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oth里的老阿姨
来源:知乎
老学姐来答,知乎小透明第一次答题。(原理科实验班,目前985本科)
先来说说一中的实力,因为家中有很多亲戚在教育系统任职,受到一些影响,也许观点和你们不一样,勿喷。
有一个段子,大致说的是“教书教不好的都去当领导了。”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教不好书,又有背景的全是领导”。
一中大致就是这个状况,很多领导虽然都是教师出身,但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当上领导以后想的是如何让学校更有名气。(画重点,这算是有良心的领导了) 他们认为的名气和家长学生想的也许不太一样。
领导看重的是:今年多少个北大清华?今年有没有竞赛一等奖保送生?今年有没有省创新大赛拿奖?
领导们都很乐意于用10个985换一个北大生,因为这是他们的宣传资本啊!和其他学校较劲的时候,多一个北大要比10个985有面子多了!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呢??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届都打着“素质教育”的名号大力推崇竞赛,科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自招相关的比赛。
那么,问题来了,一中有没有实力“搞”竞赛?或者问的宽泛一些,虽然是省重点,但一中有没有资本让学生沉浸在如社团,演讲比赛,社会实践这些“素质教育的活动中?
我这么问并非因为我推崇死读书,而是以为我经历了这一套,知道其中的弊害。上了大学以后,和周围同学们一交流,发现他们学校的课外活动比我们还丰富,但高考考得却比一中好的太多太多,这是为什么?
先从社团之类的文娱活动说起。当一中学生高一高二(新课最多最难的时候)忙着各种校级,市级甚至省级演讲比赛或社团表演的时候,江苏浙江等省份的省重点也在忙比赛,在忙着省级或国家级别的辩论赛,模拟联合国….我这么说不是说一中的活动low,而是其他学校准备的比赛是可以帮学生保送或者拿自招的!而我们的演讲比赛呢??(社会主义的宣传?)
别的省重点手上有大把的保送和自招名额,人家玩得不仅高大上而且有底气。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大把的时间来参与这些活动,却没有意识到高一新课多么关键…
(有的人说锻炼能力,我只想说,能力高的人从幼儿园就有锻炼,有些人把自己这么锻炼到二本三本有何意义?)
(说到这点我想起了杨少林老师,值得尊重,但教育理念太过鸡汤,我有时觉得,我们这一届很多学生都是毁在他手上…)
但是竞赛可以和自招啥的挂钩啊。(手动微笑)所有实验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拔尖生在入校不久后都就安利竞赛种种。每天拿着几百页的大学课本当圣经,觉得自己**真高。让学姐来唤醒你!
第一,我们的老师大多是安师大毕业(毫无嘲笑,他们也是拔尖生才能到一中),有能力带竞赛的老师少之又少。我们班竞赛生提的问题老师大多回答不了….学生大多是自己消化课本。好心疼啊(围笑),又要忙高考,又要单枪匹马忙竞赛。相比于其他省重点学生,一中孩子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性价比我看着都心痛。
第二,有没有竞赛得奖,帮助了高考的?有!每年都有!但是!几大十个学生忙竞赛,最后像这样既得奖又帮助了高考的我们这届只有3个!而且,他们得奖和老师并无太多关系,自己感兴趣有头脑起点就和别人不一样。第三,那为啥老师要搞竞赛?你们知道出一个省一知道老师可以拿多少奖金吗…..反正老师又不要看书又不要考试….(一中老师也很惨,该拿的奖金被政府扣着不给,不然哪个老师闲得慌没事半个辅导班?而且办竞赛也有学校的意思。)
也许你们觉得我好像通篇在说一中low。一中的日子对我现在来说是可远观不可亵玩。
我感激一中让我来到了现在的大学,找到自己毕生所爱的事业,但即使时光倒转,我也不想回去。(还想给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有些老师真的是尽职尽责,比如张跃老师,他的建议一定要听;而有些老师….不想说啥,小心点自己班的自招排名吧,或许老师有权利给一些人两三个名额呢,围笑)
发布于 2017-04-04
来源:知乎
老学姐来答,知乎小透明第一次答题。(原理科实验班,目前985本科)
先来说说一中的实力,因为家中有很多亲戚在教育系统任职,受到一些影响,也许观点和你们不一样,勿喷。
有一个段子,大致说的是“教书教不好的都去当领导了。”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教不好书,又有背景的全是领导”。
一中大致就是这个状况,很多领导虽然都是教师出身,但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当上领导以后想的是如何让学校更有名气。(画重点,这算是有良心的领导了) 他们认为的名气和家长学生想的也许不太一样。
领导看重的是:今年多少个北大清华?今年有没有竞赛一等奖保送生?今年有没有省创新大赛拿奖?
