸的这张明代古琴“飞瀑连珠”来头可不小
它有“明代第一琴”的美誉
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亲手所制,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朱权也是位古琴大师,著有明代以来第一部完整的古琴谱集《神奇秘谱》。
此琴外观奇拙雅致,桐面梓底,周身漆黑,光泽鉴人,琴面经历五百多年的琴人指磨,已非原貌,是后世髹涂黑漆,黑漆下为朱砂红漆,再下为纯金细研后制成的底漆漆灰。
腹款为“皇明宗室云和道人亲造”,通体满布蛇腹断纹,金徽玉足,按弦运指,有触龙背之感,其清越圆润的音质独步古今,可谓大雅中的大雅。
著名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先生《琴道》一书中,推明琴为古琴之巅峰,飞瀑连珠琴又有明琴第一之称,是四王之首的宁献王亲斫孤品琴,海内传世仅此一张,实乃人间至宝。
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船,选有中国古琴曲《流水》制成的金唱片,演奏用琴便是“飞瀑连珠”。
“飞瀑连珠”的命运是跌宕起伏的,以后它在顾梅羹手中更是上演了一幕幕险象环生的传奇壮剧:
1938年10月,日军侵略攻下长沙,长沙危在旦夕。统治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11月,长沙城内一片火海,在这场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中,顾梅羹家藏的9张古琴连同房屋和其他财产化为灰烬,稍感安慰的是“飞瀑连珠”完好无损地幸存了下来。
他带着一家老小和“飞瀑连珠”逃出长沙,避居到偏僻的乡间。此后,这张古琴一直和顾梅羹朝夕相处,伴随他度过了许多坎坷的岁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破四旧中,顾梅羹被被批斗、抄家,孤本琴书毁于一旦。为了保护陪伴一生的旷世名琴“飞瀑连珠”,他连夜冒着大雨将用油布包裹的“飞瀑连珠”送到乡下朋友家里,放在房梁之上。
此后,他携家眷远归湖南湘阴老家,结茅为庐,自种自食。身处逆境中的顾梅羹心系古琴,梦魂相绕地希望有朝一日能与它相逢,再重弹一曲。粉碎“四人帮”后,顾梅羹平反昭雪了,古琴终于又回到他的手中。抚琴追昔,他热泪盈眶,欣喜若狂。
幸运的是,此次“琴会龙华”活动中,戴茹老师演奏蜀派曲目《猿鹤双清》时,便用的这张老琴——飞瀑连珠。
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
戴茹老师的弹奏配以飞瀑连珠凛冽、清冷之音。
声清而欢快,亦有道家缥缈逍遥之感。
猿”、“鹤”在中国传统理念中为隐士的代表。
猿于山林中自由生活,以野果和清露为食,不为世俗所扰,世上千年,山中不知何时,地为床,天为被,无所拘,无所束。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
清含双意,既有猿猱穿梭林间揽目之青翠,又有丹鹤高飞云间纵横之轻盈。
玄猿啸月,老鹤唳风。攀树徜徉,卧云睥睨。
畅然缥缈,坐忘脱俗哉。
苍苍古寺里,缕缕白云心。清风意深远,般若闻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