领导们都很乐意于用10个985换一个北大生,因为这是他们的宣传资本啊!和其他学校较劲的时候,多一个北大要比10个985有面子多了!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呢??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届都打着“素质教育”的名号大力推崇竞赛,科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自招相关的比赛。
那么,问题来了,一中有没有实力“搞”竞赛?或者问的宽泛一些,虽然是省重点,但一中有没有资本让学生沉浸在如社团,演讲比赛,社会实践这些“素质教育的活动中?
我这么问并非因为我推崇死读书,而是以为我经历了这一套,知道其中的弊害。上了大学以后,和周围同学们一交流,发现他们学校的课外活动比我们还丰富,但高考考得却比一中好的太多太多,这是为什么?
先从社团之类的文娱活动说起。当一中学生高一高二(新课最多最难的时候)忙着各种校级,市级甚至省级演讲比赛或社团表演的时候,江苏浙江等省份的省重点也在忙比赛,在忙着省级或国家级别的辩论赛,模拟联合国….我这么说不是说一中的活动low,而是其他学校准备的比赛是可以帮学生保送或者拿自招的!而我们的演讲比赛呢??(社会主义的宣传?)
别的省重点手上有大把的保送和自招名额,人家玩得不仅高大上而且有底气。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大把的时间来参与这些活动,却没有意识到高一新课多么关键…
(有的人说锻炼能力,我只想说,能力高的人从幼儿园就有锻炼,有些人把自己这么锻炼到二本三本有何意义?)
(说到这点我想起了杨少林老师,值得尊重,但教育理念太过鸡汤,我有时觉得,我们这一届很多学生都是毁在他手上…)
但是竞赛可以和自招啥的挂钩啊。(手动微笑)所有实验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拔尖生在入校不久后都就安利竞赛种种。每天拿着几百页的大学课本当圣经,觉得自己**真高。让学姐来唤醒你!
第一,我们的老师大多是安师大毕业(毫无嘲笑,他们也是拔尖生才能到一中),有能力带竞赛的老师少之又少。我们班竞赛生提的问题老师大多回答不了….学生大多是自己消化课本。好心疼啊(围笑),又要忙高考,又要单枪匹马忙竞赛。相比于其他省重点学生,一中孩子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性价比我看着都心痛。
第二,有没有竞赛得奖,帮助了高考的?有!每年都有!但是!几大十个学生忙竞赛,最后像这样既得奖又帮助了高考的我们这届只有3个!而且,他们得奖和老师并无太多关系,自己感兴趣有头脑起点就和别人不一样。第三,那为啥老师要搞竞赛?你们知道出一个省一知道老师可以拿多少奖金吗…..反正老师又不要看书又不要考试….(一中老师也很惨,该拿的奖金被政府扣着不给,不然哪个老师闲得慌没事半个辅导班?而且办竞赛也有学校的意思。)
也许你们觉得我好像通篇在说一中low。一中的日子对我现在来说是可远观不可亵玩。
我感激一中让我来到了现在的大学,找到自己毕生所爱的事业,但即使时光倒转,我也不想回去。(还想给学弟学妹们提个醒,有些老师真的是尽职尽责,比如张跃老师,他的建议一定要听;而有些老师….不想说啥,小心点自己班的自招排名吧,或许老师有权利给一些人两三个名额呢,围笑)
发布于 2017-04-04